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5-06-05 00:55:30张涛
文教资料 2015年6期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积极心理学以人为本

张涛

摘 要: 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迫在眉睫,作者通过研究分析,认为一些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内容模糊倾向突出、政治信仰呈现实用性和功利性、抵御不良思想侵蚀能力弱化和科学思维缺乏。高校要在提高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质量上下工夫,“以人为本”地加强教育引导,以积极心理学教育视角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加强舆论宣传和文化熏陶;运用现代手段,探索支部生活立体化实践教育模式,加强实践养成,引导大学生党员坚定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关键词: 大学生党员 理想信念 以人为本 积极心理学

大学生党员是共产党事业的接班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骨干,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明确与否,理想信念念坚定与否,关系到党的兴衰和民族的强盛与否。当前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建设,第一要务是提高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质量。我们通过文献分析法和访谈法,分析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不足,试图探索出加强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

一、某些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存在的主要问题

1.理想信念内容模糊倾向突出。我们通过访谈的形式,调查了30名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内容及认识,发现:有40%的学生党员认为党员的理想信念是实现共产主义,但很困惑的是: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制度?共产主义与现在的社会主义的区别是什么?20%的学生党员认为:党员的理想信念是实现中国梦,共产主义社会100年后才能实现,他们不能见证,也不想理会共产主义社会能否实现。20%的学生党员认为:党员的理想信念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发展好个人的能力以更好地影响他人和贡献力量。10%的学生认为:党员的理想信念是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做优秀的大学生。约5%的学生党员认为:谈党员的理想都是比较广泛的,关键是要严格要求自己,在同学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2.政治信仰呈现实用性和功利性。当前,在访谈大学生党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和制度的认识和理解上,一些大学生党员认为:理论太深奥,学习以考试为目的、只看表面不理解实质;不会主动研究学习社会主义的理论,但会从现实的社会发展中比较、观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优越性。此外,一些大学生党员缺乏对中国国情的深刻认识和全面了解,缺乏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历程的学习和理解。

3.抵御不良思想侵蚀能力弱化。能不能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是抵御不良思想侵蚀的关键。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动机问题上,33.7%的学生党员表示学习多半是为应付考试;在看待马克思主义的作用和如何运用的问题时,有10.1%的学生党员表示马克思主义有一定作用,43.5%的学生党员认为不知道怎么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现实问题。调查表明,政治思想素质不高,就不能正确地分析、鉴别和批判各种错误思想。

4.科学思维缺乏。大学生党员普遍关心祖国的发展命运和方向,关心时事和社会热点,但一些人在分析、解读和加工信息的过程中,容易以消极的思维方式、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看待问题,从而影响理想信念的牢固。当前,我国发展过程中出现一些矛盾,如不同社会阶层的生活差异与贫富悬殊、中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与大学生就业问题等,某些大学生党员习惯以消极性思维思考。

二、某些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1.受客观环境的负面影响,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的坚定性受到挑战。从我国历史发展影响看,某些大学生党员的家长封建迷信思想严重,世俗功利化作风较甚,严重影响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构建判断;从国际环境影响看,不同制度国家间经济、文化、科技的反差,资产阶级的政治观、人权观、金钱观等的“侵袭”和“毒化”,使一小部分大学生党员思想陷入迷茫与困惑之中,导致理想信念教育事倍功半;从国内环境影响看,教育信息化时代,许多不同价值观影响党员的思维判断力,导致部分党员信仰意识淡化,特别是一些腐败现象不同程度地损害了部分人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提升。

2.传统教育内容“拔高”和不接地气,理想信念教育“入脑入心”程度受到限制。长期以来,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方向总是提到“最高纲领、最高理想”的高度。大学生党员教育内容应当与时俱进,不能脱离我国当前的社会现实,脱离大学生党员的现实成长需要。高校在开展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时,以国家发展和高等教育需要为出发点,缺乏对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的持续发展和需要满足的研究教育。大学生党员关注社会公平就业、失业问题、贫富差距问题、腐败等问题,但某些高校对此方面回应不及时、不深入,或者解答这些问题时仅停留在理论分析和喊口号上,必然会引发某些大学生党员对有关教育难以“入脑”、“入心”。

3.高校的“两课”教育对中国历史、世界历史的发展状况比较研究与教育引导不够。当前,高校的“两课”深度、广度和效度不明,形式单一。我国一些高校的“两课”内容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为主,形式以大班讲授教育为主,教育从书本到书本多,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到基层教育少,一些大学生对“两课”学习热爱不高、以应付考试为主。“两课”教育没有很好发展大学生批判与科学的思维,另外,其缺乏对世界历史、缺乏对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的比较、两种不同意识形态的发展历程的全面、深入解读,理论教育应引导大学生党员透过表面、深入分析实质,这是有待研究的课题。

4.高校某些教师受西化意识形态影响,直接影响大学生党员的价值选择。高校教师中,有些教师出过国、留过学,尤其是某些“两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夸大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价值观、社会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某些教师的消极情怀、思想、言论影响着一些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与信念的坚定。

5.理想信念教育中,以学校、国家层面为主体强调多,关注大学生党员主体需求层面少。我国对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强调集体主义、爱国主义较多,关注和研究大学生党员个体的发展需求、思想困惑较少。且对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的引领与大学生个人的成长成才联系不够紧密,导致某些大学生党员对学校的理想信念教育的认同感不强。

