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气象学课程开放式教学模式研究

2015-06-09 02:18闫旖君
科教导刊 2015年14期
关键词:气象学开放式教学

闫旖君

摘 要 在高校气象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继续采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不仅限制了教师教学能力的发挥与提高,也影响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和效果。本文在借鉴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教育理念基础上,结合气象学课程的特点,提出从教学素材、方式、活动的组织和评价考核几个方面,试行开放式教学模式,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不断挖掘师生的潜能,提高师生综合素质。

关键词 气象学 开放式教学 模式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5.05.045

Research on Open Teaching Mode of College "Meteorology" Course

YAN Yijun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Zhengzhou, He'nan 450045)

Abstract In colleges "meteorology" teaching process, continue to use the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only limits the ability to play and improve, also affected the students' interest and knowledge of the effect. In this paper, drawing on the open teaching model based on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comb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eteorology course, out of the organization and assessment of teaching materials, methods, activities of several aspects, the trial open teaching mode, to fully mobilize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 autonomy, teachers and students continue to tap the potential to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Key words meteorology; open teaching; model design

气象学课程是我校水文学及水资源工程专业的学科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特点是概念多,实践性强,既要求学生在具备基本自然地理知识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空间识别能力,同时也要求学生对所学的气象学理论知识能够加以转化利用,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传统的气象学课堂教学,主要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单向式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传递的信息量大,教学可控性强,但学生时常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容易使学生因缺乏独立思考而养成惰性。同时,大信息量的教学内容需要耗费教师大量精力去讲授,学生上课又忙于笔记,师生间缺乏有效交流,结果使教师对学生的个性、爱好等缺乏了解,不能因材施教。而学生对教师的研究成果、特长、研究方向等也缺乏了解,难以实现教学相长。

因此,亟需打破这种传统课堂单向式的教学模式,结合气象学课程特点,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推行教育、实践相结合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1 开放式教学模式

早在18~19世纪,卢梭、杜威等就提出了开放式教学思想,但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由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者形成理论,50年代以后才将开放式教育理论正式应用于课堂实践,在英国的初等学校里开始广泛推行,此后逐渐发展形成了一套包含多元的教学目标、开放的教学环境以及多维的教学设计,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开放式教学模式。

在开放式教学模式中,教学素材是开放多样的,教学方式是多元化的,教学过程的组织也是灵活多样的,教师和学生是动态互动的,在不过分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地位的同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开放式教学的一大进步,师生之间的主次地位是随教学过程的推进而不断变化,趋于动态平衡的,只有在这种不断变化的动态互动教学过程中,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不断挖掘师生的潜能,提高师生的综合素质。

2 气象学课程的开放式教学模式设计

2.1 教学素材的开放

教学素材的开放是指在开放式教学模式中,教师不限定授课教材但指定方向,或限定授课教材的同时向学生推荐几部国内外较为经典的论著、本领域研究进展的专著和侧重点相差较大的教材作为补充,避免了学生在选择教材时的盲目,同时拓宽了学生对本领域研究的认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推荐了好的教学素材,如果缺少了教师在开放式课堂上的恰当引导,不能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兴趣,再好的教材也会被学生束之高阁,无人问津。因此需要教师提前将所推荐的教材内容进行有机组合,以教学重点难点为主,有针对性地列出学生感兴趣的发散型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感到有必要阅读其他教材,使学习延伸到课堂以外。其余内容列出框架结构,帮助学生理清各知识点之间的脉络关系。对于一些概念性章节,可以不讲或少讲,要求学生课外自学。

例如在气象学开放式教学中,针对气候异常的原因,不同的教材常有不同的侧重,为了更全面地弄清这个问题需要学生查阅不同的教材。此外对于一些悬而未决的、容易引起争议的原因往往更易于引起学生的关注,如太阳黑子与气候异常的关系,CO2和气溶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等,教师要抓住契机引导学生去查阅资料,更好地掌握导致气候异常原因的最新研究进展,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教学素材的开放不仅包括学生所选用教材的开放,对于为了配合教师设计的课堂讨论而需准备的素材也需要开放。学生为了获取课堂讨论素材,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无形中也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此外,目前各高校在图书馆的建设,各类专业数据库的开通,配套硬件设施的日趋完善,都投入大量的精力,为学生查阅资料提供了保障。

