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力成为很流行的一个研究领域,但是,总是有很多人觉得,领导力主要是研究有下属,且有权力管理团队的人的领导行为或者领导风格。因此,领导力的两方,一方是被管理的下属,另一方是管理下属的上级。
事实是这样吗?只有拥有上下属关系的人才具备领导力吗?
实则不然,在一个组织或者团队来说,或者一个群体来说,领导这个行为并不是专属于有权的一方,有些貌似没有权力的人,对周围的人都有一种潜在的影响,他们通过自己隐形的领导力,对周围人施加着一种影响,并能够促成一些目标的实现。那这种人是领导力研究的对象吗?答案是肯定的。
因此,当葛史密斯(Marshall Goldsmith)提出这样的观点时——“任何一个需要他人支持才能达成目标的人,都是领导者。因此,我们所有的人都可以展现领导力。”我们就不应该再持怀疑态度。
如果我们都认可“人人都可以成为领导者,都可以展现领导力”这个观点,那么,每位组织中的员工就都可以提升自己的领导力,通过提升领导力,来促成团队目标的实现,当然不排除首先是促成自身目标的实现。不过,我们更倾向于公开程序化地提升员工的领导力,来促进团队的沟通交流效率,实现更优化的管理,最终达成团队的绩效目标。
很高兴的是,葛史密斯在自己的文章中也认同“人人都是领导者,人人都可以提升领导力”的观点,并且认为这个非常关键。
他这样阐述这个问题:“先天的遗传与后天的环境,我们受何者的影响比较大?”长久以来,我们对这个问题一直争论不休。这个问题也可以套用在领导力的讨论上:“伟大的领导者是先天生成,还是后天早就的?”这是人们最常提出的问题之一。
我们先从“领导者”的定义谈起。赫塞(Paul Hersey)博士是一位知名教练,他把领导力定义为“与他人共事,透过他人的努力达成目标”。根据这个定义,任何一个需要得到其他人的支持才能达成目标的人,都可以是个领导者。我很喜欢这个定义,因为它非常符合“所有阶层都可以展现领导力”的观念,而这个观念在现今以知识工作者为主的世界里,至关重要。
领导力可以提升吗?
这世上有不计其数的人,在实质上已经是领导者,因为他们的工作模式就是与他人共事,透过他人的努力达成目标。至于他们是否自认为领导者,是另一回事;至于他们是优秀,还是糟糕的领导者,更是另一回事了。
那么,这些人能不能成为更有成效的领导者?答案是“当然能够”。
我和我的合作伙伴摩根,针对领导力发展计划进行了大规模的研究,这个研究涵盖了在八家大型企业工作的八万六千位受访者。我们最后得到的结论非常明确,几乎没有争论的空间。
能够确实做到参与领导力发展计划、获得三百六十度意见回馈、选定重要的改进事项、与同事讨论这些改进事项,并且定期追踪成果(以了解改善进度)的领导者,在六到十八个月之后,他们的领导力评分都获得大幅提升(并非自评)。另外有一群人,他们参与相同的领导力发展计划,并获得三百六十度意见回馈,但没有进行后续的改进与追踪,他们后来的表现则看不出任何显著的改善。
提升领导力的五个方法
以下是提升领导成效的五个方法:
1. 请你尊敬的同事、上司、部属,针对你现在的领导成效,提供意见回馈。
2. 找出你需要改进的部分,也就是你认为可以大幅提升你的领导成效的行为,例如,“更有效地聆听”,或是“更快速地做出决策”等等。
3. 定期请同事提供建议,帮助你不断改进,强化你想要的新行为。
4. 采纳他们的意见,但不要全盘接收,只改变你觉得可以帮助你进一步提升成效的部分。
5. 追踪并衡量你的成效提升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