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莉
(河北抚宁县人民医院 内一科,河北抚宁066300)
小剂量厄贝沙坦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对患者尿蛋白的影响分析
冯 莉
(河北抚宁县人民医院 内一科,河北抚宁066300)
目的:研究小剂量厄贝沙坦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对患者尿蛋白、血压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自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前来我院就诊的110例患有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在正常治疗的基础上添加厄贝沙坦40mg/次/d,治疗期为6个月,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测定患者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肌苷(Scr)、血尿素氮(BUN)、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结束后患者UAER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而患者治疗前后Scr、BUN、SBP、DBP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小剂量厄贝沙坦辅助治疗不仅对患者血压情况存在影响,还能够有效保护患者肾脏,降低患者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小剂量;厄贝沙坦;糖尿病肾病;尿蛋白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最常发生的一种并发症,是导致患者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显示,微量白蛋白尿排泄率 (UAER)是患者肾脏发生损害的早期表现,因此尿蛋白排泄率可以作为判断糖尿病肾病病情轻重的可靠依据[1]。降血压药物血管紧张素II1型受体(AT1)拮抗剂能够有效的降低UAE,可以对肾脏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2],目前这种作用已经在相关报道中得到证实,但AT1拮抗剂对肾脏起到的保护作用是否是因为其存在降血压的作用和其降低UAER的作用于患者初始水平的关系相关研究较少。为了排除AT1拮抗剂降血压的作用对患者UAER的影响,因此本次研究选择了在临床上没有明显的降血压效果的小剂量厄贝沙坦辅助治疗进行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自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前来我院就诊的110例患有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72例,女性患者38例,平均年龄为(58.77±12.65)岁,糖尿病史为6~16年,平均为(9.02±1.33)年。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 (WHO)规定有关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排除患有高血脂、心脏病、心律失常、器官功能衰竭、慢性疾病及其他泌尿系统疾病。测定所有患者治疗前UAER、Scr、BUN、SBP、DBP,Scr值小于130μmol/L,UAER水平在30-300μg/min之间。在研究期间不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或者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及家属均被告知本次研究内容并同意进行研究。
1.2 方法:所有患者在维持原有的降血压及降血糖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厄贝沙坦 (安博维,赛诺菲 (杭州)制药有限公司,75mg,国药准字J20080060)40mg/次/d,疗程为6个月,治疗结束后分别测定患者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肌苷(Scr)、血尿素氮(BUN)、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与治疗前进行对比。UAER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Scr、BUN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测定,SBP、DBP每日进行3次测定,却平均值进行比较。
1.3 数据分析统计:本研究使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整理汇总,使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使用t检验。以P<0.05判断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
治疗结束后患者UAER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而患者治疗前后Scr、BUN、SBP、DBP差异不显著(P>0.05),详细情况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患者各项指标对比(±s)
表1 治疗前后患者各项指标对比(±s)
时间UAER(μg/min)Scr(μmol/L)BUN(mmol/L)SBP(mmHg)DBP(mmHg )治疗前216.33±28.76 95.16±14.76 6.54±1.11 125.56±21.13 85.98±13.23治疗后110.25±24.48*98.54±15.33 6.76±2.23 125.56±20.25 84.82±10.04