2.2 教学方式的开放

开放式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将课堂教学作为唯一教学方式的局限性,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将案例式、情景模拟式以及实习、实地调查等多种教学方式引入课堂,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例如在学习“大气和海洋环流”时,我们可以将因大气异常环流造成的某地区极端气候事件引入教学中,或者也可将“马纬度”和“贸易风”等一些与大气环流相关的生动有趣的典故带入课堂,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学习。再譬如,在学习“水汽凝结”时,可以根据教学资源设计一些适合学生的具有探究价值的开放性的小实验,通过这些小实验来重现水汽凝结物如云、雪等的形成,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领悟水汽凝结的过程。气象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它所提供的一些气象要素数据是各行业展开生产服务的基础,掌握各类气象要素数据采集和整理的方法,对水文水资源学生来讲很重要,为此我们与市气象局等单位建立了实习基地,借助实习和实地调查等方式,为学生尽快实现理论知识向生产实践的转化提供条件。

2.3 教学活动组织的开放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获取知识——这就意味着发现真理,解答疑问。你要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事情就成功了一半。”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带着疑问学习是开放式教学活动组织的关键。在开放式教学活动组织中,要求教师关注、倾听学生,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中以概念和理论识记为主的组织安排,借助学生上台演讲、分组讨论等形式,要求教师能够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适时发问,能够对学生提出的新颖的、有价值的见解,加以组织后提出新的问题让学生解决,最终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不仅有教师提问,还有学生提问;教师不仅要评价学生的回答,还要对根据学生的提问进行引导和追问,从而形成一个师生动态互动的有机过程。

在气象学课程中,“空气的水平运动——风”这一节一直是本门课程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一种自然现象,为了更好地学习和认识“风”,可以提前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查阅资料解释“什么是风,为什么有风,风又是怎么发展变化的”,同时搜集一些关于“风”的图片、典故,让学生在课堂上演讲,激发学生想要了解和认识“风”的兴趣。

再如在学习“气象灾害”时,可以“化整为零”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研究一种气象灾害,围绕该气象灾害的特点,成因及有效防范措施等几个方面,让学生提前查阅资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发表不同见解,然后在课堂上讨论,并将讨论结果归纳、整理,形成文字,最后再由老师“化零为整”将各小组讨论结果汇总到一起点评。教师在点评时,要对学生给出的每种观点都给予简要分析,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让学生不仅能收获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思考方式,并且由此建立学习信心。

2.4 教学考核评价的开放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考核评价更多关注的是学生记住了多少理论知识,掌握了多少理论技能,多少人通过了结课考试,往往忽略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综合表现,学生是否能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开放式教学模式的考核评价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在考核形式、考核内容、考核评价标准等方面均关注对学生客观、全面的考核。通过考核,了解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程度、了解学生能力提升的程度,最终评价该理论课的教学过程是否促进学生的成长,并据此改进教学。

在气象学课程的开放式教学考核中,我们不限定考核的形式,可以包括随堂提问、发言、小组讨论、分组演讲等单项考核,也包括学生对气象实验器材的操作技能考核。考核的时间也不仅仅局限在学期末的结课考试,而是随着整个教学活动的推进随时进行,更关注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各种教学活动,在小组讨论中能否能阐明个人观点,在分组演讲中是否表现突出,通过学习是否具备了独立思考、分析和总结能力等。在考核内容上,增加主观题型的比例,重点考核学生运用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对考核评价的标准也不做硬性规定,对于主观题的评分不再拘泥于书本上的条条框框,鼓励学生发散思维,结合所学提炼个人见解。

3 结语

将开放式教学模式引入高校气象学教学,是一次积极的尝试,从教学素材的推荐、教学方式的选用、教学活动的组织到教学效果的评价考核完全开放,通过开放式课堂上师生间的动态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采用开放式教学模式是高校气象学理论课教学的首选模式,但同时对教师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备课、授课所花费的时间与精力更多了,需要教师能够熟练掌握和应用多媒体技术来配合教学活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此外,在开放式教学考核评价中,如何综合各种形式的考核成绩建立学生综合考核评价体系,以及各考核形式在综合评价体系中的权重,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断探索、创新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齐蔚霞.开放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课堂中的应用探索.科教导刊,2012(上).

[2] 钱益春,王丽梅.激励理论在开放式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中国林业教育,2008(1).

[3] 王宏志,李诚,刘建红.《地球概论》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探讨.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1).

[4] 张汉昌,赵菡.开放式课堂教学法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

[5] 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6] 刘仁道.提高农业气象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科教导刊,2012(中).

猜你喜欢
气象学开放式教学
我国古代农业气象学的成就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
试论中国生态气象灾害
《气象学》相关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议高中数学开放式教学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开放式教学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探析
常规教学模式下有限开放型课堂的设计与实践
天气对潮塌发生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