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潜能与高职模块化教学的应用研究

2015-06-11 10:47李军
今日财富 2015年34期
关键词:学习潜能导学模块化

摘 要:根据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作者探索了学习潜能与高职模块化教学的关系,提出了以开发学生学习潜能为引导,对高职模块化教学进行发展创新的思考。通过一定时间的实践证明,此模式正是高职特色教学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学习潜能;模块化;导学;互联网+

学生是教学的直接承担者,学生的基本素质关系到高职教学改革的成败。因此,在“互联网+”新形态下,通过学习潜能的突破引导高职学生转变学习方式,让他们在高职模块化教学中掌握主动探究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并内化为自己的学习能力,还能推广到其他方面的学习。本文针对高职模块化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拟从“互联网+”新形态下开拓学生学习潜能这一视角出发,以系统理论和教育理论为指导,论述如何优化高职模块化教学,从而更好地适应“互联网+”新形态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作者能够深刻感受到高职课程的模块化教学在高职教育中所具有的特殊性,并通过长期的摸索逐渐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潜能在高职模块化教学中的运用。

一、高职模块化教学现状下研究学习潜能的必要性

1.解决高职模块化教学存在问题的需要

模块化教学是以岗位任务为依据确定模块,以从事某种职业的实际岗位工作的完成程序为主线,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高职模块化课程的价值在于“沟通无极限”,而在原有的教育教学中,老师满足于灌输,用背书、考试等手段强迫学生学习历史的现象十分普遍。大部分学生只注重接受现有的结论,而对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漠不关心。长此以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以死记硬背代替主动参与,以机械方法代替智力活动,形成了“刺激——反应型”教学模式,学习效果往往停留在记忆和模仿的层面上,扼杀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2.高职课程改革中学习方式革命的需要

我国高职课程改革的理念之一是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倡导新型的学习方式。这是实施高职教育改革最为核心和关键的环节。

学习潜能是指每个人潜在的,但尚未能开发利用的,没有实际化的学习能力。具有以下四个特征:①潜在性。每个人能力外显的时间不尽相同,有早有晚。②丰富性。它包括听觉潜能、视觉潜能、学习兴趣、学习意志力潜能、记忆潜能、思维潜能、语言潜能、艺术潜能、交往潜能、内省潜能、创造潜能。③个体差异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其个性差异的表现方式不同。④可开发性与情境性。学习潜能的开发需要有特定的情境,需要外界条件的刺激。

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依赖教材、被动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使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

二、构建科学化的学习潜能提升体系

1.做好教学分析设计工作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提出,优秀的教师不是“奉送真理”,而是“教人发现真理”,倡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实现“知识论”向“主体教育论”的转变。在教学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刺激与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积极鼓励学生利用专业知识进行交流,师生互动,千方百计地使自己的教学内容经过“外部刺激”,使学生产生情感体验,最后内化“形成品质”。换言之,要把教学的重点从过去单纯研究如何教,转向研究如何教学生学这一方面来。模块化教学分析设计工作就是把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分割,找到学生的学习需要;然后设计教学方式、方法,选编教材及参考资料,准备必要的设施和设备,并确定教学目标、考核测试标准和方法,同时制定相应的学生操作技能评估標准和方法;把学生的模块学习与技能操作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可以掌握自己的学习内容、学习进度与学习成绩;而教师只要根据自己上课的进度与要求进行相应的的教学管理工作。

2.强化课程导学在教学中的应用

“互联网+”新形态下课程导学主要指与专业课程相关的社会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课程学习目标、学习方法等,使学习者了解更多的有关课程的信息,鼓励学生树立学习信心,明确学习重点,使学生做好课程学习的准备。要强化课程导学,我们可以从这样一些方面进行:首先要进行学前调研,即通过开课前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与学习兴趣;其次,课程开设模块要科学,符合行业企业发展现状和趋势,要能反映高职学生技能教育的需要;第三,课程设计要符合高职学生特点,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要;第四,每门课程都应该包括课程整体学习的指导、章节学习的指导和考核指导。在课程学习指导中,关键是要结合课程学习资源及利用方式进行指导,例如合理运用世界大学城空间教学资源等。按照网络话语来说,就是通过课程导学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强化模块化教学课堂的黏着性。

3.实行开放式教学

高等职业教育属于高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学生作为课程学习的对象,这就要求模块化课程教学得到学生的认同。在教学时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设备,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加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力度,促使课程从单纯的教师讲授变为学生讨论、观摩、模拟、实际操作等互动形式的开放式教学应该是得到学生认同的最好办法。

通过对表1中频率较高的教学方法进行简单归纳对比,各种教学模式各有优势,在模块化教学中,应该结合教学内容,根据教学阶段的要求,综合运用以上手段,在有效传授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从单纯的专业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

