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一蕾
摘 要:语言是人与人进行沟通的一个重要方式,口语的表达能力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这个人的风度和智慧。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為一个拥有高雅谈吐的人,可以语言幽默,受到别人的重视,但是这些并不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是通过后天的培养形成的。小学阶段是学生进入学习的初级阶段,也是口语能力得到锻炼的初级阶段,是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基础阶段,特别重要。
关键词:口语表达;解决对策
一、小学生缺乏口语表达勇气的原因
在日常的生活中,有许多的学生不能很好的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我们对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总结,大致可以归纳为一下几点:
有一部分学生的普通话不过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给日常的口语表达造成一定的障碍. 比如学生在课堂上,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不仅要考虑好这个问题的答案,同时也要对自己的口语表达进行思维,这样无形中加大了回答问题的难度,使一部分学生不愿意回答问题。
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好,针对问题没有很好的思路,面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没有办法找到关键部分,还有一部分是因为,一部分学生不能很好的把语言组织起来,虽然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心里明白,但是在实际回答问题中,语言十分不流畅,结结巴巴。
还有一部分原因和学生的心理素质有关系,有一部分学生心理素质较差,在回答老师问题的时候,容易出现紧张和胆怯的心理,这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思维力,使学生没有勇气回答问题。
二、解决小学生口语表达恐惧心理的对策,
我们既然了解了小学生口语表达恐惧的原因,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就可以针对这些原因提出解决对策,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程序,努力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口语表达的欲望,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
(一)老师应该对学生多进行表扬,少一些批评
小学生年龄比较小,还出于爱玩的状态,平常在家庭和小伙伴之间,爱说爱笑十分活泼。但是不少的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就变得十分胆怯,不爱说话,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不敢说话,害怕自己说错了,引起老师和同学的嘲笑。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老师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来提高学生的说话欲望,增强他们口语表达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在老师提出问题后,针对那些积极举手发言的同学,不管学生回答问题正确与否,老师都应该对他进行表扬;对于那些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的同学,如果学生回答问题对了,老师应该对他进行表扬,如果学生回答问题错了,老师也不应该对学生进行批评,应该耐心的进行指导,也应该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表扬和肯定,不应该打击学生的性质,让学生产生恐惧心理,害怕回答问题。老师应该积极地给每个学生创造说话的机会,例如在语文课上,老师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些空闲的时间,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然后把语言进行组织起来,让学生在教学中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意愿,然后让学生可以根据这个学生表达的意思进行评价,可以对别人的优点进行总结,也可以对他人的不足进行一些借鉴,这样每个人都是教学中的主体,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二)教师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从而丰富训练的内容
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办法很好地提供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我们应该丰富训练的内容,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口语表达的欲望。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多让学生听一下广播,看一下电视,让学生多看一下课外阅读,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这样做可以让学生增加一些口语表达的内容,丰富的世界可以激发学生的口语表达欲望。老师可以利用一些课余时间,对课内的知识进行一定的补充和延伸,例如老师在教完《古井》这篇文章以后,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电视里面看到的井进行一下描述,也可以让学生来搜集一下毛主席的故事,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展开一定的想象力,让学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因为这个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同学们的回答也就没有对错之分,这样有利于增强学生口语练习的自信心,就可以增加学生的口语表达机会。另外老师应该鼓励学生,不要沉溺于一种形式,应该发挥自己想象的空间,尽情的挥洒,这样也符合了新课标改革的要求。
(三)老师应该循序渐进,由易到难,根据学生的发展要求制定口语练习的要求
小学生由于刚进入学习阶段,刚学到的汉字还比较少,老师制定的要求不能太高。例如,老师要求学生以“我的爸爸”为题说话,不同的年级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并同意的同学只要描述我的爸爸的形象就可以了,但是对于五六年级的学生而言,就可以通过描述一件爸爸的事情,从而表现爸爸的品质。
本文对小学生不敢进行口语表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可以看出学生不是不会口语表达,而是缺乏一种勇气,从而提出几条建议,来提高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增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