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胜强
初到巴黎的人大多想领略一下卢浮宫的风采,卢浮官是法国最大的王宫建筑之一,位于塞纳河有岸、巴黎歌剧院广场南侧.在1793年8月10日推翻君主制的周年纪念日,法国“国民公会”决定把昔日的皇宫辟为国立美术博物馆.同年11月18日,卢浮宫博物馆正式向公众开放.其画廊长达900英尺,藏有大量17世纪以及欧洲文艺复兴期间艺术家的作品,馆藏品达40万件.这其中的爱神维纳斯雕像、胜利女神像和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画被称为“卢浮宫镇馆三宝”,
当我们以轻松平和的心态揣摩画中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时,会觉得平时被数学问题绷紧了的神经松弛了许多,仿佛穿越时空,进入了美的殿堂.无处不在的数学触角真的被挡在艺术大门之外了吗?
或许你不曾想过,眼前这一闻名于世的艺术珍品也未能摆脱数学的影子.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为什么《蒙娜丽莎》能让不同的人都感受到美呢?美的背后有什么规律可寻呢?这样的问题可能我们从未想过,也没有打算去想.美不是只可意会,不能言传吗?
不妨让我们用数学的眼光来审视《蒙娜丽莎》,《蒙娜丽莎》是达·芬奇的一部以黄金分割律为表现手法的代表作.在这幅面中,充分运用了黄金律设计蒙娜丽莎的各部分比例关系,使得油画看起来是那么和谐与完美.在《芬奇论绘画》一书中达·芬奇认为:“美感应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之上,”因此,《蒙娜丽莎》的美不只是大师的妙手偶得,还是借助几何方法精心构思的结果.
黄金律于公元前6世纪就由古希腊数学家所发现,其实它是一个比例关系,即把一条线段AB分为两部分AC与CB,使长段AC与短段CB之比恰好等于整条线AB与长段AC之比,其数值比约为1. 618:1或1:0.618.也就是说长段的平方等于全长与短段的乘积,即AC2=AB.BC.后来柏拉图将此称为黄金分割.0.618…,以严格的比例与和谐性,蕴藏着丰富的美学价值.
为什么人们对这样的比例会本能地感受到美呢?这可能与人类的演化和人体正常发育成的结构有关.据研究,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骨骼方面以头骨和腿骨变化最大,躯体外形由于近似符合黄金律而变化最小.人体结构中有许多比例关系接近于0. 618….人类最熟悉自己,势必将人体美作为最高的审美标准,由物及人,由人及物,推而广之,凡是与人体相似的物体就喜欢它,就觉得美.于是黄金律作为一种重要形式美法则,成为世代相传的审美经典规律,至今不衰!
达·芬奇是艺术史上第一位对人体和动物的比例作过系统研究的艺术家,他研究解剖长达40年之久.他熟悉人体的外部比例,而且了解人体的内部结构,因此笔下人物的比例、结构、动态都十分准确,无懈可击.《维特鲁威人》是达·芬奇认为比例最精准的男性蓝本,这种“完美比例”也即是数学上所谓的“黄金分割”.
1913年,伦敦艾尔沃斯的收藏家休·布莱克购得一幅很特别的《蒙娜丽莎》布画油画,画面中的蒙娜丽莎显得更为年轻,被命名为《艾尔沃斯·蒙娜丽莎》.人们都想知道,此画是否也出自达·芬奇之手?
意大利几何学家阿方索·鲁比诺用几何学方法进行鉴定.鲁比诺首先对达·芬奇的作品《维特鲁威人》从几何形状的角度做了扩展研究,他发现《艾尔沃斯·蒙娜丽莎》的几何构图与达·芬奇描绘人形所惯用的比例相匹配.人们再结合年代测定等方法,确认此画应是达·芬奇的真迹,
维纳斯雕像,修短适度、美妙绝伦,为世人所赞叹.她之所以有如此令人倾倒的美,与体型结构符合黄金律分不开.古希腊具有“显示出永久的魅力”的雕塑艺术,反映了当时人们应用数学理念与雕塑艺术上的杰出成就,是形式美中的比例、均衡、和谐等规律的体现,已成为体现美的原理和数学理念和谐统一的典范,对后世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有了数学的眼光,我们可以更为深刻地认识美,创造美.
美不是卢浮宫的专利,它遍布于自然与生活之中,当你欣赏丛中鲜花、拣拾海滩贝壳、观看水中海马,感叹自然的美妙时,有没有注意到它们结构布局上的相似之处?其实它们在结构上都有一种白相似性的特点.黄金分割也是一种几何上的白相似性,部分与部分的比等于部分与整体的比,等于整体与更大整体的比……一种和谐的美感自然浮现.
如上图,这种短边与长边比值是黄金数0. 618…的矩形称为黄金矩形,它是黄金分割自相似性最好的体现,矩形内截去一个正方形,剩下的小矩形仍然为黄金矩形.依次无限截取下去,会获得邻近边长比为黄金数,并且依次呈螺旋形排列的自相似正方形.如果将这些正方形内的
网弧连接起来,会构成一个平滑的自相似螺旋,即黄金螺旋.生物界中螺旋形状大多为近似的黄金螺旋——如前面提及的海螺壳,海马的尾巴,植物叶子,花和果实表面排列等等.用几何方法可以证明,只有采用黄金螺旋这种“依次排列”的白相似布局才能最大限度地占满平面区域.
看到这里不妨伸出你的左手,然后握拳,看一下你的食指围成的螺旋是不是和图黄金螺旋很像?人体众多骨骼因为被各个关节黄金分割,所以能够围成这种螺旋形状.黄金分割的关节都是能够蜷缩的位置,如手指骨节、肘部、膝盖、颈部、腰腹等.许多哺乳动物关节都具有这种特点,这都是生物经过几十亿年进化的结果,能让身体和四肢完全地蜷缩来抓住东西和自我保护.因此生物选择了这种没有缝隙的蜷缩——黄金螺旋.
电影《达·芬奇密码》中反复提到了斐波那契数列:1,1,2,3,5,8,13,21,34,…,其特点为数列中每一项等于前两项之和,即αn+2=αn+l+αn(n∈N*),αl=1,α2=1.这个数列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如树枝上的分枝数,按照黄金分割比例生长树枝和树叶,会使单位面积接收到最多的阳光,其原理与黄金螺旋相似,即在生长过程中更能够充分布满有限空间.
当你在卢浮宫中欣赏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的作品时,一定会想起他的一句名言:“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如果带着数学的眼光,相信你在生活中一定会发现更多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