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玉红
(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护理部,河南 平顶山 467000)
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老年胃癌患者护理效果分析
吴玉红
(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护理部,河南 平顶山 467000)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老年性胃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70例术后老年性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均为35例。观察组施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施行全肠外营养支持。观察并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转铁蛋白(TF)、白蛋白(ALB)含量等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出现肛门排气的时间及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RP含量低于对照组,TF及ALBP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5%,低于对照组的34.3%,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的老年性胃癌患者施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效果显著,能够使患者迅速恢复体质,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胃癌术后;老年性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临床效果
胃癌是一种恶性消化道肿瘤,病因不明。研究表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残胃及肥厚性胃炎等患者是胃癌的高发人群[1]。胃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为手术切除,此法效果显著,但该手术对患者损伤较大,且手术后患者需禁食一段时间,因而极易造成营养不良[2],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尤其是对于机体功能相对较差的老年性患者。笔者选取了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70例术后老年性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早期肠内营养对老年胃癌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该院进行手术的老年性胃癌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均35例。观察组施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施行全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47~70(65.5±12.6) 岁;对照组男18例 ,女17例 ,年龄48~72(66.2±12.9)岁。所有患者均采取胃切除手术,且均无肝肾功能异常、分泌及代谢异常等疾病,同时两组患者均未进行放疗或化疗。所有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肠外营养支持,从手术后第1天起即对患者输入葡萄糖、蛋白质、脂肪乳、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物质,滴注位置为中心静脉管,所有物质的总热量为25 kCal/(kg·d),术后1周需持续使用。观察组采取肠内营养支持,在手术12 h后通过鼻空肠营养管对患者输入500~1 000 mL糖盐水,需连续低速输入24 h,然后采用泵注法匀速输入肠内营养剂瑞素来对患者进行治疗,总热量需与对照组相同,术后1周需持续使用。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呕吐、腹泻、腹胀、肺感染等并发症。观察并分析对比两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检测治疗后两组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转铁蛋白 (TF)、白蛋白 (ALB)含量。
1.3 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血清CRP、TF及ALB含量对比 结果表明,观察组出现肛门排气的时间及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RP含量低于对照组,TF及ALB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结果表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5%,明显小于对照组(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2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血清CRP、TF及ALB含量对比±s)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
表2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35,n(%)]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
胃切除是临床上胃癌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但该法有较大创伤,易使老年性患者身体健康状况恶化,从而难以进行后续的恢复治疗。临床上多采用肠外营养支持来给予胃癌术后患者营养,但该法费用较高,长期采用还会引发胃肠黏膜萎缩、肠道功能异常、免疫系统损伤等并发症,使得患者在术后难以较快恢复[3]。肠内营养则符合人体内的生理特点,能够使胃肠功能及结构得到迅速恢复,而且经济实惠,在临床上已有应用。有研究表明,消化道手术中的胃肠麻痹主要出现在胃以及结肠部位,肠功能需在术后一段时间才开始恢复,所以对于生命体征稳定的患者,应及早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这样有利于维持肠道通透性和绒毛高度,使得菌群状况正常及肠道的微环境平衡,从而避免细菌移位,改善机体免疫功能[4]。
本研究中观察组出现肛门排气的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另外,治疗后CRP含量低于对照组,TF及ALBP含量均高于对照组,提示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明显缩短肛门恢复排气的时间及住院时间,使患者在术后迅速恢复,同时使得患者体内的血清C反应蛋白减少到正常水平,转铁蛋白及白蛋白增加到正常水平。
综上所述,对手术后的老年性胃癌患者施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刘海勇,刘建中. 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机体恢复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129-130.
[2] 冯 立,王 峰,董培德,等. 胃癌患者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4,21(3):325-329.
[3] 庄曼贤,余淑贤,庄蝉姿. 胃癌术后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体会[J]. 中国临床研究,2014,27(4):496-497.
[4] 刘洪一,王白石,张加金,等. 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在胃癌根治术后应用效果比较[J]. 中国肿瘤临床,2014,41(18):1 166-11 69.
[责任编校:柯 莉]
2014-11-30
吴玉红 (1970-),女,河南省平顶山市人,硕士,副主任护师,从事外科护理工作。
R 735.2
B
1008-9276(2015)03-038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