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琳,丛 丽,陈 丹
(沈阳建筑大学 外国语学院,沈阳 110168)
公示语翻译策略的生态翻译学阐释
李琳琳,丛丽,陈丹
(沈阳建筑大学 外国语学院,沈阳 110168)
摘要:在阐述生态翻译学的核心概念的基础上,论证了公示语翻译是涉及两种语言的语言结构、文化习惯和交际原则三个层面的转换过程。提出了公示语翻译需要译者置身于整个翻译生态系统中,在原语和目的语之间不断地进行三维转换与适应,才能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形成适应整合度最高的译文。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公示语翻译;语言;文化;交际
公示语即公开和面对公众,告示、指示、提示、警示、标示与其生活、生产、生命、生态、生业休戚相关的文字及图形信息[1]。作为人文关怀的一个窗口,公示语已然成为国际化都市人文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简洁标准的公示语翻译能够给外国友人起到及时指示和提醒的作用。然而,我国公示语的翻译质量仍是参差不齐,以至于影响到了城市的精神面貌和整体形象。因此,近年来学界越来越重视公示语翻译的研究,好多学者分别从关联理论、顺应论视角、语用学视角、美学及跨文化视角探讨公示语的翻译,但是公示语的误译、不规范翻译等问题依旧存在。究其原因,在于公示语翻译是涉及两种语言的语言结构、文化习惯和交际原则三个层面的转换过程,需要以一种能够囊括上述三个层面的、更加全面的翻译理论来指导。始于21世纪初的生态翻译学将翻译研究引入生态学这一广阔的领域,提出了翻译的“选择适应论”观点,将译者、翻译生态环境及其之间的互动关系视为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并在这一广泛的生态系统中研究翻译。因此,本文拟以“选择适应论”为依据,从整个生态系统的核心——“译者”的角度,来探讨公示语翻译策略,以期改进汉语公示语英译版本,使公示语的翻译不会形同虚设。
一、生态翻译学的核心概念
生态翻译学是翻译研究的一种生态取向。生态翻译学将生物进化论中的“适应与选择”理论引入翻译研究领域,提出以“译者为中心”,以“适应选择”为导向的翻译理论,该理论对翻译的实质、过程、准则等做出了全新的阐释。翻译生态环境即“影响翻译主体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外界条件的总和”[2]是生态翻译学提出的重要概念。生态环境不但指语言环境,更是涵盖了文化、交际、社会等原文世界和译者所面对的世界。“译者中心”和“适应选择”是生态翻译学的核心概念。生态翻译学认为,由于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体,需要平衡和适应整个翻译生态环境中的各个因素,选择有效的翻译策略,最终产生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译文。因此,译者处于整个翻译生态系统的中心位置,为了达到最佳的译文效果,译者需要在翻译生态环境中,不断进行适应性选择和选择性适应。生态翻译学还认为,翻译过程是译者在协调和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各种要素的基础上不断地做出选择的过程。作为一个新的研究模式,生态翻译学尝试从生态学的视角去描述和解释翻译过程。具体到公示语的汉英翻译,就是完成这项任务的主要操作者——译者在进行公示语翻译过程中,尽量平衡协调好两种语言在语言、文化和交际三个维度上的灵活转换与适应选择。
二、译者的三维转换与适应
在生态翻译学视域下,进行公示语翻译的过程是译者不断地适应翻译生态环境中的各个因素,不断协调各因素之间的互联互动的过程。译者要在原语和目的语的语言转换的基础上,考虑社会、文化、交际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译者在进行翻译操作行为时,首先应该考虑语言形式上的适应性选择,其次要聚焦原语和译语的文化差异,最后关注交际层面的适应性选择。
1.适应语言结构选择翻译策略
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过程中译者首先要考虑语言维度的适应选择。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3]。从公示语的定义可以看出公示语的受众对象极其广泛,囊括内容宽泛,几乎涉及社会的各个领域。因此,公示语的语言风格也会根据其不同的受众对象和功能,而呈现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尽管各种公示语功能类型不尽相同,但就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而言,都有着共同的原则,即:言简意赅,直观明了。同时,译者在进行翻译时是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形式之间进行转换。因此,译者在进行公示语翻译时要充分考虑翻译的整体生态环境,为了达到译语语言简意赅、直观明了的效果,必须充分考虑对原语语言内容和形式在目的语中进行适应性选择。
例如,“此处有炸药,注意安全”如果不加思索地意译成“There are bombs, mind your safty”那么这句公示语的警示作用和提示的及时性在目的语中就没有真正传达出来。同时,译语也略显冗长烦琐,不符合目的语的语言形式及表达习惯。考虑到目的语语言结构简洁,直接点题的特点,译者翻译时就要考虑不对此句子结构进行调整,而选择省略法,用地道、简洁的表达形式来适应英语的通用语言结构。原语译为“Danger, Explosive”更易于目的语读者所接受。
2.聚焦文化差异选择翻译策略
