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颖
摘 要: 自后续ESP课程设置以来,大学英语教师一直在摸索有效的测试评价方法。任务型测试满足了ESP课程对测试真实性和专业性的要求,其测试形式有助于实现ESP课程的测试目标。在进行测试任务设计时,旅游英语课程的任务内容选择和题型设定,以及评分标准都应同时符合真实性和专业性。
关键词: 大学英语后续课程 ESP课程 任务型测试 旅游英语 任务设计
引言
近几年来,大学英语改革逐步加深,以专门用途英语为主的后续课程,如商务英语、职场英语、旅游英语等,逐步在各个高校全面展开。对于专门从事通用英语教学工作的老师来说,后续课程是新的挑战,特别是在评估方法上。大学英语原有的评估方式无法满足后续课程的需要,无法真实有效地测试学生的ESP能力。因此,摸索适用于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的评估测试方法显得迫在眉睫。
1.后续ESP课程
根据教育部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1],各学校应该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等课程有机结合,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大学英语后续课程,作为完成基础英语后的提高课程,旨在培养学生高层次英语交际能力和应用能力,除了文化和文学等课程外,各校设置的后续课程以ESP课程为主。
1.1ESP课程的定义和教学目标
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简称ESP),是指与某种特定的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特定的目的和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在一定的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交际能力。
Strevens指出ESP课程包括四个根本特点和两个可变特点。“四个根本特点是:(1)课程设置需满足学习者的特别要求;(2)课程必须在内容(主题和论题)上与某些特定的学科、职业及活动有关;(3)重点应放在努力使词法、词汇、篇章结构与那些特定的活动相适应的语言运用上;(4)必须与EGP有鲜明的对照。两个可变特点分别是:可以只限于某一种语言技能的培养;可以根据任何一种教学法进行教学”[2]。
1.2测试目标
正是因为课程的要求和特点不同,ESP的测试和评估也有其具体的目标。
黄大勇[3]套用Douglas对专门用途语言LSP测试的定义,认为“ESP测试是语言测试的一个分支,它的测试内容和测试方法是基于对专门用途英语使用情景的分析,测试任务和内容能够真实地反映现实中英语的使用情况,通过这种测试,我们可以对受试者在特定专业领域使用英语的能力作出测评”。
ESP测试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专业针对性。专业针对性指的是在ESP测试中,学生的语言知识和专业知识对其测试成绩有着共同的影响。二是真实性。“语言测试中的真实性是指受试者在测试中使用目标语完成测试任务与其在现实生活中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活动的相似程度,也就是语言测试与语言交际的一致程度”[3]。
2.任务型测试
2.1任务型测试定义
语言测试一直伴随着语言教学、语言学和心理测量学的发展,其发展经历了前科学语言测试阶段、结构主义语言测试、综合测试法阶段,以及交际语言测试阶段四个过程。自上个世纪80年代起,由于基于语言形式的教学思路受到批判,多种基于任务的教学大纲应运而生,基于任务的语言教学流行起来,基于任务的语言测试也成为一种测试趋势。
任务型测试是一种行为测试,(performance test),这类测试基于一系列和学习者现在或将来相关的有意义的任务而成。这些任务要求学生运用知识和技能对真实的情境给予恰当的应对[4]。Brindley认为任务型测试就是根据一组明确规定的标准,对学生的交际表现质量作出评估。这个交际任务由目标驱使、关注意义的语言使用、需要知识和语言技能的组合来完成[4]。
2.2任务的定义
在任务型测试中,任务无疑是最核心的概念。关于任务,学者们给出了以下定义:
“任务是人们为了到某种目的而从事的活动,活动的开展使语言的使用成为必须”[5]。Bygate,Skehan和Swain[6]认为语言教学语境中的测试任务是一个要求学生使用语言,以实现意义为重点,实现目标的活动。任务要能够为学生和老师提供足够的反馈信息,促进进一步的教与学。
从以上几个定义可以看出,完成语言测试中的任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运用语言技能;(2)在一个特定的场景中;(3)实现一定的任务目标;(4)实现有意义的交流,而不是拘泥于语言形式。
