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丽新
“板块式教学”最早由特级教师余映潮提出,它是指进行课堂教学时,学习的内容、教学的过程都呈板块状有序分布,互相独立又彼此渗透,逐步推进且环环相扣,从而有利于知识的内化以及能力的形成。
前不久,作为我县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活动的评委,翻着选手们递送过来的一叠教案,发现了这样两种现象:有20%的教案开门见山陈述教学预设过程,根本看不到教学目标这一栏;有近75%的教案有教学目标,再仔细斟酌,过程与目标各行其道,全无关联,甚至大多数教学目标如出一辙地与参考书上惊人一致。
语文课堂制定无效的教学目标,只顾彰显内容的精彩、课堂的意趣,委实令人诧异。课堂到底教什么?究竟应该怎样教?为什么要这样教?
基于这样的思考,笔者以《揠苗助长》一课为例,进行了如下的活动板块式课堂的教学实践,旨在让语文课堂浸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精神,让教学目标变得明确而清晰,让课堂变得灵动而丰盈。
一、明晰目标:以生为本,依体而教
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说过:“有效的学习始于准确地知道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教学目标的制定关键至极,它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处于核心位置,是课堂的灵魂所在,既有定向功能,又有调控功能。
《揠苗助长》编排在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是第一次以大标题“寓言两则”昭显的。它选自《孟子·公孙丑上》,讲的是古时候有个人巴望禾苗长得快些,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往上拔,结果禾苗都枯死了。这则寓言告诉人们:违反事物发展的规律,急于求成,就会适得其反。这样一篇常被称为“学生一读就懂”的课文,短小得让教师们似乎有些无所适从。三年级学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遇到“寓言”,如何确定哪些要素该教?哪些要素不该教?
再三斟酌,笔者在制定本课教学目标时,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理解、概括、想象、创编的能力上,力求达成以下几个目标。
第一,整体性。目标包含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它们相互渗透,融为一体,不顾此失彼。
第二,可操作性。“掌握本课生字,理解‘筋疲力尽、兴致勃勃、焦急、纳闷等词语”“学习概括故事性课文的主要内容”,简明具体,易操作,易检测。
第三,可行性。目标符合教材特点,寓言是一种不同于其他文学体裁的文体,故事短小有趣,用词精准考究,让学生“学习通过抓住关键词句展开想象的方法感悟寓言中的人物特点”。
第四,阶段性。目标符合课程标准规定的年段目标,只是让学生“初步学习用‘起因、经过、结果的结构编故事,体会故事的完整性。”
著名儿童作家严文井说:“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过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走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所以,只“初步感受寓言短小、有趣、蕴含着道理的特点”,而不再往更深处漫溯、挖掘。
二、提炼问题:聚焦核心,直指目标
王荣生教授提出语文课“好课”的最低标准:教师对所教内容有自觉的意识;所教的是“语文”的内容;教学内容相对集中。可见,教者的教学智慧就表现在怎样给教学内容恰到好处地“减肥”。板块繁杂琐碎,面面俱到,教者只能蜻蜓点水,学生思维模糊不清,最终浑浑噩噩收场。怎样才能删繁就简,让庞杂的教学内容变得少而精?这就需要提炼出本节课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而这几个关键问题入口要小,但覆盖面要广、含金量要高、牵引度要深,且个个直指教学目标,使其可落实,达成度高,让课堂内容精练而丰盈。
教学《揠苗助长》究竟要解决哪几个问题?又各有什么样的抓手?围绕目标,基于学情,考虑到教材本身的特点,笔者提炼出下面几个核心问题。
[活动一]想一想:农夫拔禾苗的原因是什么?结果又如何?
