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报的发展策略

2015-06-11 17:45刘嘉任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5年11期
关键词:传播效果发展策略

摘 要:面对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校报要积极寻找生存发展之道。校报可以通过借势新媒体、实现校报数字化建设,改写会议新闻、展开深度报道,积极选拔和培养学生记者来增强校报的传播效果,进而增强校报的影响力。

关键词:高校校报;传播效果;发展策略

随着网络、手机等众多新兴媒体的出现,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而高校校报作为高等院校的报纸,在与校内外数字媒体的新闻报道竞争中日益暴露出自身的劣势,逐渐失去了受众。笔者认为,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高校校报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校报工作者在遭遇挑战的同时,要乘势而上,积极寻找高校校报的生存发展之道。

1 借势新媒体,实现校报数字化建设

校报一般为周报、半月报甚至月报,等报纸出版时,新闻早已成为“旧闻”,实效性差是校报越来越不被“待见”的根本原因。更多的学生愿意选择网络、手机等来获取信息,而不再是通过报纸这样的传统媒体。因此,校报工作者应有效利用网络传播优势,建立校报的网络版、手机版,实现校报与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来弥补校报时效性差、传播速度慢的劣势。目前媒体间的相互融合已经成为社会媒体的普遍生存状态。目前很多高校都已经开始了这种数字化校报的实践,但也只是将报纸内容和版式通过网络原原本本地呈献给受众,处于“报网融合”的初级阶段。要实现校报与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最终应达到不仅能刊发校报新闻,还能够综合运用多媒体手段,通过视频点播、数字广播、在线访谈等多种形式发布新闻,最终实现高校的校报数字化发展。通过实现校报的数字化建设来增强校报的时效性,进而增强校报的传播效果,拓宽校报的校园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

2 改写会议新闻,展开深度报道

高校校报所刊登的会议新闻是对高等院校在发展建设中进行的关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事制度改革等方面会议的报道,属于动态新闻。校报编辑部因为受到人员编制等方面的限制,编辑大多是集采访、写作、编辑、校对、发行工作于一身。繁忙的工作使一些编辑对于会议新闻没有进行深入思考和前期的策划,都是按照会议议程一蹴而就,再加上带有单调缺乏新意的标题,让读者很难产生阅读的兴趣。而这样单调乏味的新闻却占据着报纸的“要闻版”,校报自然难以吸引读者。因此,为增强报纸的传播效果,编辑要在写会议新闻前认真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提前进行策划,认真选取材料、确定主题和谋篇布局,最大限度地摆脱会议程序本身给会议新聞带来的束缚。在采访过程中抓住会议的特点,对会议内容进行筛选提炼,挖掘有价值的材料,多报道师生最关切、最感兴趣、最利益相关的信息,避免在新闻中出现官话、空话、套话,增强师生对报纸的关注度。

在改写会议新闻的同时,校报还应该通过深度报道来吸引受众。所谓深度报道,是一种通过系统地提供新闻事件,用客观的解释分析来延伸和拓展新闻领域的报道方式。深度报道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着报纸编辑的整体质量和水平。还可以开设“答疑解惑”、“小编有话说”等,通过对学校新近出台的政策法规的基本思想、规划设想、最终目的等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和探讨,既吸引受众的眼球,同时也帮助师生进一步了解学校的相关信息,起到答疑解惑、引导舆论的作用。校报还可以开设“学术争鸣”栏目,发表较有社会影响力的教师所写的思想深邃、学术水平较高的社科类文章。这些文章的刊登,一方面能够引起广大师生对该学术问题的热切讨论,同时也体现了校报作为高等院校报纸的特点,展现了高校校报在思想水平上的深度。

3 积极选拔和培养学生生力军

高校校报普遍存在编制少、任务重的问题,繁重的工作让编辑无法更多地顾及新闻写作的质量和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笔者认为,根本上要靠不断选拔和培养优秀的学生记者,发展和壮大校报记者队伍。编辑要通过制定严格的学生记者选拔制度,将文学功底相对较强、热爱写作的学生选拔到学生记者队伍中。通过定期组织开展新闻写作培训、邀请新闻专业教师进行专题讲座等手段,不断丰富学生的新闻理论知识。学生记者的人生阅历和人生经验普遍相对单一,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及学校的发展定位不甚了解,写出的新闻稿件“学生气”过重。因此编辑要通过带领学生记者实地采写,不断锻炼学生抓新闻的敏锐思维,培养学生对事件的深刻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写新闻的实践水平。编辑要通过经常修改批注学生记者的采访稿件,使学生的新闻写作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和深度。同时,校报编辑部要多为学生提供到社会媒体如报社、电台、电视台学习锻炼的机会,多向外界接触学习,在更高水平的专业环境中深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另外,学生记者站的流动性较大,因此在培养学生记者过程中,要以大三学生为引领,以大二学生为主力,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使学生记者成为一支能为校报服务的稳定高效的队伍,从根本上解决校报人手少、任务重的难题。只有这样,才能让校报编辑有时间认真思考问题,提高业务水平。校报编辑是学生记者队伍的领路人,对学生记者起到指导、监督、协调的作用,校报编辑在确保校园新闻采写有序开展的同时,要本着终身学习的态度,不断提高自身新闻素养,使校报编辑工作进入良性循环。

综上,面对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校报可以通过实现校报数字化建设,改写会议新闻、展开深度报道,积极选拔和培养学生记者来增强校报的传播效果,寻求生存发展之道。

参考文献:

[1]张姝,周志懿,陈刚.打造不可替代的传播力[J].传媒,2006(11):22-23.

[2]周爱群,胡翼青.受众研究的理论与实践[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3]王倩.河北省高校校报传播效果探析[D].河北:河北大学,2010.

作者简介:

刘嘉任(1982- )女,吉林省吉林市人,吉林化工学院校报编辑部编辑,吉林大学在读博士,主要从事新闻传播学及中国现当代文学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传播效果发展策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传播的渠道与效果研究
线索与议程设置:提高党报传播力引导力的切入点
明星微博在社会公益活动中的传播功能与效果研究
企业微信生态圈的信息传播机制及效果分析
我国健康养生类电视节目的传播效果及影响因素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在线视频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研究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