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仁昌
阅读教学的核心是思维能力,阅读是思维的过程,阅读教学就是训练、发展思维的过程。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项不可忽视的任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应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展思维的前提和基础,它不仅体现了个体思维品质的活跃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思維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是进行文本解读必备的心理和思维品质。高中语文课堂上要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 就应该在阅读教学中注重问题意识的培养。
1. 创设问题情境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个人自己觉察到的一种“有起始,有目标,但不知如何到达”的心理困境。课堂上,教师要经常诱导和启发学生改造、重组和重新解释他们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并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问,不断发现尚未解决的问题。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一定的客观条件(如提供学习材料、知识背景等),使学生面临某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引发概念冲突,使他们感到原有的知识不够用,造成“认知失调”,从而激起学生疑惑、惊奇、诧异的情感,进而产生一种积极探究的欲望。例如,教师在进行《苏武传》改写训练的教学中,先声情并茂地诵读《苏武传》中“饮雪吞毡”一节的改写文字,把学生带入情境,然后问题导入——听罢此文,你认为原文与改文有何区别?这一问题的设计意在引导学生作整体比较,使其于无疑处生疑,进而诱使学生反复论证、补充、完善,明确“改写”的切入点。这一问题的提出,既激发了学生浓厚的认知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动机,又能使其深入地理解教材。
2.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说过这样一句话:“知识的目的,不在于知识本身,而在于使学生自己获得探求知识的方法。发现问题可能要比问题得到解答更为重要。”没有问题,就没有思维,更没有创新。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体现新课程改革理念的题中之义。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只有不断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尤其是创造性地发现问题,才能使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创新思维能力逐步得到提高。比如在《赤壁赋》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自主阅读,学生通过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到学习的目标。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疑问:“作者的情感为什么会有如此的起伏变化?”这个问题的提出,对于理解文章的主旨有很大的帮助,教师首先肯定了提问者提出了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接着引导全班同学进行讨论,尽量让他们畅所欲言,相互研讨,自己寻找答案。经过讨论,同学们理解了作者是有意这么安排的:通过主客对话,写出历史人物的兴亡和对现实的苦闷、悲愁,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求解脱,最后归于豁达乐观,将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深刻地表现了文章的主旨。
教学中,可尝试先让学生对不同的问题提出同一思路去解决,再引导学生用新的思路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让学生从个别看到一般,从现象透视本质,从偶然中发现必然,从而使他们的思维变得灵活而富有创造性。
3. 鼓励学生敢于质疑
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小进,大疑大进。”质疑是思维的源头。语文教学最终是要达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叶圣陶语)。不待老师讲,自能读书;不待老师改,自能作文。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寻根究底。作为教师,课堂教学中要注意从“疑”入手,发展学生智力,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生疑、质疑、解疑。
比如教学《药》这篇课文之后,给学生讲授鲁迅的《〈呐喊〉自序》。一学生提出疑问:“鲁迅是位坚强的战士,怎么会产生寂寞苦闷的情感呢?”面对学生的疑问,我扣住文中“亲历或旁观过几样更寂寞更悲哀的事”一句,联系《故乡》《药》等文章,故意下了个错误的结论:鲁迅消沉下去了。结果引起学生纷纷质疑。他们查找原文,讨论研究,认为文中“居然”“暗暗”“消去”等词语说明鲁迅当时的心境虽然是寂寞,但却是不甘寂寞的,因此也不会“消沉下去”。此时,我才指出“好梦——寂寞——呐喊”是鲁迅的战斗历程,也是他思想变化的过程。“好梦”后的“寂寞”是因为救国救民的思想一直无法直接实现的缘故,“寂寞”之后的“呐喊”说明鲁迅没有消沉,而是转向脚踏实地地“韧的战斗”了。经过这样剖析,原先提出质疑的学生便懂得了鲁迅的寂寞和苦闷与他坚强不屈的性格是不矛盾的。这样,教师巧妙地在学生有疑点的地方想方设法鼓励学生质疑,然后因势利导地分析问题,从而达到增长知识、发展思维的目的。
古人有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意识是学习的起点,是主动探究的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讲,“问题意识”也是创新意识。教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使其个性得到张扬,激发其追求成功的健康心理,并理智地开展各种创新活动。此外,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对问题的探讨与合作,形成思想情感的交流,还能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勤学好问、谦虚诚实的个性品质和合作精神。
(作者单位:广东大埔县虎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