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包括高血压和肾病,微量白蛋白尿排泄率 (UAER)是患者肾脏发生损害的早期表现,因此尿蛋白排泄率可以作为判断糖尿病肾病病情轻重的可靠依据。在以往治疗伴有高血压的糖尿病早期肾病时,主要通过降血压的治疗导致尿蛋白量的降低甚至消失,主要原因是降血压药物缓解了高血压对患者肾脏的严重损害,这一点在临床的研究中已经得到了确认[3]。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RAS)存在作用的药物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的尿蛋白排除率,分析原因可能是药物除了通过降低血压来减少肾脏的负荷从而减轻对肾脏的伤害,还可能存在其他非降压因素对肾脏起到保护作用[4]。但在这方面的报道并不多见,因此笔者在本研究中选择了不存在明显降压效果的小剂量AT1拮抗剂厄贝沙坦辅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研究结果发现,小剂量厄贝沙坦能够明显降低患者UAER的水平,但对患者其他指标Scr、BUN、SBP、DBP影响不显著,说明此类药物可以对患者肾脏起到除降压作用之外的保护肾脏的功能,与降压作用关系不大。糖尿病早期肾病的发生与血压、肥胖、血糖、高血脂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合理控制血糖、进行戒烟、减重、选用ACEI药物或调脂药物进行治疗都可以减轻糖尿病早期肾病的蛋白尿排出。因此本研究在选择研究对象的时候排出了吸烟、肥胖及使用ACEI药物或调脂药物的患者。
厄贝沙坦是继氯沙坦和缬沙坦之后的出现的一类新型的血管紧张肽II受体拮抗剂,可以直接起到阻滞AT1受体的作用,对AT1受体的亲和性较强,通过选择性的对AII受体与AII受体1(AT1)的结合进行阻断能够有效的阻止其产生作用,并发挥多种途径功效共同减少尿蛋白的排除,从而缓解肾功能的恶化。厄贝沙坦独有地环戊基结构能够使其与AT1受体的袋装结构紧密契合,使其稳定性增强,亲和度高,难以解离,这使得厄贝沙坦的阻断效果更强,作用更加持久,这便是厄贝沙坦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方面的重要。另外,小剂量厄贝沙坦还具有安全性高,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小的各种优点,使其成为临床上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首选药物。
目前还没有研究能够完整阐明小剂量AT1对肾脏的保护机理。分析其作用原理可能是小剂量AT1拮抗剂能够阻断血管紧张素II以及出球小动脉壁上AT1结合,使肾小球的出球小动脉发生扩张,使肾小球内的球内压降低,改变了肾脏的血流动力学,从而减轻对肾小球的损伤。在出现糖尿病肾病时,由于肾小球系膜细胞及血管壁肌细胞所合成的硫酸类肝素物质合成量减少,导致小球基底膜的负电荷出现了减少,电荷屏障因此丧失导致通透性升高,进而尿蛋白增加。厄贝沙坦等药物能够使硫酸类肝素样物质合成量增加,使消失的电荷屏障得以恢复,改变了肾小球过滤膜的通透性从而使尿蛋白排泄率降低。再发生糖尿病时患者肾内RAS系统异常活跃,可以从血流动力学及非血流动力学两个方面对肾脏造成损害,从而引起内皮细胞产生功能性障碍,是血管扩张与收缩间的平衡被严重破坏,导致了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血管壁炎症及氧化等情况[5]。血管紧张素II是一种能够促使肾病局部的血管紧张素II水平的上升导致了病情的恶化。此外,AT1还能够具备独立于降压作用之外的抗增生肥大及纤维素化、抗氧化应激、改善胰岛素等作用,能够有效保护肾脏,控制肾病的发展[6]。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及早的有效治疗,能够有效的防治以及阻止终末期肾病患者由于肾功能的衰竭导致的死亡[7]。
在以往大家都会认为糖尿病肾病患者一旦出现蛋白尿,患者的病情基本不可治愈,但随着人们研究的深入,很多临床研究已经证实,合理运用药物是可以有效的治疗糖尿病肾病,延缓病情的恶化,保护患者肾脏。
本研究选择自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前来我院就诊的110例患有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在正常治疗的基础上添加厄贝沙坦40mg/次/d,治疗期为6个月,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测定患者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UAER)、肌苷(Scr)、血尿素氮(BUN)、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治疗结束后患者UAER显著优于治疗前,而患者治疗前后Scr、BUN、SBP、DBP差异不显著,说明此类药物可以对患者肾脏起到除降压作用之外的保护肾脏的功能,与降压作用关系不大。
综上所述,小剂量厄贝沙坦辅助治疗不仅对患者血压情况存在影响,还能够有效保护患者肾脏,降低患者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1]Haffner SM,Lehto S,Ronnemaa T,et a1.Mortality from coronary heartdisease in subjectswith type2 diabetesand in nondiabetic subjects with and without priormyocardial infection[J].N Engl J Med,1998,339(4):229-234.
[2]Parving HH.Renoprotection in diabetes:genetic and non-genetic risk factors and treatment[J].Diabetologia,1998,41(7):745-759.
[3]李江.不同剂量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J].基层医学论坛,2013,(19):2503-2504.
[4]况瑜天,何海生.小剂量厄贝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药业,2010,19(9):62-63.
[5]庄红梅.不同剂量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31):132-133.
[6]贾全心.缬沙坦与厄贝沙坦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微量蛋白尿及血压的影响研究[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24):3713 -3715.
[7]李青云.厄贝沙坦和冬虫夏草制剂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
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2,9(22):123-124.
R587.1
B
1002-2376(2015)07-0127-02
201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