3.任务型测试在ESP测试评估中的可行性分析
以往以通用教育为目的的大学英语考试,可以测试出学生的通用英语能力,但是阅读理解、听力、词汇结构等题目只能测试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并不能测试在实境下应用语言完成工作的能力。而翻译题和现实工作的具体场景又相去甚远,写作题只能涵盖实际工作活动中的一部分场景。任务型测试就能很好地弥补原有大学英语测试方法的不足。
3.1两者在测试目标上相近
ESP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让学生能够在一定的职业和学科环境内用英语开展工作的听说读写能力和交际能力,相应的测试目标就是要评估学生在特定的专业领域使用英语的能力。测试的内容要突出专业针对性和真实性,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和现实工作相似的环境和活动。这样才能够提高测试的信度,测试的结果才能反映学生在真实情景下的语言交际能力。
任务型测试的主要目标就是考查被试者能否成功完成一个任务、完成的情况如何,以及完成任务后的产出质量。对于任务型测试的目标,有两派观点:“一派以Long和Norris为代表,他们认为任务型测试的目标就是对应试者完成任务的表现作出评价,明确坚持测试以任务为中心。而另一派则认为,测试的目标是应试者潜在的语言能力或使用语言的能力。”[7]综合两方的观点,语言教学背景下的任务型测试目标既包括评定应试者完成测试任务的情况,又包括评估和推测应试者的语言能力,以及用来处理一系列现实任务的能力。
由此可见,任务型测试目标和ESP课程的测试目标不谋而合。采用任务型测试作为方法,能帮助后续ESP课程更有效地实现课程测试目标,评估学生的能力。
3.2两者在测试内容要求上相似
为了能够实现测试目标,ESP课程要求测试的内容符合两个基本特点:专业针对性和真实性。专业性意味着测试内容要既要有对语言能力的测试,又要兼顾专业知识。真实性要求测试内容要和现实中用语言进行专业交际活动的情形相似。如果测试内容未能达到这两点基本要求,那么就无法实现ESP的测试目标。
语言教学中的任务型测试在内容要求上和ESP非常相似。任务型测试下的任务必须设定任务场景和交际目标,任务的场景可以是对真实情境的模拟。任务目标的实现必须要学生运用语言进行有意义的交流,也需要在交流的同时运用知识和技能。可见在测试内容上,任务型测试既满足了ESP测试对于真实性的要求,即在真实情景中设定任务目标;又满足了专业性要求,即设计的任务需要通过使用语言和专业知识共同实现任务目标。
后续ESP课程和任务型测试在测试目标与测试内容上一致,所以测试内容以任务的方式出现,能够有效地实现ESP课程的测试目标,对教学起到更好的反拨作用,进而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4.旅游英语课程中任务的确定和选择
Long和Norris[7]对任务型测试提出六个步骤:(1)确定测试的预期用途(包括测试应提供哪些信息、测试的目的、哪些人会因测试受到影响、测试会带来的后果等)。(2)根据需求分析确定目标任务,并按任务特征对其进行分类。(3)根据对任务特征进行分析得到的信息,设计出测试及项目规范。(4)确定详细的评定标准,以便对应试者完成任务情况作出评价。(5)从测试的预期用途及其效率、合适程度和效果几个方面对测试任务、工具、步骤及评定标准进行评估。(6)对测试进行系统的、不间断的效度研究。
接下来本文就按照Long和Norris提出的这几个步骤,尝试探讨旅游英语测试中测试目标的设定、任务的设计及评价标准的拟定,为旅游英语后续课程的测试提出一个理论方向。
4.1测试目标
旅游英语课程是针对非旅游专业学生而开设的一门实用型选修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旅游知识和所需的英语交际能力。因此,旅游英语测试的目的是评估学生在不同的旅游情境中的旅游会话能力,包括能否用英语进行得体的交际和表达,能否就旅游话题进行交流。对于今后想要从事旅游业的高水平学生,评估目标还包括能否对名胜古迹进行连贯介绍等。
4.2测试的内容选择、任务拟定
根据ESP课程和任务型测试的要求,任务要兼具专业性和真实性两个特点。首先,设计任务的老师要关注旅游业及相关产业,诸如酒店、航空业的动态,搜集相关的专业旅游词汇和常见的英文句型,以及真实的情景会话材料;其次,请旅游业的从业人员或教员协助,常见的旅游情境,按照在现实工作中的出现频度整理分类,并列出情境发生的地点、在场的人物、具体发生的活动和事件把这些元素编成模拟现实的任务;再次,由英语专业老师汇总每个场景中需要的英语专业知识、常用句型和英语交际常用语;最后,将这些具体旅游场景任务汇总集合成一个测试任务库。
4.3测试的题型
鉴于旅游英语的测试目标,测试的题型应该摆脱单一的测试方法。作为后续课程的旅游英语就不能拘泥于一种评估方式,应该以笔试、口试和形成性评估三种方式结合。
