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第一任华东水利部部长冷遹先生

2015-06-10 02:40王荣王抒滟
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 2015年5期
关键词:大丰镇江水利部

王荣+++王抒滟

冷遹(1882—1959年),字御秋,江苏镇江人,辛亥革命和民国前期著名将领、军事家。1905年毕业于安徽武备学堂,学习期间加入“同学会”、“岳王会”。后加入同盟会,是安庆起义总指挥,创建并主持同盟会广西支部及《南报》,历任同盟会广西支部副支部长、代理支部长、民军混成帮统,参加了辛亥革命。1912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和文虎勋章,任中华民国陆军第一军第三师师长。曾参加二次革命、护国讨袁运动、护法运动。1925年出任江苏省水陆警备总司令。

冷遹先生是政治活动家,是民盟、民建、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创始人之一。邹韬奋在《抗战以来》一书中写道:职教派是指中华职业教育社有及和该社接近的诸先生们。……有黄炎培、江恒源及冷遹诸先生。……冷遹是军事专家,是江苏士绅中的前辈,与黄、江诸先生交谊笃厚,对中国政治有远见,他不仅对于军事方面有真知灼见,而且对于政治方面也有公正而深切的见解。

抗战时期,冷遹先生任历届国民参政员。1945年赴延安访问。1946年6月,冷遹任江苏省临时参议会议长,并以此身份掩护中共地下组织。1949年出席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和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民建江苏省工委主委、江苏省政协副主席、江苏省副省长、中华职业教育社上海分社主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等职。

冷遹先生还是实业家。曾任伍佑泰和盐垦公司董事,福华丝绸公司董事长,江苏省农民银行监理委员,镇江中国国货公司董事长,镇江商会主席,镇江四益农场董事长,镇江水电公司董事长,镇江县银行董事长等职,还曾任江苏省蚕桑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1927年)、江苏省纺织工业委员会(1938年在湘成立,开办难民纺织厂)主委、全国蚕丝改良委员会(1934年成立)常委、上海中国药物建设公司(1947年姚惠泉创办)董事长、上海中国建设农场(1945年王艮仲创办)董事长等职。

作为新中国第一任华东水利部部长,冷遹先生与“水”早就有着深厚的渊源。

平息江淮水患纠纷

1920年8月至1921年9月,冷遹先生受泰和盐垦公司董事会之聘,担任总经理,与公司同仁一道,竭力做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试垦殖棉的前期工作。

1926年8月,张謇去世。1927年3月北伐军攻克南通,4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大丰公司董事长张詧被人举报为“土豪劣绅”受到通缉而远遁大连。其时,大丰公司面临佃潮涌动、时局风云变幻等影响,经营陷入重重困难,濒临绝境。6月,大丰公司在上海紧急召开股东会议,经股东代表投票选举产生了公司领导层,冷遹先生与陈其采、江知源、吴寄尘、王一亭等13人当选为公司董事,冷遹先生以最高票当选,实际代理董事长之职,统揽公司全局。在此阶段,董事会一方面加强公司经营管理,艰难推进垦殖事业,另一方面重视垦区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

1931年7月,江淮发生特大水灾,从而引发了大丰公司与里下河地区灾民的纠纷,双方民众围绕保坝和开坝剑拔弩张,并发生多次群体性械斗事件。9月4日,《上海新闻报》又登载了由高邮县水灾救济会发出的一封向“国民政府蒋主席、各院部长、省政府、各赈会及各地团体”的通电:“坝水不能畅汇,不仅规咎五港未浚,实大丰盐垦各圩,有以阻之……”。公司连续致电在上海的冷遹,“开坝破圩实为同归于尽之举……深恐激起佃潮,请向省政府接洽,为佃农请命”。冷遹先生接电后,尽力从中斡旋,力劝公司保持克制,并与江苏省主席叶楚伧、绥靖公署督办张之江联络商洽。9月20日,省政府委派李明扬将军赴大丰盐垦公司调查水灾事件,研究处理方案,结果是大丰公司虽反映情况属实,但为平息上游各县民众情绪,公司同意开坝放水,受灾佃农财产损失由上海赈灾慈善机构适当予以抚慰。这样,一场震动国民政府最高当局的水灾纠纷事件得以平息。冷遹先生在处理重大事件上所表现出来的豁达忍让、胸怀全局、情系民生的风度,受到公司上下的敬佩,同时对这件事的妥当处理体现了冷遹先生兴办实业的出众才华和“实业救国,造福百姓”的高尚追求。

兴修乡村水利

1928年,冷遹先生代表地方人士、中华职业教育社与江苏省农矿厅合作,划区办理农村改进事业,建立黄墟农村改进试验区,做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相关工作包括:制定了试验区五年规划和十件大事;测绘试验区平面图;修筑新黄干路(新丰火车站至黄墟)5公里;开塘54处,筑坝3处;垦荒200余亩,植桑6万余株,年饲养蚕种800多张;改良猪种鸡种,提倡水塘养鱼,推广新式农具;植树30万株。1931年,冷遹先生看到黄墟山北水利条件很差,就和村民研究开塘蓄水,大家一致赞成。由黄墟改进会出钱,在山坡上一口大塘的基础上进行扩大开塘。农民很快投工,开好后,能灌溉200亩田。附近几个村也与改进会联系,开起塘来。冷遹在家乡积极提倡农田水利建设,增加了水稻种植面积,家乡粮食得以丰产。

