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田野调查的哈尼族丧葬礼俗及其文化内涵探析

2015-06-11 00:27李春文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德宏678400
戏剧之家 2015年9期
关键词:礼俗哈尼族葬礼

李春文(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云南 德宏 678400)

基于田野调查的哈尼族丧葬礼俗及其文化内涵探析

李春文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 德宏 678400)

丧葬,作为哈尼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哈尼族文化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其丧葬礼俗蕴含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内容,葬礼上每个仪式、每个过程都代表了特定的文化内涵,反映了哈尼族特有的民族心理和价值追求。

哈尼族;田野调查;丧葬礼俗;文化内涵

一、前言

“事死如事生”,哈尼族认为,人的死亡这种现象不仅仅是一个人生命的终结,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使活着的其他的宗族成员对永生产生强烈无比的渴求。死亡只不过是一种肉体的消亡,他的灵魂还是活着的,因此,哈尼族丧葬习俗的文化内涵主要还是针对那些不会死亡的逝者的灵魂。灵魂不灭观念也就会贯穿于哈尼族丧葬礼俗的整个过程。

其实,哈尼族人还是能淡然面对死亡的。尤其是比较年长的老人正常去世后,整个村子的百姓以及邻近村子的亲戚、朋友都会为其送行。整个村子停止一切生产,全体行动起来,全力帮助丧家办理丧葬事务,这已经成为哈尼族村寨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或习俗了;有些家庭富裕的丧家还会为老人举行盛大的“摩搓搓”葬礼。

车垤,云南元江县的一个哈尼族村寨,村民全部为哈尼族。笔者生于斯长于斯,已经对其有了不可磨灭的感情。作为本民族的年轻后生,笔者希望能够用所学对本民族文化做一点研究,本文即是在对本村寨的丧葬礼俗文化做了长期大量个案调查后的一个初探,以期对本民族文化研究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二、哈尼族丧葬礼俗的史料辑录

据清乾隆《开化府志》卷9载:

“窝尼丧无棺,吊者击锣鼓摇铃,头插鸡尾跳舞,名曰洗鬼,忽饮忽泣三日,采松为架,焚而葬其骨,祭同牛羊,棕扇环歌,拊掌踏足,以钲鼓芦笙为乐。”这就是古代哈尼族先民丧葬礼俗活动的历史情形。也表明古代哈尼族先民其实最先实行的还是火葬,直到明中叶以后,受汉族文化影响,土葬才逐渐取代了火葬。

三、哈尼族关于丧葬礼俗的分类

哈尼族的丧葬类别主要有以下七类:

“乃然”(小鬼)、“日得”(薄命)、“日呸”(短命)、“日把”(半命)、“伤尸”(非命)、“搓莫”(老人)、“日苯搓莫”(满寿老人)。

哈尼族有这样一种说法:老天赋予一个人的标准寿命为六十年,如果到六十岁死亡就叫满寿归天,即使到了阴曹地府也不必经受种种磨难和修炼就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或尽早投生。如果超过六十岁,则为积功德、办好事修来的延年益寿,死时老天或先祖不仅打开天窗笑脸相迎,而且还封以诸侯爵位,授予厚礼福禄。反之,早期夭折者则被视为祸害人间、恶贯满盈的坏人,不是被流放为孤魂野鬼就是被打入地狱备受磨难。因此,现实生活中的“日苯搓莫”无论在世还是死亡,都备受族人的尊敬,也由此可见,哈尼族为正常死亡的老人举行的丧葬礼仪是比较隆重的。

在女主人公的生活故事中,构成两性关系影响的男人有五位,他们是剑、李木、子墨、老师和“他”(抑或“金岳霖”)。这些男子分作两组,与女主人公形成两个“多角恋”关系。第一个多角恋即构成了“江山娇”叙述线。其恋情关系发生在江山娇与剑、李木和老师之间,时间在江山娇与李木结婚前。最终以江山娇与李木结婚而告结。第二个多角恋构成了“伊一”叙述线。其恋情关系在伊一与子墨、李木和“他”之间进行。这个恋情是无解的,乃至一直到伊一绝尘而去。

四、哈尼族丧葬礼俗的主要程序

哈尼族认为:人的生命是天神赐予的,人一旦吃完了天神赐给的粮食,生命也就终结,人就会死去。就目前来看,哈尼族的丧葬礼俗紧扣亡人的“超度”、“来世”以及在世者的贫富与祸福,因此丧礼办得十分认真严肃而又隆重。丧葬办理的程序主要有:备寿衣、接气、浴尸、报丧、备丧、哭丧、纳棺、办丧、送魂或指路、吊丧、出殡、择墓地、埋葬、清屋、叫魂、守灵。其中,以哭丧、送魂或指路、看风水、择吉日下葬为主要内容,尤其是“摩匹”吟唱《指路经》是最为主要的一个环节。

