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驾驶员心理素质与行车安全

2015-06-05 23:18:22周维民
文教资料 2015年6期
关键词:行车安全心理素质

周维民

摘 要: 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诸多要素中,驾驶员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在多发的驾驶安全事故中,新驾驶员占了很大的比重,这其中,新手的心理素质不过硬是事故多发的主要因素。锻炼新驾驶员的心理素质,克服消极的心理行为,从而培养新手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对于新驾驶员迅速提高技术水平,保证行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新驾驶员 心理素质 行车安全

当前在驾驶安全事故中,新手占了很大比重。江苏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国庆长假期间,全省高速公路共发生轻微交通事故4700起,比2012年同期的3917起上升了约20%,主要原因就是“高速新手”增加,直接导致交通事故的上升。 “高速新手”导致的交通事故案例,基本上占国庆节假日期间事故总数的65%以上。每位驾驶员都是从新手走过来的,新手开车开的是一种心态,新驾驶员在上路时首先要面对如何把握自己的心态问题,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

一、驾驶员的职业心理素质要求

任何职业的胜任都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心理品质,都有特定的职业心理素质要求。司机职业由于其行业特点,对驾驶员的心理素质有着特殊的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状况日益复杂,驾驶员在行车途中遇到的突发状况层出不穷,有老人儿童,有喝醉酒的,有新手上路的,有交通堵塞的,等等,不能确定自己会遇到什么样的事物,什么样的突发路情。这都对驾驶员的心理素质提出了考验。

1.专心致志,坚定果断。驾驶汽车首先要求专心,绝对不能在开车时三心二意,遇到情况时反应迅速,动作敏捷,坚定果断地准确操作。行车中必须集中精力和注意力,牢牢记住不专注是最大的危险。一边开车一边胡思乱想要不得,反常心理活动必然导致不良的行为后果。

2.临危不乱,沉着冷静。优秀的驾驶员仅凭借小心谨慎是不够的,路上人多车多,仅仅你操作正确无误是不够的,经常会发生由于别人的过失而产生的险情。这就要求一个优秀的驾驶员应具有临危不乱、沉着冷静的心理品质;能够切实提高在各种复杂情况下的快速反应能力、精神承受压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要逐渐形成意志坚定、顽强、沉着、果断、机智的心理品质,不为情绪左右,不被外界事物分散精力,形成安全驾驶所要求的心理常态。发生情况时能条件反射般地用正确敏捷的思路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果断、安全有效地处理。

3.心理自我调节能力。驾驶员是一种心理压力负荷重的职业,行车过程中始终保持紧张状态,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压力。这种心理压力如不经常疏导,日积月累就会导致心理崩溃。这就需要驾驶员掌握一定的心理自我调节的方法。驾驶员在行车中经常会遇到突发状况,或由于其他意外因素导致自己情绪受影响不稳定,有时一个电话就会导致自己的心情糟糕。在没有外人可帮助的情况下,驾驶员必须学会进行自我调解和疏导,用各种方法缓解消极情感,要形成方向盘一握在手、烦恼尽消的心理优势,尽量减少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二、新驾驶员心理变化的表现及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新手驾驶员在开车时,由于经验不丰富、技术不熟练,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种复杂多变的心理状态,在开车过程中心理波动起伏大,很容易受到干扰。这种心理变化必然会给行车安全带来很大的影响。

1.兴奋心理。新手上路首先是兴奋,不由自主的激动,这种无理由的兴奋与激动,让驾驶员开着开着就忘乎所以,精神亢奋,得意忘形,忘记了动作要领,忘记了交通规则,忘记了看仪表盘,往往超速了也不知道,越开越快。如此一旦出现状况,就头脑发懵,手忙脚乱,酿成惨祸。

2.紧张心理。过度紧张情绪,人在做一件新鲜事物时,由于兴奋和不熟悉,会自然表现出积极态度的紧张情绪。驾驶是对操作技能有着很高要求的职业,适度的紧张情绪是驾驶员在驾驶中的普遍现象,正是这种适度紧张情绪才使驾驶员能动员全身的智慧、精力、体力完成复杂的驾驶任务。但新上岗的驾驶员在驾驶时往往容易产生过度的紧张情绪,紧张过度就对心理产生微妙的影响,从而影响动作的协调性,整个驾驶过程的必然不会顺畅。

3.模仿心理。人都有模仿心理,新的驾驶员在刚开车上路时,良好的驾驶习惯还没有养成,通常会模仿别人,特别是会模仿一些不好的驾驶习惯。看到别人开快车,自己也开快车;看到别人开车听歌、聊天,自己也这么干;看到别人单手握方向盘、打电话,自己也跟着学。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不良的驾驶习惯,碰到情况了,不能正确处理,事故自然高发。

