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健(西南大学 新闻传媒学院,重庆 400715)
割裂的情感与迷乱的能指
——评影片《失孤》
马健
(西南大学 新闻传媒学院,重庆 400715)
2015年3月20日上映的电影《失孤》,是编导彭三源的导演处女作。然而,看好的题材、一流的创作团队和叫座的明星并没有弥补其悖离中国电影伦理叙事的表述困境,造成了观影体验的“悬置感”。
打拐;伦理;符码
影片《失孤》并没有在价值“深度”上超越《亲爱的》,反而留下了伴随影片始终的“悬置感”。而这种“悬置感”在笔者看来主要体现为以下两点:
在媒体对主演刘德华的采访中,其坦言“导演过多地主观诉求影响了影片的发展走向”,而其影像表述的具体问题则表现为这种主观建构情感的“割裂感”。
反思《亲爱的》的成功,不难发现其题材与情感价值的“贴合”之义。浮躁的社会环境下,需要真情的流露,需要富有“生命体验”的伦理悲剧。陈可辛则正是从中国电影创作的这个向度出发,与“中国传统的叙事艺术相结合,融入传统伦理道德因素”,即回归明星电影公司1923年电影《孤儿救祖记》所奠定的中国电影的商业基础,“剧情不再是单纯模仿外片,而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家庭故事”,实现了中国电影的本土化创作。所以,《亲爱的》的情感着力点在于“家庭伦理”的复归,以“失孩”父母为表现主体,演绎都市场域中“家庭裂变”下的伦理悲剧,其“贴合”的镜语更是彰显为“都市人”生存话语中对真情的渴望与追寻。
反观影片《失孤》,其情感的表述之维是“割裂”的。“作者”化标志的鲜明阐述使其忽视了“社会性”力量的探讨。于是,“寻子”的故事被畸形地设计为“公路片”的类型化镜语。主人公雷泽宽的寻子历程被设定为其自身对生命意义追问的“奇观化”冒险。从而,其身份不再是社会语境中的父亲,却堂而皇之地披上了“苦心僧”的宗教光环。影片中,雷泽宽泉州寻子落难海边沙滩,试想他的寻子过程不应该在地方公安部门配合下进行吗,沙滩边的“十字架”及其在沙滩的“受难”又在表现何种意指呢?
所以,《失孤》并没有完成观众的“影像期待”,“城市人”孤独、不安的心境并没有得到其影像化的抚慰。而这种情感表述上的“割裂感”则烙下了深深的印记,主人公为了“受难”而“受难”,无助的父亲和神经大条的队友的奇妙旅程仿佛才是导演想要呈现给观众的。
美国美学家苏珊·朗格认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创造”。而电影作为“第七艺术”,它的美学建构自然也离不开创作者的编码系统。影片《失孤》以“打拐”为创作题材,着力表现父与子的情感,“父”是“失子父”,而“子”是“被拐子”,如何在二者间建构联系,导演颇具“违和感”地选择了两个向度的编码体系,一为“哲思”,二为“宗教”。
影片中,“寻子父”雷泽宽自始至终的骑行,漫无目的地的寻找似乎跌入了一种中世纪“欧洲骑士”的美学“所指”,塞万提斯笔下大战风车的堂吉诃德跃然银幕;同时,在这个悲剧人物的设定上,“存在与虚无”的哲思意境被编码在“寻子父”这位“西西弗斯”式的悲情骑士身上。他是“局外人”,存活在萨特、加缪“他人即天堂,他人即地狱”的存在主义的哲学语义空间中。因而,“寻子父”找的仿佛是当下生命个体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当“被拐子”遭遇“寻子父”,“桥”的所指又被佛教“缘”论所纠缠。在此,导演过于主观化的编码之义体现为回归宗教教义体系,并在影片最后高僧的话语中进行阐释,“他来了,缘起;他在时,缘在;他走了,缘散”,而这段影像中反复出现的“桥”则代表了尘世中“父与子”相遇相聚的各种“缘”说,而缘起缘散皆有终。进而,作者主观构想的“二元论中游走”的价值符码得以确立。然而,它是缺乏与生活、观众沟通的,甚至是不接地气而忽视市场规律的。它表现为影像符号系统的迷乱,价值判断的模糊,而这种符码表意只沉在“作者”的主观世界,飘在观众的视野上空,仅仅是导演“乌托邦”式的价值想象。
由此,笔者认为影片《失孤》是一部用心之作但绝非成功之作。它的叙事、节奏、构图、音乐之维都是完美的,但是所有这些语义系统的叠加却没有更好地为“打拐”这个题材服务;同时,类型化商业模式运作中忽视了中国电影伦理道德维度的价值诉求,“情感的割裂”和“能指的迷乱”构成了以年轻人为观影主体的观影人群的阅读障碍。
[1]袁智忠.光影艺术与道德扫描[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2]虞吉.中国电影史纲要[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导师简介:
袁智忠,男,博士生导师,西南大学影视传播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从事影视文化传播、戏剧影视学、美术学等专业研究。
J905
A
1007-0125(2015)05-0119-01
马健(1990-),男,汉族,籍贯:山东,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传播学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化发展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