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沛(沈阳师范大学 戏剧艺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在实践中探寻科学的中国民间舞教学方法
张沛
(沈阳师范大学 戏剧艺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随着现代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不断渗入,能够主动学习和了解中国民间舞的人越来越少,而民间舞枯燥、乏味、刻板的教学方式也成为这一问题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基于这一主题,本论文对在实践中探寻科学的中国民间舞教学方法提出了一些见解。
科学;中国民间舞;教学方法
(一)在舞蹈教学中采取示范、诱发、引导式的教学方式
为了摆脱目前中国民间舞蹈枯燥、乏味、刻板的教学方式,民间舞蹈老师需要在舞蹈教学中提倡科学的教学方式,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在舞蹈教学中采取示范、诱发、引导式的教学方式。对于民间舞蹈初学者来说,其对民间舞的好奇和喜爱自然不言而喻,但是由于先天条件的不同,部分舞蹈初学者可能会在民间舞的逐渐学习的过程中丧失信心和兴趣。这时候,就需要民间舞蹈老师对将民间舞蹈内容向舞蹈学员进行细致的讲解和示范,将舞蹈的节奏、动感、情感融合为一体,展现民间舞蹈的魅力,提升学员的兴趣,激发其学习的热情[1]。同时,舞蹈老师还应该在教学中不断鼓励和支持舞蹈学员,并进行科学合理诱发和引导式教学,提升学员学习民间舞的信心。
(二)在舞蹈教学中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和艺术教育学知识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国民间舞蹈的教学也应该融入一些新鲜的现代元素,以满足现代人对民间舞蹈的需求。因此,要求舞蹈老师将教育学、心理学、现代美学、现代文学和艺术教育学的相关知识融入到中国民间舞蹈中,用现代人的角度和眼光去审视中国民间舞蹈的教学,使现代人更能接受中国民间舞蹈[2]。比起中国民间舞,现代年轻人对现代文学和现代艺术更加熟悉,因此,民间舞蹈老师更需要将文学故事或在民间广为流传的童话、传说融入到民间舞蹈中,提高年轻学生对中国舞蹈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舞蹈中创新,在舞蹈中思考。
(三)在舞蹈教学中应由浅入深,融会贯通
对于没有任何基础的民间舞的初学者来说,任何一个舞蹈动作都很有难度,为了能够让初学者时刻保持对民间舞的热情和对自己的信心,并且在初学时就打好基础,民间舞蹈老师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对民间舞蹈教材的内容在舞蹈教学之前进行详细的分析,将每一个舞蹈动作进行分解,根据每一个学员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层层深入,由浅入深,由简到难,使舞蹈学员吃透每一个动作,并且了解每一个动作背后的深意和内涵,最后达到融会贯通。
(四)注重中国民间舞蹈的内在规律性和科学性
中国民间舞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就是因为它遵循劳动人民的生活规律,内容能够准确有效地反映各民族劳动人民的生活现状和生产活动。因此,中国民间舞的教学就更应该遵循其内在的规律性和科学性,这也是中国民间舞蹈的根本所在,换言之,是中国民间舞自身的科学性和规律性决定了舞蹈的教学方式,决定了新型的民间舞蹈教学方式需要在中国民间舞的舞蹈教学中提倡科学的教学方法,在舞蹈教学中采取示范、诱发、引导式的教学方式,在舞蹈教学中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和艺术教育学知识,在舞蹈教学中应由浅入深,融会贯通。
(一)在舞蹈表演中体现出中国民间舞深邃的底蕴
每一种舞蹈都有其自身的特色,例如,中国古典舞,其特色在于呼吸,从古至今,每一位成功的古典舞名家无一不是将呼吸同舞蹈进行了有机结合,将舞蹈赋予了灵魂和生命,用自己成就舞蹈,又在舞蹈中成就自己。古典舞蹈的魅力在于使舞者和观众共同融入其呼吸的技巧。相应的中国民间舞的特色就在于其深邃的民族底蕴和文化内涵。民间舞蹈能不能做到感人至深、引人入胜,就在于这支民间舞是否表现出了其内在的的民族底蕴和文化内涵。每一件艺术作品都需要用情动人、需要对艺术的感染力进行深入的探求,以此来决定于这件艺术品感情的独特性,感情传达的清晰和真挚的程度,因此,舞蹈教师需要在这一方面进行多方面的研究。
(二)在舞蹈表演中克服程式化,保证新鲜度
中国民间舞蹈作为一种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必定会承担着许多中国传统的文化,可能存在于现代文化很难融合的情况,但是,毕竟时代在发展,人们对于被舞蹈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一味地拘泥于传统无法实现真正的进步,因此,中国古典舞表演者需要加强表演训练、提高审美能力、克服程式化,力求表现出民间舞蹈深邃的底蕴。
[1]周大明.由民族民间舞蹈创作引发的思考[J].大舞台,2011(01).
[2]张志萍.感悟民族民间舞蹈的继承创新与发展[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2(01).
J722.21
A
1007-0125(2015)05-023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