4.恐惧心理。有些新手在开车前由于经历了较多的安全事故教育,或亲眼目睹了一些车祸,很容易产生恐惧感。当自己开车上路时,这种心理上的恐惧感就会得到加强,心虚害怕,自信心不足,表现为思想呆滞、动作僵硬,原来在驾校学的驾驶技术不能正常发挥,一旦遇到复杂状况,或者一点点意外险情,就往往惊慌失措,不知道如何处理。

5.急躁驾驶心理。新手开车时因为驾驶技术所限,一遇到堵车就容易产生急躁心理,特别是走走停停,机械操作不到位,再遇到那些抢行车辆、乱穿车道的行人,心里就会更急,于是肝火上升,心跳加速,急躁不安。

6.侥幸与自责驾驶心理。新手在开车过程中有时看到其他老司机的违章行为,甚至自己偶然的违反交通规则(如超载)没被交警发现,反过来产生侥幸心理,助长违章行为。有的新手开车刚上路时,对路况、交通标示不熟悉,常常会无意误解违章,受到交警的处罚,产生自责心理,甚至过多的长时间的自责。带着这种不良心理驾车,就会情绪低落,驾车时注意力难以集中,再次违章或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就会变大。

7.利弊驾驶心理。新手开车在遇到事关利益的情况时,迅速权衡利弊,采取相应措施的心理称为利弊心理。不正确的利弊心理对行车安全是极为不利的,不正确利弊心理主要有:反复支摇的心理状态,怕担风险的心理状态,“万全之策”的心理状态。

8.牵挂驾驶心理。家庭琐事烦心,就会一边开车一边思考问题,特别是那些难办的事情,总是苦思冥想,时常挂在心上,便成了一种“思想包袱”,以致驾车时容易分散注意力。

9.好胜驾驶心理。许多人尤其是年轻的新手开车,喜欢逞强好胜,爱在众人面前显示自己的车技,不顾其他人的感受,甚至生命安全,行车中容易被别人不礼貌的行动激怒,从而做出危险的报复行动。新手开车的逆反心理主要表现在不情愿让车、争强好胜、卖弄手法等方面。这种心态,即是行业的逆反性倾向。驾驶操作劣化,导致事故发生。

10.见异驾驶心理。有的新手开车时缺少理智,见异心动,心理兴奋,分心走神,情况判断不准,处置不当,常常导致事故的发生。

三、新手驾驶员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及对策

驾驶员作为行业中的特殊人员,必须经过特殊的训练,具备全面的素质和能力。心理素质是综合素质中的焦点,是一名驾驶员走向成熟的基础。新手驾驶员要从根本上降低心理素质对驾驶的影响,就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心理上的针对性训练,从根本上提高心理素质。

1.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身体是承受艰苦工作和精神压力的物质基础。身体状况有所不同,对待挫折的态度有所不同。当驾驶人员疲劳过度、患有疾病时,就会出现血压不正常、心脏功能不全。在驾驶中遇到紧急情况时,就会出现心理紧张,甚至严重时会出现昏厥现象,这些都是非常危险的。如果听力、视力等各项身体机能达不到驾驶要求而强制驾驶,就不能把驾驶中遇到的各种情况迅速、准确地传至中枢神经,也不能让驾驶人员做出正确的反应和判断,这样就会发生驾驶事故。所以,只有驾驶员具备了良好的身体素质,在驾驶中精力充沛,能够从容不迫地应付驾驶中各种异常的情况和心理上的压力,才不会感动疲劳和紧张。

2.提高驾驶员提高心理素质的内在动力,激发动机。驾驶员不仅要对自己、对车上人员的安全负责,更要对路上人员的安全充满责任心,因而驾驶员应该比其他职业人员更具爱心,对人的生命更加热爱生命和尊重。如果没有对生命没有足够的热爱,潜意识里就不会有提高心理素质的需要和动机,再好的心理素质教育对其也不会有多大效果,大打折扣。

3.加强基本功的训练。熟能生巧。提升基本动作和基本技能,达到条件反射的效果。越是在紧急时刻,第一反应的技术动作往往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关键时刻,人的反应动作一定是平常最熟悉最简单的动作,在那个时刻,你没有时间思考,本能上会采取直接、最熟悉,也就是最简单的技术动作。在生死存亡的一刹那是踩刹车还是踩油门,是停车还是避让,简单的动作和判断,最能考验一个驾驶员的心理素质。要加强基本功的训练,把最基本最简单的动作融入骨子里,成为意识的身体的一部分。

