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佳人”王洪玲唱响中国剧坛

2015-06-07 09:08:41尹洺
中国戏剧年鉴 2015年0期
关键词:河北梆子戏迷北国

这天——2015年5月 25日。人们早早就聚集在国家大剧院的四周,情趣盎然的地议论着:

“《北国佳人》我看了16回,只要是在城里演,我场场必到。”

“听的就是王洪玲的那口儿唱。那梆子腔唱的,地道!真可谓绕梁三日,余韵无穷,叫人痛快淋漓,百听不厌哪!”

“不光是唱,王洪玲做派、扮相、说白,样样都好,穿上那民国式儿的服装,真称得起是北国佳人!”

“我还真不知道有刘喜奎这么一位梆子大角儿。四个民国大总统追人家,人家就是不攀那个高枝儿!”

“玉洁冰清啊!……”

………

这记述是真实的,只不过是观众评语的极少部分。

一年多来,河北梆子《北国佳人》不仅在国家大剧院、中山公园音乐堂、梅兰芳大戏院、长安大戏院等处演出,还在大兴、密云、延庆、通州、良乡、怀柔、顺义等区、县剧场演出。作为文化部评定的精品剧目,还远赴兰州、西安、太原、长治及天津石家庄、沧州、廊坊等地演出,共演出52场。《北国佳人》演出几近是场场客满,观众人数按出票率粗略统计为138670人次。由于戏中有一处只唱《大登殿》剧中“金牌调来银牌宣”一句无伴奏唱腔的情节,因此演出完毕,常常是观众非要王洪玲再清唱一遍完整的“金牌调来银牌宣”才肯离去。在区县演出结束,王洪玲更是一连清唱三四段唱腔,戏迷还在喝彩,直到有的老戏迷喊出“别没完没了,王团长太累了!还非叫王团长唱到天亮不算完呀!?散了吧,散了吧!”待王洪玲又主动唱了一两段之后,人们才渐渐离去。

经过多年纷繁的评奖风潮之后,梨园界业内,渐渐认同了这样的明理:这奖那奖不如戏迷的褒奖;这杯那杯不如观众的口碑。

由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团长王洪玲领衔主演的原创现代戏《北国佳人》正对应了这样的明理,受到了多样观众群体的首肯和欢迎。

第一观众群体是钟爱又特别关注河北梆子的新老戏迷。他们既爱戏又懂戏,有的戏迷对河北梆子的研究和认知甚至要超过专业演员,因此他们对一出戏的批评是最客观、最公正的。

一位耄耋老者说:“从1950年我就看这个剧团的戏,这出《北国佳人》可与经典传统戏《大登殿》相媲美。尤其是王洪玲的唱功与做工,可以说是一流中的一流。现在的“二王”(指王洪玲和在《北国佳人》中扮演曹锟的王英会)一生一旦,真是珠联璧合,旗鼓相当。还有‘老梅花’雷保春、天津银(指银达子)派老生王少华加盟,众星捧月,个个精彩!这戏再演多少遍,我都要追着看,真是百看不厌哪!”

被戏迷推举的联谊会会长的中年人接着说:“《北国佳人》的排演,我们是全程跟踪。北京城今年好戏连台,但像《北国佳人》这样连演不衰的戏,真不多见!”

第二观众群体是不熟悉河北梆子的观众,尤其是青年朋友。他们多是对文学艺术较为关注,又有较高文化素养的中青年。

一位某大学艺术学院的女老师说:“刘喜奎的扮演者王洪玲的演唱,音域自小字组的g 到小字3组的嗨c,这是男低音到花腔女高音的最高音的音域啊!整部戏的唱,一段紧接一段,而且尽是超高音与超低音交替出现,一句唱中,前半句似鱼游浅底,后半句又如鹰击云空,跌宕起伏,忽强忽弱,她的声音反而是越唱越通。尤其是唱句最后被戏迷们叫做“打夯音”(业内称作“夯音”)的坚实而宽厚的奇崛唱法,真叫我震撼不已!我就想,我最好的学生,在演唱之前也要充分地做好气息准备,才可出声,还时常出现发声问题。而王洪玲似乎并不经意做准备,张口就唱,一出戏几百句唱,唱下来竟不出一点的纰漏,这是一般歌唱演员做不到的。而且满台演员,个个都有好声音。我一直再想,河北梆子的发声真是值得我们仔细研究。认真学习呀!”

与这位老师同来的学生看过戏后都说:

“河北梆子真是民族声乐的骄傲!”

