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体验

2015-06-10 05:47江雅敏李勤
学子·上半月 2015年5期
关键词:编者司马迁价值

江雅敏 李勤

随着语文课程的改革深入,当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已经从一味分析理解主要内容向重视学习语言运用转型,这在很大程度上给语文教学进行了松绑,让语文课做了自己该做的事。学习语言文字就是要能够借助文字本身来理解内容,体验情感,发现表达的规律和特征。文字本身没有温度,但是一旦被作者重新组合并赋予了它另一种生命时,文字当中蕴含的情感价值就不得不引导我们的重视,而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情感的参与又决定了认知的广度和思维的广度。

当一篇文章进入教材成为课文时,它的角色就发生了诸多转变,而在其自身的文学价值中也增添了一份教学价值,于是作者、编者、教者三者的不同意图将会在文本中进行有机融合。在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文本中各个方面的意图,有效取舍,引领学生获得适切的情感体验,进而准确把握文本的教学价值,实现教学目标。

一、把握编者意图,理解文本情感

一篇文章被编者安排在某个单元之中是有一定用意的。在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善于准确把握这种隐性的教学价值,要将单一文本与单元文本进行整体思考,从中发现其中蕴藏的整体情感价值。如苏教版六上《最后的姿势》一课,有教师在对文本解读时对文中“天空阴沉沉的”“谭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讲‘人生的价值”提出了质疑,认为文章有造假的嫌疑。其实不然,这篇文章在课文中紧紧是一部文学作品,编者安排这样一篇课文就是借“谭千秋老师”这一形象来概括那些在地震中舍弃自己生命去保护学生的伟大教师们。课文中的谭老师确实是修饰过的代表人物。而这种改变,本质上是为了帮助学生体会“悲伤”的情感,同时也为了让学生从谭老师身上来体悟“人生的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有了对编者意图的准确把握,我们就能更加有效地开展教学,引导学生来体验文本中的情感价值。教学中教师紧紧扣住“最后的姿势”来启发学生思考:“最后的姿势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每次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这是一种什么姿势,你觉得‘人生的价值是什么?”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联系关键词句体验谭老师的内心所想和英雄壮举。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拓展学生阅读《丰碑》《董存瑞》两篇文章,来感受不同人物的“最后的姿势”,在对比中帮助学生统一认识,感受“为他人的生存奉献甚至舍弃自己的生命才是人间大爱,才是人生的真正价值。”

准确把握编者意图,教师才能在教学中左右逢源,才能真正将教材作为例子来教,而不是在教教材。

二、体验人物形象,内化文本情感

小学生认知水平低下,是非观还没有完全形成,他们易于模仿身边的人和事。课本中出现的许多人物对学生塑造自我有着重要的榜样作用,正确感受和理解这些人物能够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人生价值观,并能够在平时的生活中用榜样的力量来激励自己。在教学中,我们要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中的伟大人物,在具体的场景中与书本中的人物产生思想共鸣,与文本中的人物同呼吸,共感受。

如《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中,司马迁在遭受酷刑后能够矢志不渝,忍辱偷生,最终经过13年的努力终于写成了名垂青史的伟大著作——《史记》。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抓住文本语言的表达特点,更要抓住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去体会想象,感受“在挫折中不放弃”的伟大精神。教学时,教师带领学生依据司马迁的内心变化来串联文本,丰满了人物形象。

师:在遭受了突如其来的灾祸时,司马迁是怎么想的?

生:他想要血溅墙头,了此残生。

师:大多数人在遇到这样的变故时都会采取这样的消极做法。但是司马迁为什么又放弃了呢?

生:他想到父亲的遗愿,想到自己的生命价值。

师:哪些词语能够让我们感受到司马迁坚强活下去的勇气。

生:一定要活下去,一定要写完。

师:司马迁带着这样的决心,带着这样的勇气,完成了常人难以完成的宏伟巨著,让我们来仔细阅读三四自然段,感受他的奋发努力。

三、对话作者心路,深化文本情感

学生在阅读教材文本,体会人物形象,感受文本情感时还需要与文章的作者进行写作心路的主动对话,要能够重回作者写作之初,从感受到“写了什么”逐步过渡到明白“为什么写”。与作者心路的对话也是帮助学生明晰写作的意图,为自己的语言表达奠定情感基础。在和作者的对话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要关注作者写作的背景,了解作者选材的思考,明晰作者特殊写作方法的运用等。

如《我和祖父的园子》一文是选自萧红的《呼兰河传》一书,作者借助这样的文字来回忆童年无忧无虑的生活,深深怀念那位慈祥有爱的祖父。作者在文中没有华丽的辞藻,所见所想都是孩童天真的感受。教学中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想一想:萧红为什么不直接描写祖父爱自己?作者为什么要选择园子里的植物和昆虫来写?学生再读课文,把自己当成萧红,在字里行间穿梭,感受到祖父的爱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都点点滴滴藏在了那份自由和欢乐之中。有了这样的理解,教师相机让学生思考自己的生活中,父母长辈们是怎么爱自己的,有哪些点点滴滴的小事呢?学生由课内迁移到课外,内容虽然发生了变化,但是情感是共同的,语言表达的方法是相同的。

情感体验,有如一支催化剂,在文本语言和学生的独特体验之间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在课堂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就能够有效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编者司马迁价值
专家学者为“司马迁与《史记》研究”栏目三十周年题词
编者语
编者有话说
人故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假如司马迁没有《史记》
编者语
一粒米的价值
编者语
“给”的价值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