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研究

2015-06-11 04:24廖昌华
文教资料 2015年11期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媒体

廖昌华

摘 要: 文章从全媒体的传播形态、交互形态、虚拟形态、商业形态等角度剖析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策略。在全媒体形势下要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建立教学相长、文化育人和服务育人相互交叉的立体式教育工作体系,以保证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生命力。

关键词: 全媒体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嘉应学院

嘉应学院创办于1913年,是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位于世界客都——广东省梅州市。学校坚持“立足梅州、面向基层、服务广东、辐射全国、延伸海外”的办学宗旨,树立“育人为本、服务为荣、特色为魂”的办学理念,学校具有“植根侨乡,服务地方,弘扬客家文化”的鲜明办学特色。

在全媒体时代,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网络、手机、数字电视等新兴媒体及博客、微博、微信、QQ等自媒体的相互交融和应用,实现信息的全领域覆盖、全时空呈现和优势互补[1],既给大学生带来丰富的信息资源,改变他们的生活环境和思维方式,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一、全媒体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分析

(一)全媒体的传播形态冲击高校的管理秩序。

目前“90后”已成为大学校园的主体,他们个性突出,但集体观念不强,心理脆弱,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博客、微博、QQ、微信等媒介形态大行其道,特别是QQ、微信更是受到学生的青睐,在我校学生群体中的普及率达100%。因而“言论自由”有了广阔的展现之地,他们喜欢将自己的喜怒哀乐释放在网络上,使教育管理者很难进行有效监控。随着3G网络的成熟和4G网络的开发成功,各种虚假、反动、色情、暴力信息及外来文化渗透表现得异常活跃,侵蚀着大学生的思想。近年来还有许多关于大学生被网友诈骗、抢劫,甚至杀死的报道,严重威胁大学生的人身与财产安全,给学校的管理带来巨大的冲击。

(二)全媒体的交互形态冲击高校的教学秩序。

随着全媒体技术的发展,媒介与媒介之间、媒介与用户之间及信息、文化等方面实现了全面的交互,拓宽了知识、信息来源渠道,加强了与外界的交流。而与全媒体的包容和开放不同的是,原有的高等教育模式及教育制度相对落后,知识与实践结合少,对新事物、新理念缺乏前瞻性,而教师在全媒体技术运用方面又往往落后于学生。因此,全媒体的发展必然对传统课堂教师的主导地位构成威胁乃至翻转的作用。例如,学生习惯用“百度一下”代替请教老师,上课用拍照方式代替做笔记,甚至用录音代替听讲,等等。学生对老师的依赖程度在降低,传统教学方法已经很难吸引学生,给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提出新的挑战。

(三)全媒体的虚拟形态影响大学生的人格修养。

在全媒体海量的、包罗万象的信息面前,特别是娱乐性的资源,完全抓住青年学生猎奇觅新的性格特点,在校园里面,不管校道、饭堂、图书馆、教室,随处可见“拇指族”、“低头族”、“塞耳族”,他们打电话、看电影、玩游戏、刷微博、发微信,把思考、人际圈、学习统统交给手机。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对于有些大学生来说是一种摆脱现实压力、调节心理平衡的好办法。但应引起关注的是有些大学生模糊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之间的界限,从而导致学习、交际、独立思考能力薄弱,容易形成攀比、虚荣、自私、孤僻等性格,严重影响大学生良好的人格形成。

(四)全媒体的商业形态影响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近年来,淘宝、优购、京东商城等众多大型网络购物平台及微信购物平台的异军突起为广大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购物的“天堂”。网购具有操作便捷、品种齐全、物美价廉等特点,符合年轻人的消费观,但网购在成为一种时尚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产生较大的影响,例如网购成瘾、娱乐消费、享受消费等行为,不利于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品质。另外,网络新媒体经济蕴含的巨大商机和较低的创业门槛激发了某些大学生的创业热情。从我校的情况看,学生通过网络从事商业经营的不在少数,经营范围涉及餐饮、旅游、包车、兼职和生活用品等各种行业,导致有些学生旷课甚至休学从事商业经营活动,更严重的是有些学生认为读书无用,不惜与家人闹翻最后退学。

虽然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能有效锻炼他们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但学生的把控能力比较弱,错位的思想把赚钱当做是大学的主要任务。而且学生的思想比较单纯,过早地暴露到社会中容易上当受骗,有些学生抱着一夜暴富的梦想不幸加入传销组织,严重摧残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二、全媒体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研究

(一)以“育人为本、服务为荣”为导向,提高全员服务意识。

“服务为荣”不是口号,是务实、先进的办学理念。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需要全校各部门、全体师生齐心协力和相互促进。

1.教师队伍的服务意识提升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保障

学生的第一要务是学习,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学不到東西,就会导致厌学,甚至分散精力做其他的事。因此,教师除了要提高自身的学识水平,强化教学技能,熟悉岗位职责外,还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兴趣,从而有的放矢,把学生的精力牢牢地拴在课堂上;既要注重课堂的辅导,又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做好课外辅导,真正做到为学生服务、教书育人。

2.职能部门服务意识的强化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补充

学校的各职能部门要积极合作,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认真对待,努力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对不合理的要求也要耐心地做好思想工作,尽量让学生满意,不让学生成为“跑腿户”,最终减少学生通过微信、QQ、微博等发泄不满情绪的事件发生,避免给学校造成不良的影响。

(二)以“特色为魂”为标准,建设特色校园环境。

嘉应学院地处世界客都,而学校“勤俭诚信,立己树人”的校训展现了客家“勤”、“俭”精神,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结合客家文化,充分体现“弘扬客家文化”的办学特色。

