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摘要:作为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黄金时期,小学阶段对于学生之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这一时期也是学生自我效能感发展的关键时期。但是小学生中较为特殊的一个群体——学困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却十分低下。因此,教师应当注意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困生的自我效能感的提升,也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有效地提高学习成绩,有助于其良好性格的形成。
关键词:小学 学困生 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就是人对于自己在某一种活动中的行为能力进行的主观判断和评价。这属于个体对于自己能力的一种主观感受。一旦人们从根本上相信了自己有能力进行某种活动,他就会获得很高的自我效能感。在之后从事该种活动的过程中,就会更加积极,更容易获得良好的效果。对于小学生而言,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是在学习层面上对于自己行为能力的一种判断。学困生由于成绩暂时落后,很难对自己的自我效能感有一个客观的感知,这种消极的感知会影响学生水平的发挥。
一、小学“学困生”学业自我效能感较低的原因
(一)教育方式不恰当
对于一些学困生的父母来说,由于学困生的成绩不理想,经常会使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对孩子进行教育,或是干脆忽视了对于孩子的教育。粗暴教育会使学生紧张、焦虑,甚至对学习产生厌恶。而家长对于孩子教育的忽视,则会让孩子感受不到来自家庭的关爱,缺少努力学习、展现自己的动力。对于教师来说,应当将教育针对于全体学生,不断提升学生的能力。当下我国重视素质教育的实施,但是一些学校和教师,还是将成绩看作是评价学生的标准。而一些教师为了班级的整体成绩的提升,往往会对成绩优秀的学生青睐有加,对学困生特别对待。在言语上对学生进行讽刺、呵斥,甚至于动辄叫家长、罚站等。这种教育方式不仅不能让学困生认识到自己具有提升成绩的能力,还很容易导致其自暴自弃,对学习彻底地丧失了兴趣。
(二)缺乏合理的言语评价和劝说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对自我认识不断深入、发展的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也随着自我评价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在这个阶段,承认的态度以及语言评价,对小学生自我的评价有着很大的影响。特别是与小学生相处时间很长的教师,其语言更是能对小学生的自我效能感造成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可能无意识地使用了一些不恰当的批评语言或是劝说语言,会使得小学生的精神紧张、心理焦虑,不利于学习的进步与自信心的培养。长此以往,小学生不仅会对学习丧失兴趣,甚至还会厌学、逃学,影响十分严重。
(三)缺少成功体验的鼓励
学生对于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大都是需要对以往的学习经验不断进行总结,并由以往取得的成就,使得学习的自信心不断得以增强。小学生通常对于自我的认识不够,在学习方面又不能获得成功的体验或是愉快的经历,又无法发现自己在其他方面的闪光点。久而久之在学习过程中就会产生很大的压力,甚至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不断丧失学习的信心。从而导致了自我效能感大幅度降低,严重阻碍了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培养小学“学困生”自我效能感的方法
(一)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家长对于学生的教育可以说是直接而又关键的。因此,教师应当对家长进行培训,让家长不断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鼓励家长及时与学生进行交流,让家长认识到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性以及良好效果。通过家长对于正确教育方式的不断认知,学生会在一个积极向上的环境中学习,能够增强自信心与满足感。家长还应当帮助学生制定可行的学习计划,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信息和成功的经验,使自我效能感得以不断地提升。最后,家长对待孩子应当有耐心,不能过于急躁,更不能采用体罚或是辱骂等极端的方式。
(二)强化学校教育,转变陈旧观念
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学校和老师都应当转变以往陈旧的观念,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来自与学校、老师的关爱。教师也应当注意不要对学困生抱有偏见,而应当积极关注其学习,通过指导、解答问题、鼓励表扬,帮助学困生树立自信心,扎实基础,从而最终获得成绩的提高以及自我效能感的提升。作为一个想对弱势的群体,学困生更加需要教师的耐心帮助与细心关注。教师应当耐下心来,不能急于求成。在日常的教学中也需要多对学生进行鼓励与表扬,通过对学生身上闪光点的发掘,让学生字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价值,从而有效地使自我效能感得以提升。
(三)确定可行的学习目标,积累成功体验
自我效能感的建立与一个人自身的成败经验息息相关。拥有成功的体验,则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并不断巩固这种感觉,最终帮助学生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学困生的学习成绩相对落后,在学习方面很少能有成功的体验,往往会在学习过程中灰心丧气,无法感受到自己的能力。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制定行之有效的学习目标与学习计划,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供帮助。学生先完成一个个小的、简单的目标,并通过这些目标的完成,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了自信心。在循序渐进、不断努力进步下,最终就能摆脱学困生的帽子,获得持续的自我效能感。
(四)优化学生的性格,促使其乐观对待学习
一些学困生由于成绩落后,在课堂上无精打采,缺乏主动学习的兴趣。应对这种情况,需要教师关注学生性格的发展,不能因为学生的成绩较差,就影响到学生自身的性格发展。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比赛等多种形式,帮助学困生形成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性格,并增强其意志力,以帮助小学生在提升学习成绩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情绪,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三、结束语
小学阶段学困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至关重要,虽然学困生在现阶段处于落后的状态,但是只要学生家长、教师、学校共同努力,对学生缺乏自我能效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出行之有效地解决方法就能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使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得以提升,并不断获得自信心,培养良好的性格,最终实现成绩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文霞,裴文丹.结合特点 提升自信——浅谈小学学困生自信心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2014,(10).
[2]李艳丽.实习教师自我效能感及其培养策略探析[J].东北师大学报,2014,(02).
[3]郑红渠.浅议教学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3,(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