三、学习潜能与高职模块化教学研究的思考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我们初步认为,构建一个适合高职学生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的教学模式,可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整体参与度增加,学习习惯、意志和交互式课堂的意识都能得到较好的培养。但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也发现过分地强调单一的模块化教学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还未得到真正的体现,学生的学习潜能开发也只是停留在初步阶段。由此,我们需要不断的对学习潜能在高职学生的课堂教学的应用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1.教学资源的完善和补充

(1)建立校内实习实训基地

在学校和系部的支持下组建了国际贸易实验室、电子商务实验室、物流实验室和商务谈判实验室,为学生更好的进行国际贸易流程的操作学习,引导学生对国际新形势下国际贸易面临的新问题进行独立思考,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供了非常良好的实践性教学基地。

(2)加强校企合作

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加强与行业企业的结合,建立多个校外专业实习基地,派出专业教师和学生进入企业的相关部门进行实习,了解企业的环境、熟悉行业流程及实际操作的具体要求,更有效的提高了理论联系实践的水平。

2.过程学习的全面服务

要想让学生在模块化课程教学中最大化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那我们的教学管理过程应该更加全面。首先要对学习资源、学习活动、学习评价、学习支持服务等进行一体化设计,从而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做出更好的计划和安排。其次是专业基础服务。在开展专业学习之前,學生应该有相应的知识基础,否则进一步的专业学习会有一定的困难,这也需要老师进行有针对性地辅导,至于哪些学生以及哪些方面需要辅导,可以通过课程测试和卷面分析进行。第三是答疑服务,即为学生提供及时、便捷、高效的答疑途径。寻求答疑的对象如教师、同学及其它学习资源;寻求答疑的手段如直接的面对面的疑难解答,资料查阅,电话、E-mail、BBS网上讨论等手段寻求答疑等。教师在答疑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对学生的学习潜能进行刺激和开发,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是模块化教学的最佳体现。第四是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包括外部环境和内在环境。外部环境是教室布置等要求,比较容易。而内在环境要求符合学生身心成长的内在规律,同时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主体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愉悦的心境和优美的环境中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

“互联网+”新形态下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世界大学城空间和其他网络平台,用翻转课堂或慕课微课等形式来设计模块化课程,让学生在学校就能形成市场竞争的意识,并且通过自主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操作能力。这些措施能有力地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潜能,获取最新最快的专业信息并掌握其发展形势,也为他们把知识融入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的老师不能只把自己定位为学生的知识传授者,更应该将自己定位为学生的学习引导者,只有这样建立属于自己的教学特色。唯有此,我们的模块化课程教学才能具备黏性,吸引更多的学生成为我们教学的优秀成果。

3.教考分离的优化

教考分离强调严格按教学大纲教学,根据培养目标、教学目的、教学大纲,制定考核大纲,建立一套包括试题库、自动命题、阅卷、评分、考试分析、成绩管理等各种规章制度完备的考核管理系统。相对于教考合一而言,教考分离有利于教学考核的公平、公正,有利于教学评价的科学、有效,有利于教风、学风的根本好转,教考分离会使学生认识到,成绩的好坏取决于平时的努力程度,取决于对所学课程掌握与理解水平的高低。实行教考分离,能够使教师自觉地按照课程教学大纲和基本要求组织教学,注重教学研究,改进教学方法,求得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从学生的角度,能促使其树立端正的学习态度,努力学习并掌握课程的基本内容、重点内容,经受课程学习结束后的考试检验。优化教考分离是让我们在研究教学的基础上,加大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考试题型丰富,方式多样,试卷内容应涵盖面广。这样做出调整后,可以更好的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为以后的教学设计提供宝贵的意见。

参考文献:

[1] 李才俊.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育课程结构的优化[J]. 课程.教材:教法,2006.

[2] 徐以标. 浅谈个性化教学服务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

[3] 陈红普.个性化远程教学模型构建[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7.

[4] 马庆发.借鉴多元智能理论开发职校生学习潜能[J].职业技术教育,2004.

[5] 李娟、彭希林.论潜能的属性与大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J].文教资料,2009.

[6] 沈艳华、王华林.论大学生潜能开发的综合机制[J].山东文学,2009.

作者:李军(1978-),湖南长沙人,本科,讲师,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经管系副主任,主要从事国际贸易发展与国际法律教学研究。

湖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会课题:学习潜能与高职模块化教学的应用研究(编号:XHB2013063)

猜你喜欢
学习潜能导学模块化
模块化自主水下机器人开发与应用
模块化住宅
三角函数考点导学
“概率”导学
函数知识快乐导学
ACP100模块化小型堆研发进展
模块化VS大型工厂
构建有效教学活力课堂的思考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营造学习氛围,激发英语学习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