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风
(深圳技师学院,广东 深圳518000)
香港的职业技能教育和培训充分发挥了“为香港地区提供完善高效的专业教育及训练,以配合经济发展,同时为香港以外地区提供服务”的职能,以追求卓越为目标、以企业精神为态度、以加强伙伴关系为策略,从培养职业核心能力到全人教育、全人发展,为香港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总监李怀康在研究职业核心能力时撰文指出,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是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1]香港特别行政区关注德国提出的自我学习、计划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接受和传播信息能力等关键能力的概念,重视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培养,称核心能力为“基础技能”“共同能力”,以此引导培训。在借鉴英国、新加坡等国推行职业核心能力经验的基础上,推出资历架构,制定课程结构,将职业核心能力融入到香港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
2000年,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香港发布《终身学习,全人发展》文件,香港教育统筹局制订开放的课程结构,致力培养香港学生的“共同技能“,即:协作技能、沟通技能、创造技能、批判思考技能、运用科技资讯技能、运算技能、解决问题技能、自我管理技能、研习技能。《终身学习,全人发展》文中指出,“在这样的大变动中,个体的沟通能力、自学能力、应变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每个人在社会立足的必备条件。而品格、胸襟、情操、视野和素养,又是制约个人进步、成功与杰出的重要因素”。[2]正是重视了人的全面发展,这种融入核心能力,富有远见的教育政策和理念,引导着香港各类型教育的改革。
2004年2月,香港推出跨界别的七级资历架构,设计素质保证机制,将资历架构的运作作为香港人力资源长远发展的关键抓手,提升整体工作人口的素质及竞争力。2008年香港正式向社会公布七级资历架构体系。每一级别都制订有通用指标,具体说明同级资历的共同特征。为确保资历认证及相关训练契合香港业界的需要,行业培训咨询委员会协助不同行业制订能力标准说明,将共同特征和个性需求明示。例如,将行业员工所具备的技能分为两类:一类是通用技能,另一类是个人素质技能。通用技能包括与人沟通、运算、信息科技,在教授和评核阶段,为独立科目,能为其它技能和知识的获得奠定基础。香港资历架构清晰明了,把基础的(即核心的)能力作为评价的基本标准,形成了职业核心能力中的行业知识和能力架构。从目前的运作情况分析,社会效益突出。
2013年3月,主题为“让人才全球流动——资历架构国际会议”(QF Conference on“Global Mobility — Making it Happen”)在香港召开,促进资历架构迈向世界,同时也让更多人了解资历架构中核心能力的要素内涵。
重视全人教育、全人发展,树立面向未来的教育观和人才观是香港所有的教育、培训机构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香港的教育与培训把目标锁定在人的全面发展、个体潜能的发挥和人格的完善。“全人教育”以人为本,全人发展(Whole Person Developing)聚焦德(Spiritual)、智(Intellectual)、体(Physical)、群(Social)、美(Aesthetic)、事(Career)、情(Emotional)七方面。(香港将“德、智、体、群、美、事、情”解释为“道德、智能、体质、群体性、审美、事业、情意”;内地多数解释为“德育、智育、体育、社会交往、美育、职业发展、情感”)通过全人教育、全人发展,促使学生成为处世成熟,关心社会,对社会有贡献的知识型、技能型专业人才。
“全人发展”尊重教育对象的完整人格,兼顾认知与情意、人文与科技、专业与通识的学习。因此,“全人教育”带来的启示是更注重挖掘个体潜能,促进能力结构的优化与和谐发展。由七级指标组成的资历架构,适用于所有领域,以此认定学员所接受过的学历教育、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等资历。在架构的每一级别中,以通用指标说明具体要求,每一级别都包括四个范畴,即:知识及智力,过程,应用能力、自主性及问责性(“问责性”指建立一切行为和后果都必须而且能够追究责任的属性),沟通能力、运用科技信息及运算能力。各行业在通用指标的指引下,制订业内具体的能力标准及说明。使人才评价体现多元化特征。由于人才的多元化需求,社会需要不同岗位和层次的专业技术人员,从教授到职员,从博士到社工,他们都是社会的有用之才。
全人发展面向的是全体公民,体现了教育的普世价值,具有无可替代的人性关怀。譬如:香港资历架构所包容的资历不只局限于学历和培训所得的资历,从业人员在工作岗位上积累的技能、知识和相关工作经验,也可以依据各行业制订的《能力标准说明》,通过“过往资历认可”机制,获取相应的资历,使从业人员按照自己的资历起点,在不同阶段开展进修、深造,来获取更高、更广的资历。这种悦纳人的成长、乐见人的发展的教育观念具有深邃的社会包容性与和善的价值取向。社会个体能把积累的经验、学到的知识、掌握的技术、获得的信息等,以创新的精神落实到行动上,诚实劳动,反映出个体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通过教育和培训,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从业者通过诚实劳动,谋得生活的资本,自信人生,有尊严地生活,体面地生活,本身就是对人本价值的张扬,是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价值体现。
居于东方文化背景下的香港,以积极的姿态培养业界需要的人才,以实际行动实践以人为本的人才观。深入学习和研究香港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和全人发展经验,结合实际借鉴,对于内地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香港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保留了学以致用的传统,树立全人发展的教育理念,在高度市场化的社会环境中,引入职业核心能力,引导学员获得多重新技能,获得岗位提升和价值体现的机会,以职业能力和职业资格标准为重,突出能力培养,以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习惯,提升学员的职业素养,提升岗位适应能力。香港的第二套八年策略计划进一步厘清了面向未来的人才培养目标,尤其是香港提出的“创新价值,构建实力”与业界推出的“终身发展伙伴计划”,[3]使香港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具有了面向未来的前瞻性。
譬如:香港职业训练局始终秉承“以生命影响生命,以技能改变人生”和“全人发展”的教育理念,加强与业界的沟通与合作,坚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推广“文化与专业知识并重,以学生为中心,理论与实践并重,专题研习与企业工作体验结合,启发与互动结合,注重全人发展”等教学文化,[4]这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借鉴。
