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物描写习作教学策略

2015-06-10 20:47周燕
学子·上半月 2015年5期
关键词:人格化拟人感性

周燕

提到“拟人”的修辞手法,很多学生会立即联想到童话故事和教材中栩栩如生的形象。尽管小学生对其并不陌生,但在习作教学中仍是一个难点。一方面要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尤其对枯燥抽象的事物,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另一方面如何引导学生在虚实之间进行思维切换,形象真实地展现事物特点?因此须理论结合实践,使学生系统地了解这一修辞手法,并培养其写作思维模式。

一、认知“拟人”,开阔视野

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上)的一篇习作,即要求学生运用拟人的手法来描写日常见到的事物。完成这篇习作的教学任务关键在于让学生充分认知“拟人”手法,并达到灵活运用的水平。即从小学生的思维模式入手,针对感性思维增加感官体验的教学环节,并在此基础上上升到理性认知的高度,使学生构成纵横两个方向的认知。

首先从感性认知入手。教师可在课前导入中列举古诗运用“拟人”手法,并结合多媒体手段,配以相应的画面或音乐,给予学生感官刺激。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一句,教师结合课件中展示的图片,提示学生感受“花”怎会“流泪”,而“鸟”又怎会“惊心”,引导学生从感性上认知“拟人”,了解其描写事物的效果。由此吸引学生的兴趣,使之逐步深入到理性认知的层次。即引导学生挖掘作者的创作思路,体会“花”“鸟”身上所赋予的人格化情感。并引导学生自行得出结论,“拟人”修辞手法即是给事物赋予人格化的特征。进而再引导学生深化概念,如“流泪”是动作描写,“惊”是心理变化,学生认识到可以给事物赋予人类的动作和心理变化。

学生有了基础概念的认知,教师再进一步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写这一句诗,并用上“拟人”的修辞手法。如“花儿感伤地哭了,鸟儿也为离别伤心呢”。这样从理论与实践两大方面,使学生充分认知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二、细化“拟人”,多维描写

对“拟人”的修辞手法有了初步认知后,并不急于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而是将描写手法更加细化,为学生夯实写作基础,提供丰富的写作思路,使学生在描写技巧上游刃有余。在教学中,教师从不同维度为学生总结出“拟人”的写作技巧,并启发学生自行总结归纳,以加深体会。

以生活中的常见事物为例,教师列出“星星在眨眼微笑”“公交车不慌不忙地跑着”等词语或短句,并启发学生寻找其中的拟人修辞手法,学生指出“微笑”“眨眼”“跑”都是采用了人格化写作手法。教师则适时启发学生总结案例中景物的特点,并启发学生以描写对象的属性进行归类,这一类描写方法可归纳为“非生物化”的拟人描写方法。

为了与这种上面的景物区别开,教师又列举出《春望》这首诗中,鼓励学生找出诗中运用拟人手法描写的事物,如“花”“草”和“鸟”三种事物,并启发学生找出其中的共性。即这些事物都具有生命力,可归纳为“生物”拟人法。这种描写手法在课文中较为多见,无须多讲,学生已熟稔于心,在此单独提出,是为了给学生一个概念性的区分。

为了满足不同理解层次学生的求知欲,体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教师又列举出一些写作中不常见的描写手法,如“思想漂了起来”,“理想在向我招手”等句子。这样的描写手法是基于“抽象概念”的拟人,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归纳出这一点时,才意识到生活中运用的一些语言,如“新中国在成长”等,也可归纳为拟人的修辞手法,从而拓宽了对“拟人”的认知,也丰富了写作的技巧。

三、融情“拟人”,秀出童真

写作对于中年级的学生来讲,并不轻松,要并心中所想运用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即需要融情入境,将真实的情感赋予所描写的事物上,才能体现出儿童应有的童真、童趣。

在习作教学中,为使学生用活“拟人”的修辞手法,教师先列出习作题目,但并不急于引导学生动笔,而是让学生结合生活实践和自身经历,对事物先进行口头描述。如习作题目为“清晨”,这是生活中周而复始,每天都会经历的事物。教师可激发学生讲一讲自己对“清晨”的情感体会,有的学生描述“清晨是鸟语花香的时候,每天都在向我问好”,这一句中便涉及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再如学生将清晨的太阳称为“太阳公公”,明显地给太阳赋予了人格化称谓;甚至有的学生赋予“太阳公公”人格化的动作,如“太阳公公微笑着叫我起床”,等等。

这些都是学生在充分理解“拟人”描写手法的基础上,结合每天的生活经历,如同讲故事一般脱口而出。从中不难感受到一丝童话的色彩,符合儿童的感性心理特征。有了充分的资料积累,教师再引导学生自行总结发言内容,并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这样一篇作文就水到渠成了。

以上景物描写习作教学的案例中,教师从识记、理解到运用,分三个层次使学生全面地了解了“拟人”修辞手法,并达到写作应用的目的。在教学中,先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对“拟人”手法有整体认知;再对描写手法进行细分,引导学生从不同维度体会这种描写手法;最后才到实践层次,通过前面写作思维模式的铺垫和知识积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酝酿情感,先进行口头描述,再行诸笔端。这样既保留了学生的童真,又突出了作文的层次感。

猜你喜欢
人格化拟人感性
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拟人句
拟人句
拟人句
学会拟人句
分析网络新闻的感性面对及思考
“服务应特色化、人格化、生态化”——孙瑞哲谈中国服装行业服务升级
民营企业发展人格化模式简析
崇尚感性意味着什么
从个性化、人格化和亲和力来探究播音主持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