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015-06-11 22:21张娟娟
新课程学习·中 2015年4期
关键词:香菱读书情境

张娟娟

阅读,就是读者以眼看、口诵,从书面文字符号或其他书面符号中理解并获取意义的一种学习实践活动。如果语文教学中激发和培养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就能还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生动活泼,丰富多彩。不让学生在狭窄的圈子里窒息自己,丧失学习语文的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把“乐学”作为治学的最高境界,然而现在的初中学生厌学情况日趋严重。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学科本身缺乏吸引力。在教师心目中的阅读兴趣更是“忘却淡化”。这又怎么能提高学生的素质,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呢?面对这样的情况,作为第一线的教师该怎样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以我浅薄的认识,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明确阅读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目标是人们行动的航标所在,没有目标的行为,如同断了线的风筝,漫无边际的乱飞,结果只是徒劳而已。学生学习也是如此,要想让学生自觉积极主动地学习,首先必须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为什么学习?为谁而学?学它做什么?将来对自己有何作用?只有明确上述内容,学生才能克服阅读中的一切困难,排除不利因素,才能持之以恒地学下去。与此同时,要多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和持久力,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习有动力、有定向。否则,学习将成为一句空话。

二、让学生品尝轻松自主阅读的乐趣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阅读本身是一种精神享受,而不是成为一种逼迫、一种痛苦。那么老师就应该为学生营造一种自主轻松的阅读氛围,让学生品尝到自主阅读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在经过必要的准备后,老师带学生到阅览室或者在教室里读他们自己喜欢的书,要求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摘抄下来,并想想为什么要摘抄。课后组织学生把摘抄的内容在教室里展示出来,让同学们在课余时间互相欣赏、口头点评、各抒己见,这样他们动口、动手又动脑,在阅读的过程中有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后,原来想读书的学生阅读兴趣更浓,原来被迫读书的学生在这种氛围的感染下也变得积极主动,对阅读产生了兴趣。这岂不是一举两得!

三、充分利用课文内容教学,提高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教师应充分利用,在关注教科书的同时关注与本学科知识有关的课外知识。教师应依据大纲,根据教材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读书,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名著以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底蕴和精湛卓绝的艺术特色经久不衰,中学课本中涉及一些篇目,教师在学生学完课文后可以设置一些问题,诱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使其由学习选段到阅读整部经典。例如在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之后,教师可设置以下问题:鲁智深打死镇关西后,成功逃脱了吗?结局如何?这个问题会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自觉地去阅读这部长篇小说。又如在教学《香菱学诗》一文时,让学生不仅惊叹于林黛玉的深厚学识和教育艺术,也深深為香菱的虚心好学、刻苦勤勉所感动,从心底里认为黛玉是一个循循善诱、教学独到的好老师,香菱是一个乐学、善学、苦学的好学生。那么香菱是个什么人?为何那么热衷于作诗?为何不找圆滑世故的宝钗学诗,而要找性情孤僻的黛玉求教呢?

四、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创设情境能有效地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寻求答案的欲望。如:夜晚,一间房屋里坐着几个人在聚精会神地读书,突然停电了,看书的人一一到另外一间备有蜡烛的房间里读书,唯独老张仍然留在原来的房间里津津有味地读着书,他难道有“特异功能”吗?学生面对这种情境,思维的翅膀展开了,求答的欲望产生了,有的学生会按照“习惯性思维”——晚上读书,自然要有灯光,无灯光在黑暗中怎么读书这条路径去思考,当然对老张不可思议;而有的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下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同自己原有知识、经验结合起来,排除“习惯性思维”模式,答案明晰了:原来老张是个盲人,他读书不需要灯光。通过这样的设境,学生感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广度。

总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教育实践中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究的问题,它将以更新的角色呈现在教育舞台上。

编辑 李建军

猜你喜欢
香菱读书情境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我爱读书
香菱的故乡情结与生命救赎
保准有人追
香菱:一个被拐卖孤女的自救之道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