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彩萍:永不凋零的梅花

2015-06-07 09:08:44
中国戏剧年鉴 2015年0期
关键词:梅花奖演职人员梆子

张彩萍,山西省人大代表,大同市北路梆子剧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第2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

1975年,张彩萍如愿考上了雁北地区戏曲学校北路梆子专科班。她是幸运者,考入戏校,正赶上政通人和,百废待兴,剧坛也是姹紫嫣红的好景象。7年学艺,使她练就了一身扎实的戏曲基本功,她接受了严格、系统的专业技术训练。同时她也是一位悟性高、条件优秀的高材生。她是和着泪水和汗渍一步步走向鲜花、荣誉和成功的。 1982年,张彩萍刚刚步出校门,走上工作岗位,一出《断桥》,唱红了三晋大地,一举夺得了山西省“最佳青年演员奖”,被誉为山西的四小名旦之一。并赢得了“新长征突击手”的光荣称号。继而,在山西省历次调演中均获得主演“金牌奖”、“一等奖”等等。她成了大同市雁剧青年团的头牌演员,同时也是山西北路梆子这一剧种一枝独秀的青年表演艺术家。

2002年,张彩萍有幸参加第2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的角逐,她在北路梆子传统戏剧《血手印》中扮演王桂英,在新编历史故事剧《琴笳赋》中扮演蔡文姬。张彩萍具有扎实的戏曲基本功底和天赋的好嗓子,在舞台上声腔流荡、婉转动听、深情并茂、激越奔放、豪情抒发,把两个完全不同角色、不同性格的女性塑造得淋漓尽致恰到好处!这两场完美的演出不仅感动了在京的票友和广大观众,更重要的是感动了评委和专家,通过严格审定,张彩萍一举获得了中国戏剧梅花奖。

2010年,在大同市北路梆子剧团老演员逐渐退休,青年演员还未成长起来,剧团面临着青黄不接,进退两难的尴尬局面下,张彩萍担任了该团团长,挑起了继续振兴北路梆子的重担。这时大同市北路梆子列入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张彩萍当之无愧地成为北路梆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这副重担的承接对于张彩萍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从她的个性来说,担任一个专业剧团的团长困难重重,连她的家人都不支持她担任这个职务。然而她从北路梆子的兴衰和发展考虑,挑起了这幅担子,而且做了不懈的努力,并吸纳了一批青年演职人员。这批新鲜血液,都是专业戏剧院校毕业生。张彩萍亲自带领她们攻坚克难,加强专业培训,强化道德修养,现已成为剧团的一批中坚力量。在将近三年的时间里,剧团的演出无论从质量还是数量与之前相比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演出收入也不断增加,演职人员的工资待遇也得到了改善。作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对于张彩萍来说既是一番荣耀更是一番艰辛与担当。他们除了完成全年250多场的下乡演出任务,还要挤出时间排练新剧目,开拓新思路。她主动和专业研究人员联系,制定长远发展规划,研究北路梆子声腔特色,完善表演技能……方方面面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了把研究成果得到进一步传承,她主动要求把自己的编制列入艺术研究所,等到自己再不能唱戏了也可以对自己热爱的事业得以继续深入研究,不断传承不断发扬光大。这是她孜孜不倦的追求。

这就是张彩萍的秉性:一枝独秀,永不凋零的梅花。

张彩萍:永不凋零的梅花

《琴笳赋》

猜你喜欢
梅花奖演职人员梆子
飞雪漫天
安徽文学(2023年5期)2023-05-15 19:51:30
谈舞台监督与演职人员的关系
济南市钢城区万和小学邀请济南市莱芜梆子艺术传承保护中心的演职人员们走进学校
茶文化视阈下上海迪士尼乐园服务现状研究
福建茶叶(2019年2期)2019-01-06 15:57:08
公羊爸爸
俗说俗物
民俗研究(2018年4期)2018-07-06 10:17:52
第2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现场竞演日程表(绍兴)
论演出时后台区域的使用原则
戏剧之家(2015年20期)2015-11-23 17:56:40
中国剧协梅花奖艺术团2014年演出掠影
第二十六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大赛演出日程(西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