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的风险分析与防范

2015-06-05 08:40徐鹤王文杰
信息化建设 2015年3期
关键词:风险分析应收账款防范措施

徐鹤+王文杰

摘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为了占领一定的市场份额,同零售商或是销售商采取赊销的经营方式,由此便产生了应收账款。从长远来看,赊销所造成的应收账款越多,对企业的资金回笼、经营成本等都是相当不利的,从而增加了企业经营的风险性。本文围绕应收账款这一中心问题,分析了应收账款的风险,产生风险的原因、影响,以及采取何种措施来防范应收账款的风险,以减少企业的损失,维护企业的信誉度。

关键词:应收账款;风险分析;风险原因;防范措施

所谓应收账款是指一方企业为另一方企业提供商品、服务等业务后,另一方企业并没有按约定付清款项,到月底会计结算时便产生了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包括产品、服务等商品的成本、税款、运费及其他杂费。一旦企业应收账款规模扩大,相应的应收账款风险也就越大。因此,企业必须增强风险意识,加强管理,减少应收账款风险,促进企业长期、健康、有序地发展。

一、应收账款风险分析

应收账款风险是由企业应收账款增多所引起的,具体表现为:

(一)资金成本风险

未及时收回应收账款,减少了资金在生产中的流通速度与贡献率,相当于企业利用自己的资金进行生产经营,加速了资金的外流速度。甚至有些企业自己的资金不足以支撑再生产活动,不得不向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进行贷款,承担着银行的利息费用。由此看来,应收账款规模的增加,企业既需要担负着自身发展的各种费用支出,还需要担负着银行的利息支出,增强了资金成本的风险。

(二)偿付风险

既然有收款方,必定也会有付款方,付款方的资金状况与诚信状况直接影响着应收账款的收回。如果对方资金状况良好、信用度高,一定会在约定的期限内完成支付;但是如果对方支付不起,使得应收账款一拖再拖,变成呆账、死账的几率加大,严重影响企业的持续发展,甚至破产,进而导致自身偿付困难。

(三)管理成本风险

企业在对应收账款进行收回时,可能会委托个人或是某个机构来帮助企业进行催款,因此,企业除了支付正常的应收账款管理成本外,还需要额外的支付一部分劳务费、诉讼费等,加大了企业的管理成本风险与费用。

二、应收账款风险的原因分析

(一)风险防范意识不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了获得利润就必须扩大市场份额,一方面通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生产出物美价廉的产品,形成自己固定的消费群体;另一方面大量使用商业信用促销手段,通过拉拢销售商来扩大市场占有率。适当的商业信用促销手段是必要的,但是,一部分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较差,在没有对付款人的商业信用进行充分了解的情况下,盲目地采用赊销的手段,只能看中表面的、暂时的经济效益,忽视了应收账款所带来的资金流动不畅等后果带来的长远利益受损。风险防范意识薄弱是造成应收账款风险加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灾难性地打击。

(二)企业信用管理系统不健全

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企业的信用管理制度、体系比较健全,一般企业对信用管理制度的关注度很少。一方面企业对付款企业的信用度了解较少,既没有建立起客户信用档案,而且对客户的信用评价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企业仅凭几次满意地合作就将商品赊销给付款企业,那些信誉度差的企业恶意欠款,使得应收款数额越来越大,影响了企业的再生产。另一方面企业为了能够让生产顺利进行,不得不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一边要维持生产、一边要还贷款、一边又要催还款,三环节中的任何一环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企业的信誉度,长此下去,企业会为了发展还忽视自身的信用,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三)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不规范

不部分的企业在设置部门时,为了对各部门进行有效地管理,采取最少部门原则,只设置常规部门,对部门职责细分、人员配置等关注度较少。因此,不难理解在大部分的企业中很少设置专门的部门或是专门的人员进行应收账款管理风险的管理;再加上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不健全,造成资金回笼困难,企业利益受损。虽然每个企业都设有财务部门,都聘有会计人员,但是在双方贸易过程中,票据难免会出错,由于未及时地进行核对,给财会部门、财会人员、双方企业不同程度都带来了困难,使得应收这笔应收账款成为呆账、死账。

(四)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不完善

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不完善主要体现在对销售人员的管理方面。某些企业为了提高销售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往往采取工资报酬与企业绩效、销售业绩挂钩的方式,从而使得本企业的商品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是忽视了该做法的危害性。销售人员为了完成销售任务、为了获得高工资,在毫无原则的情况下将商品赊销给客户,既没有约定赊销的限度,又没有约定对方的还款日期,给企业领导造成了效益良好的假象,背后隐藏的却是巨大的资金成本风险。再者,企业并没有对销售人员在追款方面做到严格要求,对他们缺乏必要地、严厉地管理,使得企业的应收账款数额与规模不断扩大,加重了企业负担。

