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2015-06-10 11:20周文芳
卷宗 2015年5期
关键词:教育模式教育资源

周文芳

摘 要:摘要:随着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日趋深入,如何将理论研究成果行之有效地转化为教育管理的实践,已经成为新时代思政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为基础,探究如何在实践层面开发运用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的资源,切实推行大学生隐性思政教育。

关键词:教育模式;教育资源;开发运用

注:本文为2014年河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高校精神形态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Z141157

1 合理构建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所谓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指在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中交义生发的一种形式简约、结构明晰、可资仿效推广的思想政治教育范型。”[1]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构建应以教育模式原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在规律为理论依据,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为经验基础。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由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载体构成,其相互关系体现在下图中。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基本模式示意图

1、教育主体是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者,在隐性教育中发挥着主导性作用。近20年里,我国学者对教育的主客体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产生了教师主体论、学生主体论、双主体论、主导主体说、三体论等学说。实施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优先发展教育主体,树立全员育人意识,调动全体教职员工的积极性投身于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课堂教学、管理服务及校园文化活动的各个方面,悄无声息地引导和教育广大学生;通过全员参与将隐性教育思想渗透到学校的各个领域,使隐性教育的成果体现在每一个学生身上。

2、教育客体是隐性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施加影响的接受者、被教育者。高校德育教育的客体基本是80至90后的大学生,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全球化意识的深入、各种思想的碰撞及多种价值观的并存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一群体既具有思维活跃,知识面广、独立性强的优点,又处在怀疑、否定、敏感、批判的特殊年龄段,他们的思想状况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研究的重点,客观地认识和评价教育客体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必然要求,教育主体必须有针对性地分析研究教育客体的成长环境、时代特征、年龄结构及心理特点等,从而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实施整体教育。

3、教育主体通过合理开发运用教育资源对教育客体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广义的教育资源是指人类社会文明进化和教育实践中所创造积累的教育知识、教育经验、教育技能、教育资产、教育制度等的总和。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包括以大学校园的物质环境为载体的物质形态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以学校的管理制度为载体的制度形态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和以大学精神为载体的精神形态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就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特征而言更加突出强调其教育载体作用,强调教育主体必须借助于特定的物质形态、制度形态和精神形态的教育载体将教育内容传递或渗透给教育客体。

4、围绕“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教育目标,在优化各教育要素的过程中对隐性教育活动运行程序进行设计安排。教育主体通过运用教育资源对教育客体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资源的载体作用决定了其在整个隐性教育链条中的关键性,通过教育主体有意识地选择教育内容,并将其通过教育载体渗透式地传递给教育客体。然而教育客体接受了教育内容并不意味着教育过程的结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隐蔽性和潜移默化的特点决定了教育效果的不可控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必须建立有效的教育效果反馈机制,通过教育反馈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进行监控,适时进行调整完善,从而实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从接受层面来看,道德教育内容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被转化到主体的道德品质结构中去,取决于‘接受作用机制,正是有了道德接受机制这个中介,才使得教育内容能为学生所认识与理解、吸纳与接受,而这些教育资源只有在被作为道德行为主体的学生接受后,才能真正地转化为道德品质,实现‘他律向自律转化。”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决定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过程的复杂性。

2 高校精神形态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精神形态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主要包括专业教育、教师示范、师生关系、校园文化氛围等。这些精神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所传达的政治立场、世界观、方法论、思想品质、内涵素养素养等信息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良好的校园精神形态以其广泛性、自发性和渗透性对大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具有正向的促进、导向、约束、规范和教育作用。

(一)专业教育与隐性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曾经指出:“道德是教育的最终和最高目标。”因此,在专业教育中,绝不能片面地强调对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塑造,更不能以“成才”教育模糊“成人”教育。我们必须寓思想政治教育、癁填入勇于进取专业教育之中,在专业教育的过程中把伦理道德、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等传授给青年一代,把“传道、授业、解惑”三者很好的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专业教育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功能。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上所指出的:“大学教师在讲授任何学科进都不应忘记渗透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大学生“必须把崇高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贯穿于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运用中“。

(二) 教师的示范作用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教师是大学中“无字的教科书“,其示范作用对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体现:

1.教师以自身的道德和学识力量影响学生。在教师的示范作用中,教师自身的道德与思想政治状况是思想进步的导师,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这样才能真正论题。”所以,教师应以“学为人师,行为人范”为准则,努力增强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和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能力,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不断以自己正确的政治方向、高尚的道德情操、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卓尔不群的人格魅力带动学生,教育学生。

2.教师优雅的举止仪表感染学生。在大学校园里,老师的一言一行、仪表举止直接传递着他们的思想、性格、品德和情感,对学生的思想、情感发挥熏陶和感染学生,文明和谐 的行为举止、大方得体的衣着、亲切和蔼的谈吐,既能塑造教师的端庄、自信和魅力形象,又能体现教师勤奋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对学生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而衣着随便、不修边幅或衣着过于前卫、语言粗俗的教师就很让学生产生信任感,从而无形中就增加了双方的离散力。所以,教师在提高自身内在素质,张扬理论本身的理性魅力的同时,还要主意外在仪表形象,行为举止的“亲和性”设计,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3.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古语有言:“亲其师,信其道”,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建立一种师生“情感场”,使学生愿意在教育的过程 中自觉、主动地接受教师所教授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规范,并会在内心深处激起同样的心理体验和理发反思。这种在教育过程中师生间相互感应、相互激荡所形成的共鸣状态,会产生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的“奇效”。

参考文献

[1]林伯海、李锦红、宋刚:《试析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年第3期

[2]李长吉、林澍峻:《教学主客体研究:盘点与梳理》,《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5期

猜你喜欢
教育模式教育资源
创新创业大平台教育模式的理论思考与路径探索
基于MOOC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浅论古代斯巴达的教育模式
西部高校信息学科的成人高等教育模式研究
中职音乐欣赏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黔江区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网络教育资源为什么存在“数字废墟”——中国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之难点剖析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
“五老”是金钱买不到的优质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