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 颖(安徽凤台花鼓灯艺术团 安徽 凤台 232100)
漫话怀远涂山花鼓灯会
岳颖
(安徽凤台花鼓灯艺术团安徽 凤台 232100)
花鼓灯这一民间艺术,数百年来,一直盛行在怀远城乡,广泛流传,相沿成习,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深厚的传统优势,而且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大批艺术人才。每逢喜庆节日,群众自娱自乐,敲锣打鼓,歌舞成风,成为具有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
怀远;花鼓灯会;审美
近年来,安徽省怀远县花鼓灯屡次在国家级赛事中获奖,并走出国门,享誉世界。1997年元月,怀远县被安徽省文化厅命名为“安徽省花鼓灯艺术之乡”。2000年5月国家文化部正式命名怀远县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花鼓灯)。
《史记》云:“夏之兴也以涂山。”涂山,古为涂山氏国所在地,双峰峻耸,瞰淮矗立,位于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的淮河东岸。尧舜时代,洪水泛滥,千里长淮,一片汪洋。为根治水患,大禹“左准绳,右规矩”,“沐甚雨,栉疾风”,借助与涂山氏国的联姻,在涂山大会诸侯,劈山导淮,留下了“新婚三日而别”、“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千古佳话,至今引为淮河人精神。
“万方洪水归沧海,永赖大禹疏凿功”。四千余年来,先民们为纪念大禹,开始了祭祀的歌舞演唱活动,这种演唱形式,便是花鼓灯最早的雏形,从此就有了花鼓灯产生于夏代的传说。每年农历六月六日(大禹诞辰),农历三月二十八日(禹会诸侯日)和农历九月九日(登高怀古日),均为涂山庙会日。现在已正式定为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为怀远县花鼓灯艺术节,每年举办一次,已经举办了十六届。一直延续传承到永远……
涂山花鼓灯会集祭祀、歌舞、民俗活动于一体,记录和传承了大禹治水无私奉献的民族精神,增强了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传承和发展了淮河文化,推动了民间艺术花鼓灯的繁荣与发展;同时也拓展了淮河文化以及其它民间技艺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花鼓灯的乐器以打击乐为主。有花鼓及鼓槌、大锣及锣槌、大镲、小狗锣及锣板、铜号(俗称尖子)等。根据锣鼓队人数适当增加上述乐器的数量。由于怀远地处淮河流域南北分界线上,花鼓灯锣鼓在锣鼓的组合和演奏形式上,形成了既不同南方也不同于北方的独特风格。在打击乐器种类上和南方相似;在音量气势上和北方相近。锣鼓点的变化上接近南方;在表现风格上接近北方。花鼓灯锣鼓具有节奏多变、音响独特、丰满、音色明亮、欢快热烈的特点。
花鼓灯分为大花场、小花场、文场戏三个大板块表演。大花场是以男女多人群舞;小花场是以鼓架和兰花表演双人舞或三人舞;文场戏是鼓架和兰花以对唱的形式表演故事性的片断。以百姓生活为原形创编咏物唱人的灯歌。表演诙谐、幽默、趣味很浓的男女爱情、生活小景、社会趣闻等包罗万象的喜怒哀乐。
花鼓灯演员分“鼓架”,基本是男性扮演,头戴彩巾,身穿彩服,腰系彩带。“伞把子”开始玩岔伞,摸爬滚翻十分活跃,领着鼓架和兰花表演大花场。玩岔伞的开场唱道:“小小叉伞花又花,天下玩友是一家,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一棵树不开两样花,好玩灯的锣门坐,吃罢香烟再喝茶,没有板凳坐地下,自己人不说客气话。”紧接着“鼓架”与“兰花”对唱展现各自的才艺。特别吸引观众的眼球。
“兰花”,解放前由男性扮演。现在基本是以女性为主。一般头梳单辫,上戴粉红、蓝色或白色的绸制花球,身穿彩衣,一手执彩扇,一手拿手帕。以一扇一帕与“鼓架”尽显才艺。花鼓灯因艺人个性差异和“口传心授”的传承方法的不同,形成了不同流派。
冯派是涂山花鼓灯会中最著名的流派之一。因产生并流传于涂山南麓的冯嘴子村而得名。尤以兰花最为有名。其代表人物是冯国佩,艺名“小金莲”。他动作大方、潇洒,刻画的人物形象俊俏妩媚、脉脉情深。2004年4月,冯嘴子村被授于“中国花鼓灯第一村”的光荣称号。郑派是涂山花鼓灯会最著名的兰花游戏派之一,代表人物是怀远县的郑九如,艺名“小白鞋”。郑派舞蹈最大特点是动作舒展、洒脱、干净利落、节奏性强,以多变的扇花和各式各样的“风摆柳”博得观众喜爱。他表演的兰花端庄文静、唱腔深沉,独具特色。常派是涂山花鼓灯会最负盛名的锣鼓演奏流派之一,其代表人物是怀远县常家坟的鼓手常春利。他打鼓的最大特点是技法节奏变化多端,富于创造性、即兴性,具有生动形象的内容和意境,富于表现力。石派的石金礼为花鼓灯鼓架子的特色代表。陈派是涂山花鼓灯会最负盛名的兰花和后场戏流派之一。代表人物是沿淮凤台县的陈敬之,艺名“一条线”。
千余年来,涂山花鼓灯会成了淮河流域乃至全国历史悠久、规模较大、人数较多的充分展现汉民族歌舞的典型艺术代表,怀远花鼓灯的盛会,突显了淮河儿女的聪明智慧。
I253.5
A
1007-0125(2015)05-025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