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领学生去发现品味语文的语言美

2015-06-05 19:19:51牛伴伴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3期
关键词:品析工具性圆明园

牛伴伴

摘要:引领学生发现品味语言就是说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要想让语文上出语文味就必须在品析语言文字上下功夫,正如新课标所指出的:语文教学就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通过语言文字这个载体来实现的。

关键词:引领;语言美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3-259-01

引领学生发现品味语言就是说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要想让语文上出语文味就必须在品析语言文字上下功夫,正如新课标所指出的:语文教学就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通过语言文字这个载体来实现的。因此,教师在对文章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抓住语言进行赏析、品味,进而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才是我们的职责所在。那究竟怎样才能去引领学生品味语文的语言美?

一、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品析

语文数学不是花架子,要扎根于语言文字,那就是要抓住重点词句去理解。品味语言的过程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例如“人物描写”一组中,我抓住了临死前的严监生的动作、神态的词去体会严监生的心理活动,一个吝啬鬼的形象跃然纸上。这样既让学生品味了语言,又渗透了人文精神,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二、在诵读中感受语言美

在阅读教学中,诵读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手段。学生只有在反复朗读中才能体会文章的语言美,进而达到与作者心灵相通。如:我在教学本课《圆明园的毁灭》第三自然段时,通过指名读、引读、对读、带着情感去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反复去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描写圆明园的昔日辉煌时用词、用句的优美,进而体会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到现在的毁灭那种痛惜、愤恨之情。进而激发起同学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这种情感。

三、多发挥联想、想象力

联想、想象力时语言感受的发酵剂,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透过重点词句发挥联想、想象力,再现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境美和表达美,例如:在教学古诗词时,更要发挥想象力,这样才会体会诗的诗情画意,学生才能如临其境理解诗词,再把自己的情融进去,这样水到渠成了。在阅读教学中也是如此,例如:我在教《圆明园的毁灭》的第三自然时抓住亭台楼阁、买卖街、山乡村野等词,边读边想象园林昔日造型迥异的建筑,辉煌的景象,进而为我们能拥有这样的独一无二的建筑设计而自豪,带着这种感受、想象去品读,就把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涵美得到延伸。

四、欣赏优美的句子

在我们的课文中运用了许多的比喻句、排比句、拟人句使课文在表达上能生动、传神、亲切,更能把作者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如:《山中访友》中“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每一株树都是我的知己……”用了一系列的拟人句、比喻句,让我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学生在欣赏品味这些语言,让他们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所在。

五、在对比推敲中感受语言的美

在教学中,我经常采用巧妙换词、去词,在对比中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在词语的理解加深,准确运用词语能力也会增强。如在《只有一个地球》中我把“本来“去掉,让学生感受用上这个词强调了一些自然资源原来是可以再生的,但由于人类的随意毁坏、滥用化学品导致了一系列生态灾难,通过这样去词让学生深感到用词的准确,感受语言的魅力。

我们作为语文老师就是要用语言的美拨动孩子的心灵,这就需要我们不断钻研教材,充分利用教材的特点,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老师的潜移默化的熏陶下,让学生品味语言,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让祖国的语言文字的美在他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猜你喜欢
品析工具性圆明园
梦回圆明园
珍贵老照片,还原圆明园
如何培养学生的诗意品析能力
对一道试题的品析与再探究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
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兼谈语文工具性的另一面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14
游圆明园有感
圆明园里过大年
品析一元二次不等式
从工具性和人文性角度解读《林黛玉进贾府》
中学语文(2015年21期)2015-03-01 03:5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