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初中思品课程的知识积累固然重要,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当下改革的重点。在厘定了几个基本概念后,分析了我国初中思品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进而提出了存在的问题,然后进行了原因分析,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对如火如荼的“新课改”有所裨益。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政治课程;自主学习
中文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新课改”的核心和关键就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为基层的思品课程专任教师,本人结合教学实践,对于思品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一、初中思品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识别能力中的自我效能感低
大多数学生内心中是想提高自我的学习成绩的,但是,希望与现实的错位导致很多学生丧失了信心,尤其是在几次考试成绩不理想之后,在内心当中产生了自我怀疑,自我效能感也随之降低。还有部分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考试焦虑症,面对考试存在紧张和恐惧心理,往往导致越紧张成绩越不好,形成恶性循环。此外,初中思品课程教材也存在枯燥的现象,与其他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相比,在课程内容上具有明显的劣势,且受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认为思品课程就是死记硬背的课程,同时,个别教师在授课技巧上存在瑕疵,“满堂灌”,扼杀了学生学习思品课程的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也就更无从谈起了。
2.选择能力中的依赖性强
传统的教育模式以及应试考试要求,抹杀了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自我选择的能力极度弱化,甚至没有自我选择权利,完全由教师或者家长“代劳”。教师拥有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和选择能力,对考试内容具有较强的把握能力,了解课程内容的重点与难点,但是,这些往往成为学生进行自我选择的障碍,在学生的心里过分依赖教师,完全听从教师的指定和指导。同时,学生自己没有制订任何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在学习过程存在盲从性,老师讲什么,就学什么,老师不讲的,什么也不会!而且不会的内容也“理直气壮”,因为老师没讲!
二、初中思品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对策研究
(一)激发效能感,提高识别能力
1.树立学生自信,调动学生热情
自信是自我效能感的基础,如何树立学生学习思品课程的自信,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对政治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例如,在课堂多采用提问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到主动的思考之中,并鼓励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即使是错误的,也要积极鼓励,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思品课程的热情,又无形中树立了学生的自信,使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自觉提高,从而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识别能力。
2.借助多样的教学技术,培育良性的师生关系
随着教学手段的多样化,黑板已经无法完全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这就要求思品课教师积极采用丰富的多媒体教学技术,例如,投影、PPT、影音等多元化的现代教学手段。同时,鉴于“00后”的学生思想动态,先与学生做朋友,然后再对其进行引导和教育,形成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在传统的教学关系中产生无穷的学习动力,引导学生自主、主动地进行学习。
(二)改变依赖心理,提高选择能力
打破现有的“被学习”状态,教师和家长要走下“圣坛”,提升学生的自我选择能力,不要“包办”学生的所有事宜,将选择权还给学生,即使学生的选择错误,也要允许其尝试,然后教师和家长做好必要的引导。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独立思考能力,也就是常说的变“羊式教育”为“狼式教育”。
“因材施教”是教育的精髓所在,由学生自主制订目标和计划,针对不同层次和不同需求的学生群体进行差异化教育,对于基础好、接受能力强的少数学生群体,引导其拓展思品课的知识视野,在拓展性和创新性领域进行培养;对于多数一般的学生群体,注重基础性、常规性知识的培养教育;对于基础较差、学习成绩不好的少数学生群体,就不能要求苛刻,要逐步培养其思品课程的学习兴趣,注重进步过程的培养。“一刀切”式的培养模式,不仅会禁锢优秀学生的学习诉求和欲望,也会挫伤后进者的积极性,使其渐行渐远。
初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通过对基础课——思品课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不能一蹴而就,只有当学校、教师在教学中足够重视,并坚持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姚梅林,徐守森.Zimmerman BJ.Sebastian Bonner Robert Kovach.自我调节学习[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27.
[2]赵同森.解读人本主义教育思想[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123.
[3]程晓堂.论自主学习[M].学科教育,2009(9):32-39.
作者简介:李明花,1962年11月生,女,辽宁本溪人,就职于辽宁省本溪市桓仁县朝鲜族学校,职称:中学一级,主要研究方向:教育教学研究。
编辑 马燕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