第三观众群体是专家学者暨业内人士。他们对一部戏的评价具有较高的权威性。

看过《北国佳人》的行家的评语有:

“这部戏与刘喜奎的品格一样,是树正气、励人格、扬善抑恶的好戏!”

“王洪玲以极好的唱工和表演,塑造了真实可信的刘喜奎。她的艺术功力可以说是河北梆子剧种中少有的!”

王洪玲生活照

《北国佳人》饰刘喜奎

“还有王英会、雷保春(饰崔敬一,石家市河北梆子剧院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王少华(饰池鼎斌,天津市河北梆子剧院一级演员)等也都塑造了真实可信的舞台艺术形象。强强联合是扩大剧种影响,拓宽剧种流布地域的好方法。现在不是在讲京津冀协同发展吗?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带了个好头儿。”

“前天散戏后,我听到观众热议的话题全是王洪玲唱得多好多好。我觉得这出戏最突出的亮点就是王洪玲及一台演员的‘唱念做表’。试想,假若这出戏由一个水平一般的演员、剧团来演,决不会引起这样的轰动效应。我越发觉得,一个剧种、一个剧团,有‘二王’这样出类拔萃的演员,才能兴盛,反之再喊振兴,也是一句空话!”

“这出戏好就好在,王洪玲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真实感人,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这与演员演演员,熟悉生活有关系。”

诚然,熟悉生活的确是演员演演员的便宜之处。但光凭这一点是演不活“这一个”的。

排戏之初,王洪玲不仅是细读了15遍剧本,并且在剧本上写下了心得、体会、批注、待考等。还遍查史料,写下了刘喜奎的人物小传。

有38载艺术实践的王洪玲深知,要演好艺高旷世,仪态万方,一身傲骨,正气凛然,抗张勋、羞陆锦、冷对汪精卫、不惧袁世凯,被周恩来誉为“志洁行芳”,世称“铁骨钢筋刘大姑”的中国菊坛第一坤伶的刘喜奎,必须演人先学人。于是她在著名剧作家郭启宏先生的指导下,细心研读剧本,在剧本的背面,密密麻麻地写下了近万言的心得体会。又尽可能地查找与《北国佳人》有关联的史料。还三次到万安公墓拜祭前贤。精细地体味刘喜奎自1912年进北京至1921年痛别氍毹那辉煌而奇崛的人生轨迹。而后又在廖向红导演的指导下,渐渐地扑捉到刘喜奎抗争邪恶势力的内心支撑点。进而找准了人物气度、举止、言谈、风姿的动作线。

王洪玲又想,一部新戏要得到多种观众群体的认可,就必须有精彩的艺术展现。而这一点也正是一部新剧能否持续上演的关键所在。她又想《北国佳人》这样的现代大文戏,艺术展现的要点是唱工。如果没有好的唱腔和出色的演唱,观众得不到充分的艺术享受,也就失去了欣赏这出新戏的兴致,观众的心冷了,这出新戏也就要坐冷板凳了。于是她特别约集了李石条、朱维英、姬君超三位作曲家,首先确定了以经典的传统唱腔为主体、以小心细致的改革为辅助的创作理念,精细地研究音乐的整体布局、板式连缀,逐字逐句地推敲唱腔,以求精益求精。最终王洪玲的演唱暨王英会、雷保春、王少华、刘凤香(一级演员。饰刘凤玮)等的演唱都达到了段段有亮点,人人得掌声的最佳效果。

2015年11月《北国佳人》参加第十四届中国戏剧节,掀起了高潮,王洪玲艺惊四座,再一次征服了全场观众。虽然本届戏剧节取消了评奖,但剧目评论会成为一大亮点。《北国佳人》的演出得到了戏剧界权威专家的盛赞,每一位发言者都难掩对王洪玲演唱技艺的倾慕之情。

如今,《北国佳人》旬旬有演出,月月登殿堂,长演不衰,已成为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的保留剧目。

“北国佳人”王洪玲唱响中国剧坛

尹 洺

猜你喜欢
河北梆子戏迷北国
我家的戏迷外公
小主人报(2022年11期)2022-08-23 05:27:48
江南如今到北国
黄河之声(2020年11期)2020-07-16 13:26:54
白桦生北国
文苑(2019年20期)2019-11-20 02:12:33
白桦生北国
小戏迷登台
当前社会背景下河北梆子艺术发展困境分析
大众文艺(2018年13期)2018-01-27 11:46:39
北国红豆
丁洋澜??《小戏迷》
戏迷的舞台 欢乐的天地
黄梅戏艺术(2016年2期)2016-07-05 01:53:42
河北梆子艺术创新之路之我见
戏剧之家(2016年12期)2016-06-30 10:4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