生态翻译学认为,文化语境是翻译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能忽视对目的语和原语文化差异的考虑,即译者要关注“原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在性质和内容上存在的差异”[4]。因此,公示语翻译的过程中,译者要充分考虑目的语读者的文化背景和目的语国家的文化习俗,尽可能做到使原语的文化因素在译语中得到转换,并适应其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确保在文化层面上使译语达到目的语读者的可接受性,即公示语的译文既符合目的语的文化习惯,又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
对于原语和目的语文化习惯的相同的部分,即公示语在原语文化和译入语文化适用场合一致时,译者应选择使用国际常用的英文公示语, 即以公示语的习惯表达法来适应译入语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习惯,这样既直观明了又能保证准确性。
例如,我国很多公共场所都标有“禁止大声喧哗”之类的标牌, 若直译成“Don’t make noise”会让目的语读者有一种莫名的压抑感或有被命令的感觉,因此译者应充分考虑目的语读者的心理文化因素和目的语文化注重民主的特点,将其译为“Please keep quiet”这会让目的语读者欣然接受。
对于译入语文化维中“缺省”的汉语公示语, 译者应该采取不译或者灵活变通的方法,来适应译入语读者的文化习惯。例如“遵守游览秩序,坚持五讲四美。”“五讲四美”具有很强的中国文化特点,如果翻译成“Observe the tourist order and insist on the ‘Five Particulars’ and ‘Four Beauties’”会让不了解中国文化的译语读者感到困惑,这样的译文也就失去了公示语应有的警示作用。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应该考虑译语读者的文化背景和理解接受程度,选择省略译法将原语译成“Observe the tourist order and keep good manners”。
根据生态翻译学理论,文化层面的适应转换直接影响到译文的成功与否。在公示语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需要考虑适应目的语的文化心理、文化习俗,在翻译的实践中,选择适当增减信息量,以获得适应性整合度最好的译文。
3.关注交际效果选择翻译策略
生态翻译学认为,交际维的转换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5]。公示语的交际意图是通过文字图片等传递的信息,产生对于目的语受众的指示、提醒、限制等效果。公示语翻译的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就是原语的英译文在目的语读者中是否具有与原语同样的交际效果。因此,进行公示语翻译时,译者要考虑在译语中实现等同于原语的交际效果,在领会原文内涵的基础上,为了适应译文读者的心理期待,选择将原语在译语中根据其语言规范和交际原则进行调整、重组和改写,以达到交际目的。
如“给我一点爱,还您一片绿!” Translation: Give me a little love, I’ll give you a green world!
在公共草坪上总能看见这样一句公示语,如果如译文那样直译,虽然表达出了原文的提示含义,但原文的活泼、生动的语调荡然无存。译文传递给译语读者的交际效果也不如原文好。因此在翻译时,译者要充分协调和平衡原语内涵与目的语读者接受效果的关系,选择转换的翻译策略将原语译成“Love me tender, love me more, and you’ll have a green world in return”,这样既传递出原语的提示信息,又让目的语读者读起来倍感亲切,不忍践踏草坪,既传达了原语信息,又达到事半功倍的交际效果。
然而,任何公示语翻译都不是语言层面、文化层面和交际层面的单独体现,而是“一个整体翻译过程中相互交织、互联互动的三个非独立层面”[6]。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进行公示语翻译,是译者以实现原文的交际意图为最终目标,在转换语言结构和传递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更加关注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最终使译文读者理解和接受译文的内容与形式的整体效果,进而产生与原语读者相同的交际效果。
三、结语
生态翻译学能多层次、多维度地指导译者进行公示语翻译。译者须将自己置身于整个翻译生态系统中,在语言层面、文化层面和交际层面综合考量,不断地做出适应性选择与选择性适应,才能提高公示语的翻译质量,才能使公示语的预设功能和交际目的在译语中得以充分体现。
参考文献:
[1]戴宗显,吕和发.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以2012年奥运会主办城市伦敦为例[J].中国翻译,2005,(6).
[2]方梦之.论翻译生态环境[J].上海翻译,2011,(1):1—3.
[3]胡庚申.从译者“主体”到译者“中心”[J].中国翻译,2004,(3):5—9.
[4]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2008,(6):11—16.
[5]胡庚申.从术语看译论:翻译适应选择论概观[J].上海翻译,2008,(2):2—3.
[6]司继涛.旅游外宣英译改写策略的生态翻译学阐释[J].钦州学院学报,2012,(5):34—38.
(责任编辑:刘东旭)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5)01-0125-02
作者简介:李琳琳(1980—),女,辽宁朝阳人,讲师,硕士,从事翻译与社会文化研究。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W2013096)
收稿日期:2014-10-16
doi:10.3969/j.issn.1001-7836.2015.0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