20世纪30年代,冷遹先生任镇江塘工委员会主任委员,其主要工作是鼓励、督促丘陵和山区的农民开塘蓄水防荒,鼓励对原有水塘扩大加深。

1931年,湘皖鲁苏浙等16省发生大水灾,长江下游一带发生61年来特大水灾。沿岸城市之间的陆上交通几乎断绝,湘鄂皖赣苏五省受灾人口达2300余万,一万余户房屋倒塌,受灾面积达全国总面积的20%。“全国救济水灾委员会”常务理事朱庆澜先生率工作人员抵达镇江,当晚就住在了冷遹的家中,冷遹盛情款待老友,并准备大量食品和急救药品前往救灾。次日,冷遹先生又亲自将朱庆澜送至江边。

1934年,冷遹先生倡议镇江县府,并请省政府核准,再度疏浚沙腰河,使镇江东郊三乡免受山洪、江水之害……

七七事变后,江苏沦陷,苏北运河堤岸年久失修。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急于抢夺胜利果实,置人民疾苦于不顾。冷遹先生从四川回到江苏,激于义愤,想方设法,从苏南采购大量水泥、黄沙、片石等材料,运往苏北,在新四军的大力协助下,发动民工,抢修运河堤岸,民众称颂不已。冷遹还和地方人士成立“镇江善后救济委员会”,致力于地方的善后救济和经济复苏工作。其中,以工代赈、兴修水利,效果尤为显著。他会同有关人士对电灯公司和自来水厂进行整顿,逐渐恢复了水电的正常供应。

成为党的挚友,任华东水利部部长

1945年7月1日,黄炎培、冷遹等6名国民参政员访问延安。

1945年7月14日,冷遹、黄炎培先生等联名发表《关于不参加国民大会问题讨论的书面声明》,强烈反对国民党不顾各方面的意见,单方面召开国民大会,并坚决拒绝出席参政会关于国民大会问题的讨论,以支持中共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

冷遹先生对苏北解放区的困难也很关心。国共两党停战后,对峙在苏北高邮、邵伯一带,解放区在医药、物资方面十分困难,冷遹先生不顾个人安危,于1946年3月以考察战时运河被敌破坏情况的名义去高邮、宝应、淮阴等地访问,给解放区带去大量救济物资,特别是药品及医疗器械。对此,延安《解放日报》曾以《冷遹先生等抵高邮,赞扬我运河水利工程》为题进行报道。

1949年9月,冷遹先生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并以民主建国会代表身份参加会议和开国大典,毛泽东亲自到车站迎接他。冷遹先生被安排在观礼台就座,临到大典即将开始,周恩来总理特派王艮仲邀请冷遹先生上天安门城楼观礼。

1950年4月,68岁高龄的冷遹先生被任命为华东水利部部长。

1950年7月,淮河又发生多年未遇的特大洪水,防洪抢险形势极为紧张,为及时向上级和省里传递信息,华东水利部每天一次快报,当晚拟稿,次日一早送冷遹先生批阅、签发,历时三个月。冷遹先生十分负责,每次都仔细校阅,亲自修改,常说:“这些材料很重要,要反映反映。”后来,此种简报受到中央水利部的嘉奖。

在长江防洪中,华东军政委员会规定只对沿江干堤和主要圩给予补贴。一次江苏扬中县来电要求补助加固圩,经办同志认为圩在江中岛屿,拟不予补助。但冷遹先生指出:“扬中四面环江,扬中县城即在岛上,面积大、农田多,一旦破圩,将是灭顶之灾,应考虑补助。”

1950年10月,中央决定开展治淮工作。1951年毛泽东亲笔题词:“一定要把淮河修好”。

冷遹先生来到苏北,跑长途、走工地,视察导淮工作。回上海时,从扬州渡江,便顺道到老友陆小波(镇江工商界代表人士)处休息、谈话,喜形于色:“苏北导淮工程场面看了真叫人兴奋,苏北人从此摆脱水患灾难了,上百年来多少有志于治理淮水水患灾害的,都没能够得到成功,只有在共产党和毛主席领导下才能实现。”

1956年5月,江苏省现代化流域性大型水闸射阳闸竣工,冷遹先生不顾74岁高龄,抱病亲赴射阳主持放水典礼。他高兴地说:“旧社会也曾热心治淮,只是说了几十年的空话,白忙一阵。共产党的领导好,不尚空谈,注重实干,现在,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冷遹先生在华东水利部部长任内,每月的部务会议都亲自主持,重要文件亲自签署,与刘宠光、钱正英、汪胡桢几位副部长相处得很协调。在他主持下治理了沂沭河与淮河,疏浚了运河,防治了长江下游等主要骨干河道的水患,将华东之水害基本上变为水利,并为发展农田灌溉做出了巨大贡献,得到华东水利学院(今河海大学)的专家教授共同肯定。

猜你喜欢
大丰镇江水利部
大丰麦秆画
赛珍珠:我在镇江有个家
我的镇江寻根之旅
大丰瓷刻:镌瓷琢画显匠心
美术家谷大丰眼中的锦屏
水利部2017年1月批准发布的第一批水利行业标准
水利部2017年1月批准发布的第二批水利行业标准
镇江学前教育体制改革的实践探索
镇江是这样调价的
水利部将启动一批重大水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