五、哈尼族丧葬礼俗的文化内涵

(一)乐观的生命意识

死亡,是人们不愿谈论的话题,可它最终是人的归宿,每个人都要无条件地屈服于死亡,这是必然的选择。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丧家脸上挂满了痛苦和悲伤,对去世亲人的留恋写在脸上和一举一动中。但是,哈尼族不一样,在他们的脸上,你看不到半点痛苦的痕迹,他们坦然面对已经发生了的事实,以乐观的心态看待死亡,他们为老人举行盛大的“摩搓搓”葬礼,参加葬礼的人可以互相嬉戏打闹,可以唱歌跳舞,然后在丧礼的第三天敲锣打鼓,燃放鞭炮,热热闹闹地给老人出殡,以这样的方式让人们从死亡的痛苦中解脱出来。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人们对死亡的重视才能反映人类对生命是多么得向往和肯定。“摩搓搓”葬礼上的表演包含了吟唱《指路经》、舞蹈表演等项目。它是有很长的生命力的,也具有深刻的内涵,这样的“摩搓搓”葬礼实际上是有功利目的的。人生来是值得庆贺的,而死亡也应该一样。在“摩搓搓”葬礼上,人们平等看待出生与死亡,因为出生是人生四大礼俗中的一个过程,而死亡亦是。

出生,是一个生命的开始,人生舞台的屏幕从此打开了;死亡,是一个生命的终结,人生在此谢幕。人生,不管是开始还是结束,无疑都是每个人这一生中最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既然生与死都是人生中重要的事情,采取具有特殊意义的方式纪念,是人类具有的共同的习惯,但是,将“生”和“死”两件并不能相容的事情都划入“恭贺”的范围却实属罕见。一个是为了庆生,另一个是为了贺死,有生有死,有死有生,生下来的终会老去,然后死亡,老一代死亡了,新一代又会诞生,生死交替,“死,生之相倚;生,死之所存”,生生不息,生命有轮回。这就是哈尼族通过“摩搓搓”葬礼所表现出来的死亡观与世界观。

(二)生命循环圈的完美体现

哈尼族认为灵魂是不会死的。一个人生命终结仅仅只是暂时的隐居,待人们为其举行葬礼后,在“摩匹”《指路经》的引导下,死者就会搭上回家的顺风车,到祖宗的聚居地报到,成为祖先魂,让后人敬仰。最后是生和死的这样两个世界并存与相互通达的二元文化结构。在这样的意识里,生存意识和死亡意识是相互联系的,因为在哈尼族的意识里,丧葬礼仪办得好不好和所办理的丧葬程序,能决定死者在祖先的世界里的生活情况,更重要的是,其关系着生活在现实世界里的子孙后代的祸福,乃至兴盛或衰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丧葬礼仪办理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怀念逝者,为其死亡悲鸣,而是为了活着的人更加幸福,是一种对生活的抗争。哈尼族的丧葬礼仪很明显地体现出这样的一个观念,即人的肉体的死亡只是对生命的另一种转换。

(三)战胜对死亡的恐惧

哈尼族的丧葬礼仪还包含了另外的社会文化内涵,即让活在现实世界的人不再害怕死亡,也从心理上消除这种恐惧感。德国民俗学家范·杰内普将丧礼中的这些仪式称之为“分离仪式”,认为“分离仪式旨在断绝死者与原来社会的关系,其仪式性的行动包括:移出尸体,焚烧死者的用具、饰物、房屋及其所有物,杀殉其妻妾、奴隶、牲畜等,清洗装饰尸体等净化仪式和各种禁忌。此外还有物质性的隔离措施:棺木、坟茔、墓地。在一些地区,还有将死者灵魂驱赶出房屋村落及至部落领地的仪式;”①实际上按照这种分离理论,哈尼族丧葬礼仪中的停尸待葬,及葬后要到坟前照看,以及二次葬的习俗,都可以说是“分离仪式”的行为。

通过死人和活人的“分离仪式”后,人们在心理上对死亡的恐惧就会减少,消除了对死亡的恐惧,把这些恐惧转变成对以后的祖先魂的祭祀祭献中去,这样死人给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就会降低或消除。