1.建造具有客家风格的校园建筑

大学校园环境是大学文化、大学精神的重要载体和外在表现,是最具特征的校园文化。我国古代的书院大多依山傍水,目的是“借山光以悦人性,假湖水以静心情”。因为优良的校园布局、建筑风格、自然环境及其中蕴涵的人文气息,对陶冶师生情操、启迪人生智慧、积淀高雅厚重的校园文化,有着无声润物的作用[2]。为了塑造独一无二的校园环境,学校的教学楼、学生宿舍设计要充分融入客家建筑元素,以此展现客家特色;再以梅州市花——梅花为绿化主体来展现客家人精神,表达“梅花香自苦寒来”的读书人品质,从而创造“草木可说话,砖瓦可育人”的美丽校园环境。

2.发挥客家先驱的励志作用

清代爱国诗人黄遵宪,爱国志士丘逢甲,近代洋务运动先驱丁日昌,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叶剑英,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进程中梅州涌现的545名将军、22位两院院士、227名全国大学校长和党委书记,香港著名实业家曾宪梓,香港著名实业家田家炳等,他们的学识、谋略、爱国情操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典范,通过树立人物雕像、建造客家名人展厅等形式宣扬他们的事迹、思想,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三)以学生需求为原则,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改革。

高素质人才,既要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更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1.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微课”改革

微课是一个继博客、微博、微信等社会性软件之后风靡教育领域的新生事物,一节“微课”的视频容量小,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视频格式,教师和学生都可流畅地在线学习和欣赏教学视频,也可方便地下载及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iPad、手机、MP4等上反复进行学习;微课的内容更主题化,针对性比较强,如爱国、诚信等微主题,可以为学生提供“菜单式服务”。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以微课教学的方式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传输便捷、不受时空限制的特点,让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有选择性学习记忆;通过微课的翻转作用,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发挥自主思考能力,从而避免传授内容过于书本化和教育过程的强迫性。

2.开设客家文化特色课堂

客家人在万里迁徙途中,不畏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在坚强地生存的同时,民系不断地发展壮大,并创造出世人瞩目、博大精深的客家文化。例如客家家训,是一个个思想的火花,可以点燃青春的激情,激发人们的斗志。《大埔百侯杨氏族谱》有关的训规“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凡我族人,当勤耕读也”[3],表达了读书的重要性;“勤俭者,起家之本,传家之宝也……克勤克俭,教儿孙两行正道……”[3]则说明了节俭家教文化的重要性。正是因为先祖们传下的“家训”,有很强的威慑力和约束力,所以大埔百侯镇侯南杨氏家族清代就涌现14个进士,杨芝徐进士“一腹三翰林”[4]。因此,结合客家文化,充分发挥我校客家民俗研究所的作用,通过开设客家精神、客家风俗等课程,制作客家文化纪录片等形式,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客家精神,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四)以全媒体技术为手段,全面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

1.逐步推进图书馆、校报等文化宣传旧媒体走上全媒体出版之路

中文在线总裁童之磊说:“全媒体出版就是同一个内容同时发布在纸质媒体、互联网、手机和手持阅读器等媒体上。”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数码设备拥有阅读的功能,给大学生阅读创造了更多的平台。例如:iPad、智能手机、电子阅读器这类移动阅读设备可网络搜寻阅读内容,随时阅读或下载保存,不受地域限制,还可以降低图书成本,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现在许多大学图书馆都开展了移动阅读服务,例如清华大学图书馆。因此,为便于学生学习和保证受众面,推进图书馆、校报校刊的数字化建设是全媒体时代的必经之路。

2.加强网络服务平台建设

虽然目前高校的一些职能部门开通了网上服务系统,如网站、BBS等,但这些主要载体仍是电脑硬件设备,在瞬息万变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不能充分满足随时随地沟通的需求。而基于手机移动终端的“微信”软件则显得更加灵活、快捷、方便,只要加“微信”好友,彼此的关注和评论通过“朋友圈”就可以实现互动。据统计,目前微信用户已突破6亿,而大学生则是主力军之一,因此,高校相关学生窗口部门应当重视微信公共平台建设,促使其成为了解学生动态和信息反馈的重要途径,随时把握学生动态,提升服务质量。

3.打造名师论坛

“名校出名师,名师兴名校”,名师在学生心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因此,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辐射作用,用他们优秀的教学业绩、师德师风和个人魅力影响学生是当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手段。通过开设名师博客、名师微信等网络论坛,既可以通过崭新的信息传播载体实现传道授业解惑,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又可以拉近心灵的距离,正确引导大学生群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建议

在全媒体时代要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将它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常抓不懈。多渠道、多层次、多角度地了解学生群体中出现的新情况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方案;密切结合学校、地方特色,充分运用全媒体的技术进行课程建设,提高服务水平;以校园环境的塑造为切入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才能最终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精神。

参考文献:

[1]龚迎新.全媒体的时代已经到来[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2-07-23(5).

[2]黄志军.人本理念与大学校园环境建设的价值认同[J].商情,2012(45):4-5.

[3]刘锦云.浅谈客家人的根源意识与宗族观念[C].北京“文化梅州”论文集,香港: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5.10:225-238.

[4]梅州市地名委员会.梅州地名志[M].广州: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89.

基金项目:梅州市社科联合会、嘉应学院联合人文社科科研项目“运用微博开展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项目编号2013SZZ02)的階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媒体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师生沟通问题探析
全媒体时期时政新闻发展的新常态
团体动力学视域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课堂教学初探
国产小成本电影全媒体推广的边际效应探究
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研究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研究
全媒体语境下体育新闻教育建设的思索
全媒体环境下主持人竞争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