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美燕
摘 要:小学语文是孩子们对汉语知识进行初步综合学习的一门课程,其中,语文写作是具有一定难度而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技能。语文写作有利于学生综合所学的语文知识并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转而表述出来,有利于加强学生语感,锻炼学生逻辑思考能力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为了提升其质量,本文提出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进行探讨解决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问题;对策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电子设备不断推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良好的交际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于个人发展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所有的能力都需要日积月累的实践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所以语文素养需要从小培养,对此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起着重要作用。教师要不断探讨出更有利于提高小学生语文写作水平的方法,也要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一、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流水账”式写作
为了锻炼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小学语文教师普遍都会让学生写日记或周记,认为“实践出真知”,多练习就能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殊不知学生在这些无具体写作要求的任务下大多数都是以记流水账的方式随意写作,例如“今天周一,天气好极了,我与小明去打篮球,我们很开心”,以这样简单的三两句就算完成了一篇日记,无需动脑,草草了事。这样的写作模式不仅让学生感到枯燥无趣,写作态度不认真,而且并没有很好地达到锻炼学生写作表达能力的要求,造成了学生写作时间和教师批阅时间的浪费,事倍功半。
(二)缺乏真情实感
写作是一项综合想象力、语文素养、逻辑思维等能力的脑力劳动,这是小学语文中难度较高的一部分,小学生对困难很自然的会有退缩心理,因此会对写作感到头疼,不能将其当做一项兴趣去完成,所写作文也就缺乏真实情感,情感表述只停留在表面,内容空洞无味。没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就像植物人,空有其表却没有实际意义,自然也没有什么价值。很多教师为了提升学生写作质量,过分追求写作技巧,让学生背诵范文中的好句好段并应用到作文中去。所以,虽然有些作文中存在着精彩的句子,但这些大多数都是学生引用的范文的句子,却不是自己真实情感的表达。这样的写作教学方式虽然能够使文章变得华丽,但却不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长此以往也会令学生产生负担,失去写作的兴趣。
(三)教师要求偏高
小学是儿童初次接触写作的时期,不能用流利自如的笔法写作也不足为怪,也难免会出现语句不通顺的问题。然而有些教师操之过急,不仅希望学生能写出优美的句子,还希望学生能发现自己作文中的语病。但是,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一时间学习过多的知识不仅难以吸收,还有可能会产生对写作的厌倦。由于小学生对新闻时事关注度不高,课外阅读量偏少,因此写作中引用的范例大多是老生常谈,缺乏新鲜感。例如,当谈到现实生活中值得学习的现象时,学生们通常都会写公交车上给老弱病残让座、拾金不昧等引起视觉疲劳的例子。
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问题对策
(一)增加阅读量,扩张知识面
一味地“输出”而没有“输入”并不能提升写作能力。课堂上教师和教材所提供的写作材料仅仅是凤毛麟角,仅凭这些是不足以满足学生阅读需求、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课外书是小学生丰富写作素材的重要来源,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有利于提高语文素养和具有教育意义的课外书籍,帮助他们增加阅读量。除此以外,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学生应培养观察力,多留心日常琐事,让作文接地气。学生也可以多关注一些民生新闻,了解生活中的新鲜事,从而为写作注入新鲜血液,让自己的作文与时俱进。
(二)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布置写作作业时,应尽量使作文主題贴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寻找写作灵感,为作文增添真情实感。除此以外,教师可以让学生续写课文,例如,在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14课《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续写小女孩饥寒交迫而亡,不同的人们发现她后有着怎样的态度,从而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提高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也能给学生感受到写作的乐趣。
(三)注重激励机制
在小学生写作中,教学评价是激励学生写作至关重要的环节。倘若教师认真批阅学生作文,学生感受到了教师的重视,自然而然会更加愿意花心思去写作。需要注意的是,评价尽量要使用激励的话语,因为如果学生作文没有得到老师认可,学生就容易遭受打击而失去写作兴趣,所以,批改作文时,若遇到不知所言甚至一无是处的作文,也要尽量挖掘出可提升的地方,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赞美,激励他们写作,以免他们对写作失去信心而敷衍了事。
结语:小学语文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教师应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创设出适合小学生的写作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学习·下旬,2014,(3):112-112,113
[2]冯春,韩宁.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知识经济,2014,(16):15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