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市综合体的应用及设计建议

2015-06-10 04:47:50蒋尚志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2015年12期
关键词:城市综合体

蒋尚志

【摘要】本文以光谷中心城建设为例,首先探究了城市综合体的设计及整体应用情况,然后对武汉光谷中心城进行了概念解读。在此基础上从交通组织的建设、地下综合开发及绿化三个层面对中心城建设进行了综合性分析。最后结合中心城建设对未来城市综合体建设提出了相应的指导,为我国城市综合体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城市综合体;应用设计建议;武汉光谷中心城;研究思考

1 我国城市综合体的设计及应用现状

随着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而快速增长的人口与有限的土地资源之间也产生了激烈的矛盾冲突。基于环境与交通的巨大压力,基于当前日益膨胀的消费需求,城市综合体作为新兴建筑概念一经问世就吸引了各界的目光。一时间各种综合体如雨后春笋迅速萌生,商业综合体、地下综合体、城市综合体及海绵城市等一系列城市综合体建设概念甚嚣尘上,充斥于我们的视野,其本身定位的模糊各异也使得我国城市综合体建设良莠参差不齐。基于这样的发展背景,我国不断加大对这方面的研究与分析,通过梳理现有的城市综合体开发模式,分析现有开发优势,总结开发中的认识误区,以期在此基础上实现城市活力的重新焕发。

2 武汉光谷中心城的内涵解读

武汉光谷中心城是中国第二个自主创新示范区,位于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部,占地面积达23.5平方公里。其以科技、时尚、创新为核心标签,通过完善的交通布局,贴心的人文设计、生活需求的综合性分析构建起交通便利、人文色彩突出、生活便利的城市中心体,并借助地下综合体的配套建设实现地上地下的一体化城市建设体系,打造新型人居购物环境,满足城市发展与居民生活的多样消费需求。

3 以光谷中心城为代表的城市综合体建设分析

3.1 中心城交通组织的构建与地上建设发展

中心城交通组织构建一般采用两种道路组织模式,分别为“高密度窄道路”模式与“低密度道路”模式,从中心城建设角度分析,前者优势更突出。其一方面保障了路网的畅通,另一方面提升中心城的交通承载力,使得城市重新焕发活力。与此同时“高密度窄道路”的交通道路组织模式也往往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其中密路网意味着中心城核心区域内交叉口与信号灯数量的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车辆的延误与受阻,影响车速。交通的合理布局与规划为中心城地上建设奠定基础,在良好交通布局带动下,融合写字楼、住宅区、商业区等多个建设模块,真正开创了城市商业区、写字楼、医疗教育、住宅区、消费娱乐、公共交通路网及措施排水一体化的建设模式。满足群众的基本生产生活需求,对群众的休闲娱乐、自我放松提供了便利。

3.2 地下空间的有效开发与问题规避

地下空间也是中心城建设布局的重要内容。其基于“中心体综合开发”的理念,综合交通运行与消防安全需求最大限度控制减少机动车数量,缓解中心城的交通压力。在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布局方面,既要满足城市界面的形象需求,加强对建筑临街连续界面的控制,统一机动车的入口方向;又要满足动态停车共享需求,保证地下车库的共享功能,提升停车效率。开创了集地下商业区、公共走廊、储藏空间、城市轨道与综合管廊(集合了燃气、供水、供电、排污等管道)为一体的创新型设计模式,既满足了城市地下空间设计上的布局美观需求,也为中心城的功能发挥提供保障。

3.3 中心城绿化面积的控制与问题规避

武汉光谷中心城以商业、金融为主,绿地面积控制在总面积的10%,这与城市规划设计要求绿地率25%的要求不符,因此在布局设计方面需要重新布局与调整。对于核心区域部分可以采取绿地集中布置模式,实现地块绿化指标的有效迁移,保证整体绿化率,使其绿化设计符合既定标准。

4 光谷中心城建設布局对未来城市发展的启示

武汉光谷中心城作为城市综合体建设的案例之一,凭借着其强大的消费能力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发展,实现以光谷核心区域为代表的城市商业、金融、休闲综合体,将迅速崛起成为武汉地区最具有升值潜力的地段。武汉光谷中心城布局建设成功背后也存在一定的设计布局缺陷,给予我们后期的城市综合体设计与应用一定的启示。

4.1 处理好城市内交通与城际交通两者的关系

武汉光谷中心交通设计从理论上说比较周详,形成了地上与地下的综合运行交通模式。但是从其他类似工程的道路交通实际运行情况来看,交通拥堵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期的拥堵问题十分突出。造成交通拥堵的主要问题是大量的消费购物人群,因此今后的城市综合体建设市应充分考虑将商业综合体建设在商业圈核心地段,这样可以发挥商业对其他产业的影响带动作用,提升其升值潜力。

4.2 综合体建设应突出地域特色,按照需求进行区域划分

武汉光谷中心城为市民的购物与消费提供了便利,人们在购物的同时还可以娱乐享受。但是对于外地游客来说,面对庞大的建筑群体很难正确地获取相关信息,条形结构的超大平面内能为群众提供参照方向的标志相对有限,因此在后期的城市综合体建设时应尽可能地增加引导标志,在建筑的设计上也应突出简洁性,实现功能区域的划分,让人们的消费需求与其他需求得到一站式满足。

4.3 城市综合体应突出人文色彩,方便人们的生活与消费

城市综合体的最终服务对象是人,因此在设计上应突出人性化。我国近几年随着医疗体系的完善,使得人口老龄化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如何在开展城市综合体建设时兼顾老年人及特殊人群的需求是建筑设计需要考虑的一个方面。可以增加无障碍的基础设施建设,从细节上做好人文关怀。在进行引导提示时应避免生硬,实现艺术与实用性的设计结合,通过人文化的设计使得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都能得到很好的满足。

5 结语

城市综合体建设是循序渐进的,在循序渐进中不断提升服务意识与人文关怀,让城市综合体在满足人们各项需求的同时获取心理上的认同与归属,从而实现人文艺术的综合体建构,让城市综合体显示出更迷人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雷鸣.城市综合体对城市空间规划发展的影响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4.

[2]强玮怡.城市地下空间导向标识系统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

[3]李泽鑫.城市商业综合体临街界面空间的整合设计[J].四川建筑,2013,(02):47-48+50.

猜你喜欢
城市综合体
城市综合体室外空间景观设计方式分析与研究
参花(上)(2017年9期)2017-09-26 23:12:46
城市燃气合理有效的规划设计特点和应用
试论城市综合开发与城市综合体
基于绿色理念的城市综合体技术应用研究
超大城市综合体建筑防火设计与消防安全管理
科技资讯(2016年19期)2016-11-15 08:30:49
现代城市综合体灭火救援准备实战化的战术研究
科技传播(2016年7期)2016-04-28 23:31:33
城市综合体燃气紧急事件应急处置特点及措施
西安市城市综合体开发项目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商(2016年7期)2016-04-20 18:35:46
城市综合体的商业模式和城市价值研究
城市综合体背景下的餐饮集聚发展研究综述
当代旅游(2015年4期)2015-06-10 15: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