(四)多维的民俗功能

1.哈尼族丧葬习俗有整合社会关系的作用。哈尼族地区一旦有丧事发生,本村本寨的全体成员都来参加,这样,丧葬礼活动就有了集体性,本身就是给大家一次聚会的机会,这在交往渠道较少的古时传统社会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联系手段。同时,哈尼族的丧葬礼仪还是化解家庭之间、宗族之间恩怨的契机。“人死众人哀,不请自然来”,另外,只要丧家去请了,村子里的人基本都会来帮忙。所以,不管你平时和别人什么恩怨,只要丧事期间能与人和好,以后两人或两家又是很好的伙伴。

2.哈尼族丧葬礼俗有伦理教化的功能。丧葬礼俗的各种场合中应该遵循的规矩、不可以触犯的禁忌,无疑会对宗族成员尤其对年轻人良好社会生活习惯的养成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年轻人天生有模仿的能力和动力,他们对丧葬礼仪活动中的各种礼仪形式、礼仪活动中有趣的程序以及要遵守的种种禁忌,有时会情不自禁地模仿起来,从而将丧葬礼仪活动中的文化符号、意义追求、规范、价值理念等内在化了的东西演变为自己平日的行为习惯。

3.哈尼族丧葬习俗有文化传承的功能。这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功能。哈尼族丧葬歌词就属于典型的口传文化,尤其是“哭丧歌”、“指路经”、“送魂经”等。“摩匹”就是哈尼族口传文化的传播者,其受众是参加葬礼的男女老少,整个歌唱的过程就是哈尼族口传文化的传播过程。它选择丧葬这样一个场合和时机,在丧家各路亲朋好友云集这样的一个日子来传播,对于宣扬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维护自身的民族特征以及学习借鉴其他民族先进的文化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达到影响他人、传承文化的目的。

(五)虔诚的鬼魂崇拜

“丧葬的起源与原始人的灵魂不死的信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②灵魂观念,为哈尼族传统丧葬礼仪中对亡灵的恭敬、敬畏等行为或态度等找到了心理学的依据。哈尼族应该是较早就有灵魂观念的,因为在很久以前,哈尼族就有图腾崇拜。随着征服自然的能力的提高和人的地位的提升,哈尼族也逐渐把崇拜的对象从动植物转移到了对祖先的崇拜或者说是对人自身的崇拜上。

哈尼族的丧礼反映了以祖先崇拜为核心的民间宗教信仰,他们对祖先的崇拜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对祖先功劳业绩的肯定;二是对祖灵庇佑的企盼。

因为相信灵魂的存在,所以“生者对死者通常有着既怀念又恐惧的矛盾心理,这二重情感造成既欲断绝与死者的关系又旨在保持这种关系的行为。”③活着的人与死者的鬼魂之间的联系是难以挣断的,阳界和阴界之间虽有界限但并非是隔绝的。死者要享受后辈的香火、供奉,生者又受到死者的监视与庇护。因此,哈尼族的“摩搓搓”葬礼也有讨好死者亡灵的色彩。一方面他们担心亡灵可能因生前后代对其生活照顾不周或者死后对其丧葬未尽全力操办,因而干扰后人的生活;另一方面更希望亡灵能够宽宏大量、慈悲为怀,对后人在各项生产、生活中予以指点和保护。

注释:

①何斯强.云南少数民族丧葬习俗及其文化内涵[J].思想战线,1998(8).

②陈学文.丧葬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1.

③郭于华.死的困扰与生的执着——中国民间丧葬礼仪与传统生死观[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86.

[1][美]露丝·本尼迪克特(R.F.Benedict).文化模式[M].何锡章,黄欢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2]杨知勇.云南少数民族生葬志[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8.

[3]赵泽洪.浅谈丧葬习俗的价值观[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6).

[4]何作庆.哈尼族丧葬习俗中的人际关系[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7).

李春文,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系助教,研究方向:民族文化。

J211.22

A

1007-0125(2015)05-0266-02

猜你喜欢
礼俗哈尼族葬礼
这是在葬礼上听过最多的一句话
CLOSE TOHEAVEN
长街古宴 宴宴热闹 哈尼族长街宴
维生素D辅助治疗云南哈尼族儿童肺结核的疗效观察
墓与塔——南北朝丧葬礼俗的新变化
不可思议的太空葬礼
哈尼族色彩审美文化刍议
古代礼俗与地域文化的关系研究——以徽州礼俗为例
哈尼族“老关工”白文达二三事
新中国“十七年”婚姻礼俗的演变(1949—1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