三、加强大学生党员理想教育的对策

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加强教育引导。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价值及其特性的理论和人的动机发生理论,客观事物对作为认识主体的人来讲是否具有价值,关键在于其是否能够满足人的需要。该事物满足人需要的程度越高,对人的意义就越大,相应的,人们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就越高,希望拥有该事物的动机就越强,而理想信念对人的作用和意义也是如此。理想信念必须适应受教育者的需求,才能获得植根生长的土壤。反观以往进行的理想信念教育,虽然目的明确、方向正确,但是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忽略大学生个体生存与发展的实际需要和具体要求,导致理想信念教育与大学生党员的需要之间产生一定的“隔膜”。

因此,提高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首要的一点是把理想信念教育渗透在关注大学生党员自我发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之中。针对大学生党员高度关注个体发展、崇尚成功的思想特点,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关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具体需求,对他们所处特定社会时期、特定生活环境和特定人生阶段所必然带给他们的各种疑惑和困难,要积极引导并协助解决。比如,将理想信念教育与大学生自我认识与职业教育相结合,将理想信念教育与大学生党员的专业学习相结合,将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与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专业考察相结合等。总之,只有把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看做是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才能逐步提高大学生党员对理想信念教育的认可度、接受度和学习主动性,使理想信念教育与大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即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不再仅仅具有传统意义上的“隐性和长期性”的特点,而是直接呈现出“显性和实效性”。

2.以积极心理学教育的视角,创造良好的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环境,加强舆论宣传和文化熏陶。以“积极心理学”为视角,关注大学生党员的优秀品质,重视大学生党员积极的主观体验,促进大学生党员建构的乐观主义态度和对生活的忠诚,塑造积极的心理品质,坚定理想信念追求。高校可从加强理论武装、阵地建设和典型宣传三方面着手,引领大学生党员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和科学思维。具体做法如:第一,加强理论武装,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和理论认识,大力推进“马列经典著作、积极心理学和幸福生活理论”进生活,创建“积极心理学”的环境氛围及教育载体。如创设“积极心理学传播站点”:在学生宿舍建立大学生生活指导室和学生党员活动室,构建以积极心理学读本、马克思主义经典等为内容的电子、纸制图书等,主动引导和服务大学党员培养积极品质和科学的思维。第二,加强阵地建设。以大学生宿舍为依托,开展“积极的力量”和“经典有读”文化长廊和电子信息屏,学生党员自主设计和实施,以文化人。第三,加强典型宣传。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四风”建设为契机,挖掘积极的理想信念教育素材,创建理想信念教育的生态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党员从自我教育中培植积极因子,推动理想信念的不断坚定。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受客观环境影响较多,如当前开展的反腐败、八项规定和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让大学生普遍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为中国的发展的敢于刮骨疗伤、敢于直击痛楚、敢于迎难而上、敢于攻难克艰改革发展的巨大勇气和智慧,深爱启发和教育。高校支部应抓紧时机,挖掘出人民中的好干部、好公安、好学生、好母亲、好支部等,并开辟专门的“典型之窗”网站、微信平台和风采展示廊,宣传其事迹和总结典型个人内在的发展动力、心理品质和理想信念的力量,引领大学生党员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3.运用现代手段,建构立体化支部生活实践教育模式,加强实践养成。以支部生活为切入点,构建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实践模式,凸显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实际加强支部阵地建设、贴近生活开展道德教育和贴近党员开展党性教育。高校应优化设计支部理想信念教育的形式,如加入一个共产党的微信平台,随时随地地加强党的理论学习、时事动态关注、传播先进精神和分享成长心得。建设一个“中国文化”传播网站,引导大学生党员深入学习中国历史、精神和文化,增强爱国主义热忱;建立一种协同育人制度,如高校基层党总支定期会晤学生支部制度、给大学生党员配备导师,助力其学业发展;开展党支部联系学生班级,加大支部和大学生党员的示范力度;开展党员联系学生寝室,以生活为要,以道德水平提升为基,促进大学生党员立足身边提高集体主义意识和服务水平;以专业实践能力提升,开展支部党员论书赛学展艺活动;以党的理论夯实,开展支部党员党史学习积分、党史剧才艺表演、历史故事讲演等活动,提高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贺菊莲.论邓小平的理想信念教育思想[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4).

[2]罗敏,令狐彩桃.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状况调查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2013(8).

[3]郑永扣.以人为本与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教育[J].郑州大学学报,2008(5).

[4]王政堂,黄建明.增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的对策研究[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1(3).

[5]张微.关于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调查与思考[J].新长征,2013(11).

[6]王莲华.创新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与方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9).

本文系长江大学2014年度党建研究课题“高校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大学生党员积极心理学以人为本
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问题的研究
发挥西藏高校大学生党员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新媒体平台下增强大学生党员理论学习实效性的研究
科教导刊(2016年29期)2016-12-12 07:51:03
提高大学生党员组织生活实效性的方法探析
文教资料(2016年22期)2016-11-28 14:30:40
浅析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活中的运用
戏剧之家(2016年20期)2016-11-09 23:27:07
职校生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创设研究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1:40:38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7:20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成长辅导中的应用
企业导报(2016年5期)2016-04-05 15:2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