香港的经验是基于香港的地域和文化特征积累起来的。国内的教育实践活动、人才观念可能有与香港的实践不相同的地方,我们必须活学活用,才能真正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经验的作用。为此,我们需要有:
(1)开放的头脑。在教育目标的大格局下,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全人发展观念的推行,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我们必须要有开放的头脑,放眼世界,接纳新理念,积极改革。职业核心能力在促进就业和推进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和重要作用,已经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取得实践经验,我们要在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领域构建“双核”教育体系,从专业角度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从全人发展角度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把技能人才大写的“人”字写正。逐步建立学生的基础能力提升和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两个能力系统,双轮驱动,和谐发展,满足社会对“即时型”人才的需求,适应社会“未来时”的发展需要。[5]只要对人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有益,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益,我们就应该以开放的头脑、若谷的胸襟接纳并付诸实践。
(2)创新的理念。“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党的十八大报告已经为职业教育和技能人才的培养指明了方向。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高技能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已经成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职业教育和技能人才培养是教育事业的增长点,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技能人才的培养需要适应人的终身学习、持续发展的要求,面向人人,面向社会。为此,我们必须以创新的姿态遵循教育规律和技能人才成长规律,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把职业核心能力融入到合格的社会人的培养活动,立德树人、全面发展;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尽早拆除一考定终身的“独木桥”,搭建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教育的“立交桥”,拓宽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通道,实现人人能成才,人人可成才;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相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学习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工学结合,学用一体,知行合一。[6]
(3)科学的布局。职业教育和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能就是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主动服务经济与现代化同步发展,主动服务人民民主建设,主动服务文化强国建设,主动服务和谐社会建设,主动服务生态文明建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课程改革为抓手,以能力培养为切入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课程的科学布局破技能人才“文化短腿”的局,要在保障学生技术技能培养质量的基础上,加强通识教育,加强核心能力培养。让文化课和专业课形成良性互动,发挥人文学科的育人优势,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的培养,培养学生的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信息处理和数字应用以及创新发展的能力。课程目标由单一性目标向综合性目标发展;课程设计注重结构的合理化、内容的综合化、形式的多样化;教学方法注重多种方法的优选,整体效果的优化,精心设计并组织教学,建立科学有效的课程评价体系;考核评价关注学生学习全过程,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不断提高。香港职业教育体现了市场主导,办学灵活,目标明确,体系完善的特点。我们有着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没有理由停滞不前。调整思路,科学布局,着力夯实基础,注重内涵发展,推进产业对接,就一定能够促进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使广大职业教育和技工院校的教育工作者有了发挥作用、实现和证明自身价值的广阔舞台和空间,因为做好“两个服务”就是职业教育和技能人才培养的时代使命。职业院校和技工院校也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以实际行动和工作业绩,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提高全社会对核心能力的认同率,促进终身学习,促进全人发展。
[1]李怀康.养成职业能力五个关键步骤的推理及实施[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7,(1).
[2]童山东.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探索[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3).
[3]张伟远,傅璇卿.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的七大任务:基于香港的实践[J].中国远程教育,2013,(10).
[4]黎德良.香港职业核心能力的理念与实践[J].重庆与世界,2012,(1).
[5]车景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努力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N].青岛日报,2012-12-03.
[6]童山东.职业教育中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