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馥宁
摘要:教学设计,是教学的基础框架,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具体的一节课为例,论述初中生物学科教学设计的具体内容和设计思路。
关键词:教学设计 新课标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是教学的基础框架,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和学法指导、教学过程等三个方面,以《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一节为例,谈一谈初中生物学的教学设计。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是济南版初中生物学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章第二节内容。它与第一节《环境对生物的作用》一起论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统一整体”这一观点。可以说,本章的两节内容紧密联系,在本书乃至整个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以上分析,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对学生们认知水平的了解,确定本节课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举例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确立保护环境和珍爱生命的情感。
本节课的重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由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部分涉及到实验,需要动手操作加以分析,所以可确定它为教学难点。
第二部分:教法分析和学法指导
1.教法分析。为了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加强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在充分准备各种资料的前提下,我主要利用多媒体来组织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和总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现其主体地位。
2.学法指导。为了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本节课将指导学生采用分析图文资料,分组合作,实验操作与观察,讨论交流等学习方法。
课前准备:各种相关资料及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蚯蚓翻耕”实验。
课时安排:本节内容授课需一课时。
第三部分: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让学生“心”动
(二)资料剖析,扩展引申,让学生“会”动
(三)自主探究。互动交流,让学生“能”动
(四)实战巩固,情感升华,让学生“行”动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让学生“心”动。本节课一开始,首先放映一段有关昆虫“保护色,拟态,警戒色”的影音资料。
影音资料的特点是生动、直观、形象,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观看资料,可以使学生们更好的理解教材所写“生物具有自我保护的本领”。教师适时提问:“生物的这种保护本领是如何获得的?”引导学生回归课本找出答案,从而导入新课——生物对其生活环境表现出一定的适应!
2.资料剖析,扩展引申,让学生“会”动。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很多,课本上列举了动物和植物两大类。
首先引导学生结合教材资料和多媒体展示,仔细阅读分析,然后回答两个问题:(1)这些生物生活的环境是怎样的,它们又是如何与之适应的?(2)你还能举出其他例子吗?
这两个问题,我是这样考虑的,第一个问题,由于课本和多媒体上已经有比较丰富的图文介绍,学生回答起来难度较小,所以主要针对薄弱层次的学生,希望他们通过回答这些问题提升自我认同感,从而激发他们对生物学的兴趣。第二个问题相对开放,面向全体学生,但是对较高层次的学生我会有意识的对问题进行提高和深化,要求学生不仅举出例子,还要尝试说出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例如形态,结构或者生活习性与环境相适应。
在学生们解决完以上问题后,要对学生进行及时的肯定和鼓励,然后设置环节“想一想”:大熊猫和北极熊分别适应怎样的环境?如果将它们的环境互换一下,可以吗?这说明什么?
其实,这个问题是比较有意思的,首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学生们会展开丰富的联想,当他们有了自己的答案后再引导他们回到课本找到理论依据——不同的生物具有不同的适应能力,因而大熊猫和北极熊适应各自的环境,否则,无法生存。
有关“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最后一个知识点是“耐受范围”问题,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我设计给学生出具“青蛙冬天冬眠,夏天繁殖”的资料。然后多媒体展示课本上的图片,同时布置任务,用“>”和“<”表示出可生存范围,可生长范围和可生殖范围之间的关系,并运用此知识解释青蛙冬天冬眠,夏季繁殖的现象。学生了解生物对环境有耐受范围后,阅读课本上“相关链接”给出的资料“生物灭绝”。请学生们根据资料谈一谈感想。引导学生们领悟:环境发生剧烈变化,生物会被淘汰,而造成生物灭绝的主要因素是人类的活动!从而引导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珍爱生命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环保的责任心与使命感!
这样,有关本节课的第一个重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到此处理完毕。
3.自主探究,互动交流,让学生“能”动。本节课的第二大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教材中设计了演示实验“蚯蚓对土壤的翻耕”。考虑到演示实验学生的参与性不强,不能很好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这个实验的操作过程简单易行,教材上讲解详实,所以我大胆设计把这个实验放手给学生。在课前安排学生预习,并分小组进行实验活动,要求学生记录并拍下实验过程。
这样,本节的重难点问题自然地分流到课下和课上两部分完成。课上学生们要做的就是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对现象及结果进行分析交流。同时完成教材上的讨论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锻炼学生观察,分析,表达交流等多项能力。
本实验成功的结果是细沙与土的分界不再明显,考虑到学生实验也许会有失败,因而要引导学生对实验有正确认知,分析失败的原因:如压土力度,水和菜叶的用量,是否留有玻璃缝隙以及最为重要的是否放到黑暗环境等。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认同蚯蚓松土的作用。
另外还有一点,实验展示完毕后,要提醒学生将蚯蚓放归大自然,从点滴渗透环保和珍爱生命的教育。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体现在很多方面,这些微妙的作用使环境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并鼓励他们举出自己了解的例子。从而深刻体会教材中提到的:“生物不仅能适应一定的环境而且能改变环境”这个观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4.实战巩固,情感升华,让学生“行”动。教材上的课后习题在授课后及时处理。第一、二题比较简单,主要面向基础薄弱的学生;第三题是开放性题目,相对来说要求更高一些,本题面对全体学生的同时,鼓励较高层次的学生课下整理,开展探究活动。
板书设计: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1)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2)不同的生物具有不同的适应能力
(3)生物对每一种生物因素都有一定的耐受范围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1)活动:蚯蚓多土壤的翻耕
(2)总结:生物不仅能适应一定的环境,而且能改变环境。
参考文献:
[1]赵彦修.生物学(八年级下册)[M].济南:济南出版社,2013.10.46-5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生物学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