三、应收账款的风险防范措施

企业应收账款风险是有多方面原因所导致的,企业为了增强市场竞争力,减少运营风险,企业不得不采取有效地措施来防范应收账款风险,将风险系数缩至最小,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一)建立企业信用管理系统

建立信用管理体系不仅包括企业对客户信用情况的调查与入档,还包括企业对客户赊销的标准、额度、政策等方面的制定。

1、做好客户信用的调查与入档工作

客户信用度是决定企业是否愿意给予其更多优惠的重要标准,因此做好客户信用度调查,建立客户信用档案是企业信用管理系统的第一步。首先,收集一些关于客户信用状况的资料,采取定性或定量的方法来评估对方的信用度。其次,与客户开展合作,开展合作是检验客户信用的最直接的办法。通过与对方合作,可以进一步了解对方的人品、经营能力、经营理念等具体的事项,使得信用评价更科学。最后,根据所了解的情况对客户的信用度进行打分,并将每次的合作情况记录在案,预防坏账的发生。

2、制定信用标准

信用标准就是赊销标准,即企业根据客户的信用度制定出关于赊销的标准,包括赊销的额度、赊销政策、还款期限、给予的折扣等内容,在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情况下,企业所能承受的应收账款风险。如果制定的信用标准过高,会影响企业的销售量;如果制定的信用标准过低,销售额虽上升了,但是增加了企业的负担与风险。因此,企业的信用标准不能单一化,也可以根据客户的信用程度来做出适当地调整;对那些信用度高且销售较好的客户,可以延长还款期限、给予更大的折扣优惠,促进双方之间的长期合作;对那些信用度一般的客户,在企业规定的范围内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保持双方稳定的合作关系;对那些信用度稍差的客户,既不能拒之千里之外,也不能对其太“慷慨”,要严格依照企业标准办事,尽量做到双方满意。因此,企业要综合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与客户的信用情况,制定双方都能满意的标准。

3、制定收账政策

企业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制定切实可行的收账政策,保证应收账款能够顺利的收回。在执行收款政策时要灵活,如对那些信用状况一直很好,但是目前没有实力支付赊销货款的客户,企业可以暂缓收款政策,并对其提供资助帮助走出困境,这样既能保证应收账款的收回,又能与该客户保持稳定的业务往来关系;对那些有实力支付但不愿支付,且信用度一般的客户,要求对方制定还款计划与还款时间,督促其尽快还款,如果对方不予配合,故意拖欠,企业应该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将应收账款风险减小到最小。

(二)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机制

1、加强对销售人员的管理

为了保护企业利益,减少企业运营风险,企业必须加强对销售人员的管理。首先,端正态度。销售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到由于他们工作的盲目性造成企业应收账款风险加大及其对企业的危害性,从而督促他们按照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有计划的对客户进行赊销。其次,责任制。为了有效杜绝销售人员工作的盲目性,企业应该采取责任制的办法,使得各项应收账款都有人管。同时也让他们认识到,应收账款的收回比仅仅是财会部门的工作,也是销售人员的职责。最后,工资。员工工资不仅与销售量挂钩,更要考虑销售人员在应收账款方面的表现,增强销售人员的风险意识。

2、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在财会部门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应收账款管理工作。及时地将每天的赊销业务登记在案,并与销售部门做好各单的核对,以减少因疏忽而造成的漏记或是记错事故的发生。每个月底对该余额的应收账款进行统计与催款,对账款信息明了化,哪些客户已支付、哪些客户在合同期内支付、哪些暂时没有支付能力,根据实际情况,企业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方法以减少坏账出现的概率,做到月月清、年年清,增强应收账款处理的时效性。

四、小结

本文围绕企业应收账款这一问题,首先阐述了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的具体表现;其次分析了企业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及不利影响;最后从建立信用管理体系、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两方面提出了企业防范应收账款风险的措施。以上仅是笔者个人的思考与建议,希望在减少企业应收账款风险方面起到指导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袁光辉.杭叉集团应收账款风险防范及管理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4年

[2]冯景秋.应收账款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外企业家;2014年02期

[3]黄庆龙.应收账款的风险与防范[J];中外企业家;2013年28期

[4]万旻.应收账款风险管理问题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5]刘洁.应收账款的风险分析及其防范措施[J];中国证券期货;2012年02期

作者简介:徐鹤(1992—),男,辽宁省朝阳市,在读本科生,专业:会计学。

猜你喜欢
风险分析应收账款防范措施
网络支付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网络监听的防范措施
PPP项目中的常见风险识别及防范措施
探析企业会计电算化的风险及防范
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展望
浅析应收账款的产生原因和对策
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税收风险的探析
煤矿井下测量的常见问题及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