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佳
摘要:随着高等音乐院校古筝专业招生人数的不断扩大,传统“一对一”的古筝教学模式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古筝集体课以其广阔而深远的空间和前景顺应了当前古筝教学改革的需要,本文结合笔者在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近年来的教学探索和实践,浅谈一下对古筝集体课教学的思索和心得。
关键词:音乐教育 集体课 教学实践
由于随着艺术教育的迅猛发展,音乐院校古筝招生人数的不断扩大,致使古筝教师的教学任务日趋繁重,传统“一对一”的古筝教学模式显然已不能适应现代音乐教育的发展。为适应社会对古筝人才的广泛需求,古筝集体课教学已经成为了大多数音乐院校新开辟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既大大节省和调动了教师的人力资源和教学能力,又大大激发和挖掘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思考能力。
一、古筝集体课教学的必要性和前瞻性
毋庸置疑,集体课教学模式相对传统的一对一个别授课模式来说,扩大了受教育对象的数量,有效的节约了教学资源,降低了教育投资成本。从教育发展的前瞻性来看,将来我们的学生大多从事的是教学工作,集体课教学模式改善了原有教学模式单一性和教学内容的纯粹性。同时,集体课采用齐奏、合奏、相互观摩交流等上课形式,培养和塑造了学生们敏锐的听觉、强烈的节奏感、默契的团队合作等能力,而这恰恰就是古筝舞台艺术表演所需要的。
二、古筝集体课教学的探索性和实践性
如何上好古筝集体课,笔者认为首先应采取编组方式。根据学生们的学习程度和学习进度进行分组(每组6-8人),在每学期期末考试后再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及表现进行动态调整。这样,在学生中营造一种相互激励的学习氛围。
(一) 教学环节
古筝集体课的基本环节包括复习、新授课内容和作业三个部分。复习检查时段可以采用小演奏会的形式,演奏中教师不做任何辅导和讲解,只在旁细心观察和聆听,并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做上笔记,等学生依次演奏完毕再做总结。这样每一个学生不仅是演奏者也是观众,无形中给课堂增加了活力,增强了学生竞争意识,从而使学生们更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新授内容时,先由教师对新内容进行分析、讲解以及同步示范,并且提出在技术要领、音乐处理上的重难点等问题后,让学生分别演示讲解示范过的乐句,并让学生参与讨论和相互点评,这种方式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巩固,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将各项难点问题解决后,可以再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学生弹右手旋律,另一组学生弹低音旋律。在布置作业时段,除保留练习上一次的作业外,还要预习新的内容,这对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有很大的提高。
总之,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学会主动独立思考,发现并解决问题。可以一个学期抽出两到三个课时让能力较好的学生进行现场试教,培养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
(二) 教学方法
在古筝集体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讲解、示范、讨论、典型案例说明等教学方法。下面就介绍几种教学方法:
1. 区别示教
教师应清楚了解每组学生中存在的差异,针对同一组且能力水平存在差异的学生进行教学时,必须对教学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了如指掌。学生弹奏相同的乐曲时,教师可以通过听和看来辨别学生演奏中出现的问题,如:音准、指法和手型的错误、手臂和手腕僵硬等。可以让好学生多做示范,让差的学生去细心感悟,由于学生之间的程度比较接近,相互示范容易被接受,对学生的进步会有裨益。
2.抽查式演奏
不定期的抽查某个学生进行单独演奏或逐个抽出来按段落进行接龙似的演奏。这样,教师可以清楚的发现每个学生的问题,也营造一种相互竞争的氛围。这种方法可以锻炼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避免漫不经心的弹奏习惯。
3.启发想象力
在集体课教学中,循循善诱的引导对启迪学生心灵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可以自己的示范演奏或播放一些优秀作品给大家听,启发学生去聆听音乐、感受音乐,去想象音乐画面,从而能更好地贯穿于自身乐曲的演奏之中。
4.根据不同风格的乐曲、不同流派的特点作示范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风格的乐曲、不同流派的特点作演奏示范,使学生掌握各筝艺流派技法共性的同时,也要准确地掌握各流派的个性独特技法。同时还可以找尖子生进行示范,由于是同学进行示范可以使其他学生更易接受,无形中也在学生中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局面。
三、古筝集体课教学是新教学的要求
(一)要不断完善教学能力
古筝集体课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技术能力,科学周密地安排和设计每一个教学计划,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程度和进度,认真备课,做到在学习中研讨,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提高,使集体课教学不断创新、改进、提高,以适应新时代教学的需要。
(二) 立足传统,勇于创新
古筝集体课教学形式有自身的优势,但却不能完全取代传统形式,成为唯一。由于学生对筝这门乐器掌握程度和领悟能力参差不齐,在集体课教学中每个学生存在的问题也都是不同的,这就需要教师上好集体课的同时,适时加入个别课。使古筝教学逐渐形成以集体课为基础,同时附带个别课这样一种双管齐下、行之有效,且符合古筝课教学规律的全新教学模式。
四、结语
为了更好地普及古筝教育,弘扬民族音乐,我们应该用宽容的心态去看待和支持集体课的教学,并为其营造一个勇于尝试的空间和氛围。笔者认为对于一位古筝教学工作者来说,这是相当有必要的。
基金项目:
本文为吉首大学校级教改一般课题,项目名称:民族地区高校音乐类专业《古筝》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4JSUJGB03。
参考文献:
[1]章连启.音乐教育教学经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2]王岚岚.论古筝集体课教学的可行性[J].广西艺术学院学报(艺术探索),2005,(05).
[3]何穗宁.高士钢琴教学改革与钢琴集体课问题初探[J].艺术百家,2004,(01).
[4]朱晓谷.柔情古筝——齐奏、重奏曲集[J].安徽文艺,2006,(06).
[5]陈音.并非器乐教学的禁区——谈古筝集体课教学[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