课标对第二学段的阅读教学鲜明地提出了“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目标。然而,三年级学生对文本主要内容的把握是模糊不清的。他们能把故事从前至后几乎一字不落地说下来,以为这就是概括。如何让语言简练而完整?这就需要教者有一个明确有力的引导。而这两个问题的提出,旨在让学生明白:概括故事性课文的主要内容,拐杖就是紧抓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从而进一步感知故事性文体的结构特征。这既是对中年段学习概括的学法渗透,又为后面的学习活动扫除障碍,直达教学目标。
[活动二]演一演:圈出描写农夫的重点词语,想象农夫揠苗助长的情景,然后小组内推选一个同学朗读,一个同学表演,其他同学提建议。
第二学段的阅读教学目标明确提出:能体会课文中关键词语的表情达意的作用,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开展小组内自学自演,让学生在“学习”与“尝试”中提高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加深对故事情境的感悟和对人物特点的理解,达成所设定的教学目标。
[活动三]说一说:农夫想让禾苗长得快点,辛辛苦苦忙乎了半天,结果禾苗却全部枯死了。儿子和邻居听说了这件事,会怎么说呢?选择一个角色练一练。
钱钟书说:盐化入水中,看不到盐,却尝到盐味。借“儿子”和“邻居”来看待农夫的行为,让寓意的到来水到渠成,学生的感悟也趋向了多元和深刻。但并不刨根问底、深究深挖,教学目标达成。
[活动四]编一编:(起因)有一位瓜农,________。(经过)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___________。(结果)过了几天,___________。
一则生动的寓言就是一个奇妙的故事,结构明晰,保留在学生的记忆里。随着课堂的不断前推与深入,他们终会想把获得的知识能力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出现耳目一新的漫画,既是将故事寓意与生活中的事例进行有效链接,充满浓浓的情趣,也是对这种故事结构的迁移运用,在运用中内化讲述故事的本领,体会故事的完整性,直指教学目标。
三、构建板块:限时讲授,合作探究
台湾教授赵镜中说:大陆的小语教学要由“教课文”向“教阅读”转变。确定了教什么之后,我们该思考“如何来教”,以及“为什么这么教”。笔者构建了以下四个板块。
(一)听故事,学概括
有人说,汉字像一幅画,争先恐后地向你述说它的喜怒哀乐。初读课文时,通过课件出示“火烧短尾巴的鸟”引出对“焦”一字的理解,让学生发现“勃”也是在说“力”——农夫回到家里,一下子又有了精神,有了力气,并把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带到具体语境中理解,让学生自主感悟“把词语带到句子里去读一读,体会体会,理解就更深刻”的道理。
概括能力是语言运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种把文本读“薄”的能力,指名学生朗读全文时,出示[活动一]的两个核心问题:“农夫拔禾苗的原因是什么?”“结果怎么样?”教会学生概括故事性文本的方法,并迁移运用到第二则寓言《鹬蚌相争》的学习中。
此板块的教学,既注重了对学习字词、学习概括的学法渗透,同时为第二板块的“读故事,促想象”及第四板块的“编故事,明结构”打下基础。
(二)读故事,促想象
寓言就是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生动有趣的故事。文本中的一些关键词眼,对表达文本情感、理趣、意旨起了关键作用,要靠敏锐的语感才能捕捉。教学故事的“起因”时,通过让学生给“巴望”找近义词,体会文中为什么用“巴望”而不用“希望、盼望、渴望”,感知农夫急的形象和程度,在推敲中体会用词的精妙;通过“总觉得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可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的比较,在置换中体会用词的准确。这是进行语言文字运用精准性的训练,对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很有好处,同时也习得“抓关键词展开想象,感受人物特点和故事情景”的方法。
接着,小组内自主合作学习故事的“经过”部分,给学生更多语言实践的机会,留足自主语用的时间,尽可能让每一位学生都享受阅读、享受交流、享受表达,并用课本剧表演的形式来呈现个体的阅读体验。此处,加设了与学生进行追问交流的语境:“天都黑了,你都忙得腰酸背痛的,怎么还不回家?”“你都累得筋疲力尽了,怎么还这么兴致勃勃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反复涵泳文本,走进农夫的内心世界,加深对其形象的感悟。
本板块“扣关键词想象情境”,力图把文本读“厚”,在培养学生听、读、思等“输入型语用”能力的同时,更注重说、评等“输出型语用”能力的训练。
(三)续故事,悟道理
寓言寓意深刻,留给学生许多想象、延展的空间。在学生充分感受、体验、理解文本的基础上,笔者设置了这样一个环节:农夫有一个美好的愿望,他巴望着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而且他不怕苦,不怕累,从中午一直忙到天黑,累得筋疲力尽,可怎么却一无所获呢?农夫怎么想也想不明白,如果你是他的儿子,你会怎样劝说自己的父亲?
学生通过前期学习,已经明白了“小禾苗有它自己的生长规律,农夫的做法太急于求成”。此时,寓意的揭示已不是一种简简单单由外而内的告知,而是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后形成的“我”的见解。这既是对寓意的深层领悟,又是很好的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
(四)编故事,明结构
习作是语言文字的书面运用,是衡量语用能力的重要标志。由读学写,读写迁移,是阅读教学的任务之一。认知、理解故事性文本的一般结构“起因、经过、结果”,不等于学会了运用,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实践才算掌握。因此,根据一幅漫画,设置用“三要素”创编寓言的情境,是对故事性文本结构的迁移运用,使其真正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理解、思维、想象和语言运用的能力。在教学流程上经历了“感知写法、体味好处、迁移运用”的过程。当然,基于三年级的学情,此环节只求学生说得完整,不强求说得精彩。
(责任编辑:符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