张焱
新课标中提到,教师们应当按照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来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有参与感和被重视感,从而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状态之中。数学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更需要加入实践性活动以辅助教学。
一、深入观察,让活动体验增强课程理解
陶行知说:“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数学有很多抽象的图形、理论,如果只是通过教师的板书和课本上的介绍,学生只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很难真正领悟,只有亲自操作试验后才能深刻了解。
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有趣的拼搭”这一单元时,在前一单元时学生们已经初步认识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与球,而在这一单元中,如果学生亲手探究和观察,正好可以让他们进一步了解不同形状的特点。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我用不同形状的积木堆砌,然后让大家观察。先是让学生试着用长方体和正方体堆叠,很快就堆起了一个小房子,学生们都看得目不转睛。接着,我又让他们用圆柱体和球形的积木堆叠,同学们很快发现了问题:“老师,那个圆球立不住,总是滚下来!”“老师,圆球像个车轱辘一样!”“同学们观察得很好,如果我们想搭房子的话,应该用什么形状的积木呢?”“长方体和正方体!”“为什么呀?”“因为它们的面比较平,放在上面比较稳当!”“如果我要是想搭一个能够前后运动的物体,那么应该用什么形状呢?”“圆形或球形,因为它们的面是圆圆的!”同学们兴奋地说。
实践出真知。在这堂课里,通过学生亲自参与操作实践,使得同学们能够将直观的观察与抽象的理论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对于不同图形的特点认知也更加深刻了。
二、亲身实践,用活动结果加强理论认知
小学生年纪较小、好奇心强,注意力也很容易不集中,在学习时丧失耐性。适当的实践性活动可以让学生将身边的事物与数学知识联系起来,很快进入到学习的状态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加深对理论的认知,在日常课堂教学中非常实用。
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时、分、秒”单元时,在上课前我做了一个小调查,发现有很多学生对时间概念比较模糊,总是把时、分、秒搞混,所以,在课上我跟大家说:“同学们,让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感受一下时间的流动好不好?”“好!”同学们一听有新活动,都纷纷有了精神。“有哪些同学有电子表呢?”“我有!”“我有!”同学们一个个喊着举起了手。“那么同学们现在从它的分的数字变时开始计时,看看一分钟有多少秒吧?” “好的!”同学们回答说。“1、2……23、24……58、59、60!老师,我的表变多了一个数字!”“对,分钟的时间变了,时钟的数字还没有动!”同学们兴奋地说着他们的发现。“对,这就是一分钟的时间,一分钟=60秒,大家理解了吗?”“知道了!”“老师,那一个小时是多少呢?”一个同学举手问道。“现在就需要戴机械表的同学来看了,已经距离开始上课有半个小时的时间了,同学们看看自己的表,发现了什么?”同学们都低头观察自己的表:“分针走了30小格!”“对,半个小时是30分钟,一个小时就是60分钟。”
同学们通过这种自己的亲身实践来学习时间单位,都感觉到十分新奇有趣,从而能够投入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对于时间概念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动手体验,用实践巩固所学课程内容
孔子曰:“听其言而观其行。”荀子也认为:“行高于知。”在古代教育理念中,实践被放在很高的地位,但由于学校对升学率的要求,这种教育思想被抛在脑后。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加强学生的亲身体验,实现知行合一成为现在学校努力的目标。
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可能性”时,为了让同学们理解“确定性现象”和“随机现象”两者的含义和区别,我先将一个红球和一个黄球放进箱子里,然后让同学们每个人过来摸一次球,猜猜会是什么颜色。 “红球!”“黄球!”“黄球!”“红球!”同学们大声地说。“老师,为什么摸出来球的颜色都不一定呢?”一个同学提问道。“对,这就是随机现象的特点了,如果总结成一句话应该怎么说呢?”“随机现象就是有可能是红球,也有可能是黄球,每个球都有可能摸出。”“那么我现在将两个红球放在箱子里,每个同学再来摸球,然后说是什么颜色,摸好后再放进去。”同学们跃跃欲试地排好队,一个接一个地摸球。“红球!”“红球!”“一直都是红球!”“好了,同学们再总结一下,这种结果用确定性现象来说是什么?”“我们发现确定性现象就是无论摸到哪个球,永远是红色的。”学生们通过亲手体验和思考总结出了结论,对于这两种现象的了解也更加透彻了。
综上所述,活动化教学可以很好地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书本知识。作为数学教师应当深入实践,留心生活,在课堂中灵活运用活动式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经验,爱上数学学习。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曹埠镇饮泉小学)
□责任编辑:邓 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