在大规模的测试中,客观题占主要分量的试卷仍然是比较有效的测试方式。客观题型能够测试学生是否了解旅游业相关的专业知识和规范,但是客观题无法测试学生综合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更不能反映真实情境中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除了客观题,可以增加任务型的主观试题,如旅游实境分析、旅游景点介绍等主观题型。旅游实境分析题,可以让学生运用旅游专业知识,用英语阐述如何解决在旅游实务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旅游景点介绍题,可以针对想要从事旅游业的高水平学生,通过让学生模拟介绍具体景点,测试学生对于景点的熟悉度、英语用词,以及用描述景点的英语篇章能力等。
在口试中,任务型的测试能够更接近现实情境,可将每个任务设置成一个旅游场景,给受试学生一定的角色和任务,让学生在虚拟场景中,运用英语实现任务交际目标。在平时的课程中,可以增加课堂的实际操练,增加形成性评价的比重。
4.4测试的评分标准
作为后续课程的旅游英语测试,除了要评估学生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能力,还需评估实境交际能力。所以,在任务测试的评判标准中,除了基本的词汇、语法是否使用正确,语音语调、流利度等标准外,还应该包括是否正确使用和任务相关的专业词汇,是否使用任务场景必用的英文句型,能否运用旅游业、酒店、航空业相关的专业知识正确分析问题,并用英语成功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突发事件的应变交际能力,等等。但是对于能力测量的复杂性比较大,具体的评分标准和把握还有待进一步推敲和反复论证。
4.5测试的效率、效果
对于测试来说,效率和效果是评判测试的标准。测试的效率、合适程度和效果,可以选取一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小规模的测试。通过测试的结果和学生的反馈,调整任务的设定,减少或增加测试任务的步骤,修改评分的标准,并聘请旅游业从业人士监督测试过程,一起分析测试的结果。与此同时,在教学和测试的循环中,对测试进行系统的、不间断的效度研究。
5.任务型测试本身存在的问题
虽然任务型测试有其优势,但是该测试本身也存在问题,有待解决。第一,某项语言任务的完成在何种程度上可以推广到其他语言任务的完成仍未能量化,也不能完全准确地预示其在非测试环境下能够完成哪些具体的语言任务。第二,任务会引出和语言本身无关的能力和知识表现,而不是像期望的那样,运用语言来解决问题。
结语
任务型测试和后续ESP课程在测试目标及内容上要求相近,将任务型测试引入到后续课程的评估体系中,有利于有效地评估学生在仿真情境中的语言交际能力。本文以旅游英语为例,尝试使用任务型测试的设计原则,在理论上对旅游英语的测试目标、测试内容和任务、题型和评价标准进行探讨,为具体的实施提供一个设计方向,但是由于任务型测试固有的一些问题和现实操作中诸多干扰因素和难度,还需要做进一步的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王冬梅.论ESP需求分析理论对旅游英语教学的指导意义[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84-86.
[3]黄大勇.ESP测试的特征、存在依据和设计原理[J].考试研究,2007,(3):66-75.
[4]Luo, Shaoqian. Re-examining Factors That Affect Task Difficulty in TBLA.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9: 46-50.
[5]范德布兰登.任务型语言教育: 从理论到实践[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1: 4.
[6]Bygate,M.,Skehan,P.& Swain,M.(Eds.).Researching pedagogic tasks:Second language learning,teaching and testing.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11.
[7]韩宝成.语言测试的新进展:基于任务的语言测试[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5):352-358.
课题来源:南京晓庄学院2011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大学英语ESP课程评价体系研究(4023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