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宇威
“笑比哭好”,是电影《笑比哭好》的主题曲,也是世人公认和接受的有益身心的养生方式,谚语中“笑一笑,老来少”,就体现了这一点。现代作家,“文革”前就遭批判的“三家村”“黑帮”之一的廖沫沙,到了“文革”,更是在劫难逃,汹涌而来的批斗和迫害非常人所能忍受。但生性坚毅顽强的他,却以“最难过的时候,我就笑”的方式,来面对横祸,从而精神不倒,终坚持到“拨开云雾见日出”。如果笑不起,可能他就难有出头之日。他当时就以此勉励自己的难友,“三家村”另一“黑帮”吴晗,遗憾,吴晗“笑”不起来,未能熬过那些年的腥风血雨。这比哭好之笑,虽不是由衷之笑,但也确是给自己强撑精神支柱之笑。这时,笑不仅是养生方式,更是一种生存智慧。
如此的生存智慧,不特智者,更多却是穷人拥有。著名话剧演员于是之就说过,“穷人在哭的时候也像在笑”,这是他从自己贫穷的成长经历及成长时整个贫穷大杂院里的生存状态体悟出的。这点,我的成长经历也可印证。我小时同外婆生活在一起,那时普遍收入低,又缺油少荤,那日子,确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可整个杂院里却常是融融乐乐的。杂院几户住家的厨房紧邻,各厨房锅盆碗盏声相闻,大家嘴也不闲着,相互问询在煮啥好的吃。回答都很風趣:煮红薯的,总是答吃猪儿粑;煮牛皮菜(又名厚皮菜,主要是作猪饲料)的,往往答作吃水煮牛肉;煮白水萝卜的,便是答作煮白肉吃。大家虽都心领神会,却也会自然而然地嘘出:“嚯,你还吃得好呢,简直像在过年!”这时,作答的人总会再回一句:“啧啧,我是天天在过年,你们倒是年年过哟!”随后,大家就哈哈地笑起来。这份乐天情趣,可把穷日子嚼淡,也给我苦涩的孩童生活留下温馨的记忆。
这些笑,实际上是无可奈何打发贫穷的一种精神胜利法,是强颜作出的。可同样是强颜装笑,那些出于城府势利甚或阴暗阴险用心的虚情假笑、胁肩谄笑、冷漠之笑、奸诈之笑、皮笑肉不笑、“明是一把火暗是一把刀”之笑等等,就是不可相提并论的另一回事了,这样的笑,为人鄙弃,还得小心提防。
真正的笑,是内心情绪自然而然流露出的笑,是随意的,不是刻意受大脑神经指令的,比如开怀会心之笑、喜不自禁的笑、自鸣得意的笑以及惬意难禁的窃笑、憨态可掬的傻笑等,那不是做给谁看的,也不是为自己打气而强作欢颜。爱不爱笑,常不常笑,这由个人的性格和笑肌发不发达所决定,该笑就笑,笑由他笑,属个人私域,其本身,无所谓积极、消极,更谈不上道德不道德。但是,这发于内心自然的笑,有时也得经由大脑管控一下,也就是得看场合。有道是,莫在失意人面前谈得意事,在悲苦人面前,在沉重的时刻,在严肃的氛围,在高压的势态下,即使有笑的因子,还是得克制住,否则,就是失态,不合时宜,往往会触众怒,惹麻烦。
当年网传的“谭笑笑”,在全民同悲的国殇之时,在迎接视察灾情首长到来的肃穆时刻,他却是一副“笑流了”的样子,就是不合时宜。虽然事后他解释:“我喜欢笑,常以笑来释放内心压力;看到中央首长,就像孩子见到了娘,心里高兴呀。”但这实在难以自圆其说。从网上发布的照片看,他落在首长后面有点距离,既不是在向首长作汇报,更不可能与身边的人笑谈,大家都很严肃凝重,他却独自在笑,且笑得很得意,再是“孩子见到了娘”,在这揪心的时刻,在这唯灾情是急务的场合,也应笑不起来,即使笑,也只能是苦笑,哭一样的笑,绝不可能是轻松自如的笑。那么,其缘何“不合时宜”地笑?恕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恐是“因祸得福”的窃笑,因为,不是地震,哪有如此风光事?由于太得意了,这窃笑竟无遮无拦地跑到了脸上。舍此,真不知该如何解读“谭笑笑”。
自然,由于不明就里——也许是众所周知的原因,“谭笑笑”这一失态,终有惊无险,不但没影响其官运,反而还升了。至于今天的落马,那是另一回事,但也不期然令我们再次回想起其人当初那失态的不合时宜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