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凤莲的漫瀚人生

2015-06-07 09:08:43
中国戏剧年鉴 2015年0期
关键词:梆子北路文化部

《敕勒川的女儿》

从晋剧到北路梆子、再从北路梆子到漫瀚剧,在艺术的舞台上,张凤莲几次变换角色,最终,漫瀚剧成为她实现梦想的沃土。

1972年,只有14岁的张凤莲考入包头市晋剧团学员班,开始学唱晋剧,1980年,张凤莲改行唱北路梆子,三年后,在山西及包头地区,被誉为“小凤莲”的张凤莲已经小有名气。

1982年,新编历史剧《丰州滩传奇》被刚刚成立的包头市地方戏实验剧团定为第一个实验剧目,张凤莲被领导选中担任这部剧的主角。回忆起当年艰辛的排练场景,张凤莲至今记忆犹新:“我觉得条件越苦、越差的时候,越是出精品的时候。刚来实验剧团,东河平房大院,环境条件都不行,我家在青山,每天跑车去练功。但是就在那个大院里头出的漫瀚剧《丰州滩传奇》,也就是漫瀚剧第一部精品。”

漫瀚剧是在二人台基础上创建的一个新兴地方戏曲剧种,因唱腔音乐吸收了西部地区蒙古族民歌漫瀚调的成分而定名。经过五年的辛勤排练后,1986年,张凤莲主演的漫瀚剧《丰州滩传奇》应文化部特邀晋京汇报演出获得成功,宣告了这一新剧种的诞生。张凤莲说:“我们进北京演出,在北京中南海给首长演出。从那以后,漫瀚剧一举成名,在北京火了,特火。”

《丰州滩传奇》成功后,张凤莲又相继参加了《契丹女》、《东瀛女》等多个剧目的表演。其中,《契丹女》曾先后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等多项国家级大奖,张凤莲也有幸成为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化部文华奖的获得者,与此同时,《契丹女》的成功也标志着漫瀚剧正一步步走向成熟。

2007年,法国文化部、巴黎市政府、中国文化中心邀请《契丹女》剧组参加第三届巴黎中国戏曲节的演出,这是自治区唯一一家受到邀请的剧组。剧组对剧目进行了重新修改排演,演职人员也由原来的100多人精减到18人。张凤莲时隔13年再次领衔主演《契丹女》,感慨颇多。“老的全部退休了。前年我50多岁了,我还在演一个桃花公主,又打又唱又舞又跳,十八九岁的小公主,我从年轻演到老,而且全部是一批年轻人,但是为了剧种,为了事业,想走出国门,我又一次每天练功,跟他们小年轻在一起,恢复体力,去法国演出,一举成功。他们说,凤莲不减当年。”

2009年,张凤莲应新加坡的邀请去演出、讲学,走出国门传播中国内蒙古的戏剧文化。2010年应文化部特邀漫瀚艺术剧院民族管弦乐团走进国家大剧院、北京大学演出,张凤莲主唱《走西口》,受到专家观众的高度赞誉。2012年漫瀚剧《草原阿妈》获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颁发的“五个一工程奖”;第十届草原文化艺术节《敕勒川的女儿》获优秀个人表演奖;并应文化部邀请晋京参加全国优秀剧目展演,博得首都观众的好评。2015年为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大型漫瀚剧《凤祥楼》中成功担任韩母,在东部五盟市巡演深受领导专家及观众的好评!

现在,张凤莲正在培养一批学生,让漫瀚剧发扬光大、后继有人。“咱们包头家乡的水土培育了我,养育了我,虽然我五十多岁了,但我还心不老,我想带一批年轻人,带几个学生,把他们培养出来,起码我们漫瀚剧后继有人,这就是我想做的,也是今后应该做的。

作为漫瀚剧里程碑式的人物,张凤莲将自己最宝贵的艺术生命献给了漫瀚剧。

(根据赵永峰、李勇、田丽娟的文章编写)

张凤莲的漫瀚人生

《契丹女》

猜你喜欢
梆子北路文化部
读者反馈卡
家禽科学(2023年6期)2023-06-15 03:20:47
飞雪漫天
安徽文学(2023年5期)2023-05-15 19:51:30
英文提要
西域研究(2020年3期)2020-10-09 03:41:08
公羊爸爸
俗说俗物
民俗研究(2018年4期)2018-07-06 10:17:52
城中北路系杆拱桥吊装施工工艺
上海公路(2017年3期)2017-03-01 07:03:29
喜迎新年
——文化部直属艺术院团赴遵义春节慰问演出
遵义(2016年4期)2016-08-23 11:47:14
文化部离退休干部参赛作品
新天地(2014年9期)2014-10-10 13:34:54
文化部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参赛作品
新天地(2014年10期)2014-10-10 13:32:21
山陕商贾与梆子戏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