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喜亮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五千年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优秀灿烂的文明史,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中国更是一个多地区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在各地区、各民族中的民间舞蹈进程中,世代生息演进,流传至今,其风情醇厚。多姿多彩的民间舞蹈生动、鲜明地表达了我国各民族、各地区人民的审美心理、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同时也构成了我国传统艺术之一。是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是舞蹈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命源泉。民间舞蹈教材是很多民间艺术家和舞蹈专家悉心研究、精心磨砺、在理论结合实践探索中规范、系统而形成的,成为了课堂教学中直接面对学生的教材,教学特点具有训练形体技能、心智技能两方面的价值和作用,主要解决学生的协调性、灵活性、柔韧性、及学生的控制力、节奏感、乐感、技术技巧性和表现力等。学生通过长期训练与理论学习,提高了自身表演技能和心智技能,还体会感知和掌握了解不同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韵律和民俗风情,有利于学生对民族舞蹈的尊重和热爱,有利于学生精神文化的塑造与培养,还有利于学生传承和发展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
下面就我在课堂当中的一个教学案例与大家共同分享
鄂爾多斯民族民间舞蹈——筷子舞
教学内容:蒙古族舞蹈筷子舞 教学年级:三年级 教学目标:1、了解筷子舞的起源,培养学生学习筷子舞的积极性。2、学习并掌握筷子舞的基本动作,并能通过筷子舞表现音乐,从而感受民族舞的魅力。
教学重点:学习掌握筷子舞的基本动作。教学难点:在学习筷子舞的同时能够用肢体表达舞蹈情感。教学课时:1课时。教具准备:筷子、多媒体、黑板等。
教学过程:
一、师生礼仪
二、导入
1.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被称为歌的海洋、舞的故乡。它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内蒙古这片辽阔的土地,老师就来自这个地方——吉祥鄂尔多斯。很高兴和大家渡过一节愉快的舞蹈课,现在老师带给大家一段舞蹈,你们说说是哪个民族的什么舞蹈?(教师示范筷子舞)
2.学生欣赏并汇报。(蒙古族筷子舞)
3.教师: 古老的蒙古族号称马背上的民族,又称游牧民族,因为是以放牧为生,所以哪里有水、有草,就要到哪里放牧,在鄂尔多斯鄂托克和乌审召一带,有一位孤独的牧羊人,他在放牧的时候非常寂寞,他就唱起了333 21∣5 —∣123 65∣2—∣65 12∣3·5∣21 63 ∣5—‖一边唱歌身体也随着动了起来,于是他折下了周围的红柳条,打打肩、打打腿333 21∣5 —∣123 65∣2—∣65 12∣3·5∣21 63 ∣5—‖ 边唱边跳,筷子舞由此而产生。(板书: 筷子舞)
三、新授课:
1. 请同学们随着音乐和老师一起做筷子舞的热身练习(师生共同热身律动)通过我们的热身舞蹈,请同学们从舞蹈的情绪方面谈谈你的感受。
2.学生汇报谈自己的感受。
3.教师:随着时代的发展,筷子舞演变为蒙族舞蹈重要的一部分,在喜庆场合与舞台上见到更多筷子舞的身影。今天让我们一同学习筷子舞的一些基本动作。基本动作就是用筷子击打身体的肩部、腰部、腿部,地面以及筷子之间相互进行击打等。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一个动作。
A动作(上)双手打肩起。 (下)开腿跳。(具体动作教授并练习,口决:肩肩肩起)
4.同学们对筷子击打肩部的技巧掌握的很好,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示范的动作。
B动作(上)双手打腿。(下)双手打肩。(具体动作教授并练习,口决:腿腿腿腿、肩肩肩肩)
5.我们来看下一个动作在刚才的动作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C动作(上)筷子左肩、筷子右肩。(下)筷子左腿、筷子右腿。(学生仔细观察教师的示范动作)谁来用语言描述一下动作的要领。
6.同学们观察的特别认真,我们学习了用筷子击打身体部位的一些动作后,一起来学习如何用筷子去击打地面。
D动作:用筷子击打地面(具体动作教授并练习,对动作进行要求强调。)
7. 同学们表现的非常棒,随着音乐把刚才学习的本领完整的展示一下吧!(播放音乐师生共同完成一遍)
8.大家整体的完成较好,个别动作还需要纠正一下,比如说(教师进行个别动作的纠正,要求学生的表情)
9.随着音乐将你们的舞姿在来展示一遍。一点要注意舞蹈的美感。(纠正过的动作,播放音乐师生共同在完成一遍)
四、拓展
舞蹈来源于生活,筷子舞做为蒙族舞蹈的一部分,更多将生活展示到舞台上,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在鄂尔多斯东胜区举办的2011全国新教育实验第十一届研讨会开幕式晚会,筷子舞的表演片断。(一起欣赏筷子舞的表演)
五、创编
根据音乐,为乐曲创编一个自己喜欢的结束动作。并随乐将舞蹈完整地展示。(学生相互讨论创编并展示)
六、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筷子舞,感受了筷子舞的韵律。在下节课中我们一起学习筷子舞的更多动作。在这里欢迎大家到美丽富绕的鄂尔多斯与那里的小朋友同欢共舞。(随音乐下课)
在民间舞蹈教学中,要使学生真正“学会”跳民间舞蹈、“吃透”民间舞蹈,除通过其他途径了解和认识之外,还要从民间舞蹈规格与风格上去剖析探究,探寻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悟出其中的规律性,在长期学习实践中去体会感悟。这样,才能做到融会贯通,不顾此失彼,才能避免“形似神不似”,从而达到神形兼备、意韵融合的高度统一。
当然,要真正的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光靠书本的知识是不够的,作为教师还要广泛的收集民族民间音乐及舞蹈录像资料,更要走进各民族的生活中一起采风、了解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劳动方式,宗教信仰等。从劳动人民的生活当中去寻找民间舞蹈的真正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