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志毅
近十余年,“国学”作为一个陌生的老词又出现在文化界、教育界乃至政界人士的口中,出现在中小学校园的墙壁上、课堂上。
何为“国学”?从概念本身到如何对待国学,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学界有肖川之类,骂“狗日的国学”的;当然也有呼喊用“国学”争取民族自立、延续文化命脉的。不一而足。
但没等理清楚,或不屑于理清楚,中小学却轰轰烈烈“国学”了——人们在分不清何为国学、何为经典、何为传统、何为民俗的情况下,不问精华糟粕,不分年龄学段,一哄而上了。于是,校园墙壁上出现了《二十四孝图》,《声律启蒙》《笠翁对韵》之类的T具书也被列入“国学经典”,晦涩难懂的《道德经》也让小学生诵读,似乎老祖宗留下的玩意儿都是好东西,要囫囵吞枣,要全盘继承……
先说《弟子规》。
平心而论《弟子规》比起我们那个《中小学生守则》,确实有更具体、更强调“做人”、更淡化意识形态色彩的特点,连怎么走路、怎么应答父母、怎么掀起门帘都有了“规矩”。但有没有不合时宜的糟粕?有没有与现代公民教育相悖的东西?有,一定有!
在两代人的关系上,《弟子规》强调“顺承”,不主张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吾爱吾师(父母),吾更爱真理”。“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如此下去,能不滋生国民的“奴性人格”?令人欣喜的是,近日清华大学附小校长窦桂梅说:“我们一直不学习《弟子规》!”偌大的中国,毕竟有个把明白人啊。
《二十四孝图》更是如此,故事真假姑且不说,虚伪、滑稽可是难以撇清的。鲁迅认为:“正如将‘肉麻当作有趣一般,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老莱子即是一例,道学先生以为他白璧无瑕时,他却已在孩子的心中死掉了。”对“郭巨埋儿”,他更是蔑视:“我已经不但自己不敢冉想做孝子,并且怕我父亲去做孝子了。家境正在坏下去,常听到父母愁柴米;祖母又老了,倘使我的父亲竞学了郭巨,那么,该埋的不正是我么?”
可见,我们真需要澄清一些基本概念,矫正一些过头的做法。不能从先前的“一概否定”跳到今天的“全盘继承”。全校学生穿上汉服,声势浩大地背诵一下《弟子规》倒也无妨,算作文艺演出,倘若作为“做人标准”一条条落实起来,岂不岌岌乎殆哉?
中小学的国学教育怎么才能更理性、更长久,更少些偏颇,使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既合于人类共同价值观,在现代化的轨道上与世界文明同行,又在多元化的背景下保留民族的文化之根呢?
这真是需要“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的,不能吠影吠声,不能“挑到篮子里就算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