4.提高沉着和果断的品质,减少犹豫不决。对驾驶员而言,犹豫不决是行车之大忌。会车时对道路和对方的车宽心里没数,能不能安全通过心里没底;超车时能不能超过去,立刻超还是等一会再超,一时拿不定主意;在通过交叉路口时,正好赶上信号即将切换,是加速通过还是停车等候;特别是在通过无信号灯指挥的人行横道线时,碰到行人抢道,甚至出现走了几步又往回走的反常现象,行人的欲走欲停,也会让驾驶员手中的方向盘左右摇摆,不知道是应当加油还是应当刹车,是加挡还是减速。在许多复杂的驾驶环境下,如果不能当机立断,就可能会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碰到判断不清的情况时,要记住一个最简单、最安全、最有效的操作方法:立刻减速,将脚置于刹车踏板上,随时准备停车。

5.遵守交通规则的心理底线。是否遵守交通规则,本质上是一个心理素质的问题。大多数驾驶员对交通规则是知道的,但往往有人存在侥幸心理,遵守交通规则不是潜意识里的东西,有交警或探头的时候遵守,没有的时候不遵守。在行车过程中,有的驾驶员不能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按照操作要领驾驶车辆,遇到可能发生车祸的情况或已经预感到可能发生的问题,不是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避免,而是靠碰“运气”。明知超速超载、车辆带“病”上路、无证驾驶等严重违章行为的危害,但是由于他们存在侥幸心理,自认为技术高超而又未必能被交警查到,只要运气好就可万事大吉。在这种状态下行车,驾驶员在极度紧张的情况下驾驶车辆,行车中心理一直处在复杂、多变、波动的状态,生怕被查处或发生事故,遇到险情时很难全神贯注,沉稳操作,不是惊慌失措,就是反应迟缓。

6.避免斗气好强和自我中心。刚开车的驾驶员往往踌躇满志,在天高任鸟飞豪情的牵引下,开英雄车,该慢不慢,该让不让,盲目追越。具有这种心理,驾驶员往往手和眼不能敏捷地配合,导致驾驶操作容易失误。更有甚者,在路上开赌气车霸王车,不允许别人的车超自己的车;有的故意长时间占用超车道,不管身后的车怎样提示,依然我行我素;有的在车流里左突右冲;有的夜晚故意不变光,用强光照射对方;有的对别人的不良行为不满,在行进途中故意挤超对方,这些不良的心理极易引发车祸。这不只是心理素质的问题,更是一个道德问题。

7.开车时要减少不必要活动,确保注意力集中。从交通心理学上说,驾驶员开的不只是车,人、车、路是一体的,驾驶员在驾驶时,一定要集中注意力,形成会人、车、路的一种默契的心理、自我平衡心理。驾驶员开车时与旁边的人讲话、打电话都不是好的行为,新手驾驶员更应该杜绝。车上的音乐对心理也有影响,听舒缓还是动感,对心理都有影响。心情激动时,情绪难以自控,舒缓的音乐会让你的心平和;情绪低沉时,欢快的音乐让人更容易忘记烦恼,愉快开车。

8.雨季的安全驾驶心理技巧。对于新手驾驶员来说,下雨时是心理压力比较大的时候,雨中视线不好,路上到处是深深浅浅的积水,分道线难以看清,路面的状况也难以判断,但交通法规并不会因为下雨而暂停使用。此时,驾驶员一定不能慌张,也不能着急,要牢记变线或者超车后车辆就一定要回到车道内。万一出现剐蹭事故,车身不在车道内,车辆就会承担事故责任。雨季行车有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前车之鉴”,在保持安全距离的前提下,跟随前车行驶,前车犯了错误,可以修正,对了就跟着走。另外,雨天时候,行人或骑自行车的人穿雨衣或使用雨具,视觉、听觉及反应等都受到了限制,有时还会出现横穿、猛拐等现象,驾驶员很容易措手不及。雨天开车的驾驶员一定不能急躁,放平心态,减速行驶,耐心避让,必要时选择安全地点停车,切不可急躁心烦地与行人和自行车抢行。

驾驶员的心理素质行为起着驱动与制约作用,并且直接影响和决定人的行为和效率。要想驾驶汽车在复杂多变的道路上行走自如,不仅要有机敏、冷静的头脑,锐利的目光,强烈的交通安全意识,更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自控能力。开车本来就是“熟练工种”,只要胆大心细,练就了过硬的心理素质,就会很快告别新手的行列,成为技术娴熟的优秀驾驶员。

猜你喜欢
行车安全心理素质
夜间驾驶机动车注意事项
马蹄环断裂故障的分析与探讨
科技视界(2016年24期)2016-10-11 12:42:40
公交车司机的现状及其心理健康状况
浅析驾驶员素质与行车安全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新教育(2015年20期)2015-12-20 09:28:45
低驾龄驾驶人行车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科技视界(2015年25期)2015-09-01 15:55:37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新闻传播(2015年9期)2015-07-18 11:04:12
浅析GYK对轨道车行车安全保障功能
科技与创新(2015年8期)2015-05-06 23:28:04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
中国火炬(2014年12期)2014-07-25 10:38:05
国防教育对“90后”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