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霞 陈晓旭
摘 要:在小学教育中,班主任是中流砥柱,直接影响小学生成长。可是,从当前班主任工作情况看,工作比较繁琐、沉重,使得很多班主任在教育和班级管理中力不从心。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工作中的问题,然后提出几点应对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问题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4(c)-0217-01
小学教育是重要的教育基础阶段,需要认真对待任何一个小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班主任在其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是学校与家长之间的中间人。从实际情况看,班主任工作在当前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影响了工作效果,下面就對这些问题进行分析。
1 问题分析
1.1 教学方面
班主任是教师,也是班级的管理者,班主任的工作要比普通教师工作繁琐。任课教师主要就是通过课堂讲课使学生对学科知识进行及时掌握,班主任还需要关注学生思想教育和身心健康。另外,学校考核以及班级排名也给班主任带来很大压力。当前,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的期望比较高,会直接转嫁至班主任身上,一旦学生不优秀,就认为是班主任的责任。很多班主任面对这种情况,只好对学生进行管束。因此,班主任需要对各层面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1]。
1.2 德育方面
对于小学教育来说,德育工作是一个重要方面,同时还是班主任的重要工作。但是,当前现代教学手段的广泛应用,存在学生社会化的状况,小学生无法承担太多道德准则。现实社会中,道德沦丧,很多小学生开始对榜样产生疑惑,而班主任本来教学任务就已经很是繁重,这样就导致很多班主任没有太多的精力放在德育工作上。
1.3 网络问题突出
当前,互联网已经在大众家庭中普及。小学生接触网络的时间太早,导致容易在虚拟世界中迷失。很多不健康的网络信息影响学生心灵,家长素手无策,而班主任也是退避三舍。
2 应对策略
2.1 减少工作量,保证师生关系的和谐
学校领导需要对班主任工作情况进行关注,适当减少工作量。另外,学校需要从表现比较优秀的学生干部中选拨一些好帮手,协助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管理,从而减轻班主任工作量,并对学生组织能力以及管理能力进行锻炼。班主任的空闲时间多了,就能够和学生充分相处,及时了解学生,更好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好的教育能够促进小学生的健康发展,不好的教育则会使学生信心受到挫折,因此,班主任的担子是很重的。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需要对学生进行高度关注,必须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构建和谐师生关系,防止学生产生叛逆思想[2]。
2.2 对学生要一视同仁
班级就像是大家庭,班主任扮演着家长的角色。班主任不能仅靠成绩对学生进行评论,避免给学生贴上优等生以及差等生等标签,这样的效应会使得成绩比较差的学生产生消极心理,不能够有效培养其学习兴趣与自信心,对其自尊心造成一定的伤害,导致其误入歧途,同时还会使得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沾沾自喜,不思进取,不能够保持良好心态。所以,班主任需要一视同仁,对于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在对其进行肯定的同时还要指出其自身的缺点与问题,使学生在得到良好学习动力的同时不要盲目满足,对于成绩比较差的学生,需要对其进行鼓励,给予其一定的重视与关怀,使其了解到自己的努力被肯定,另外,还要让这些学生明白不会有人由于其属于弱势群体而瞧不起,需要感受到自己属于大家庭中的一份子。与此同时,还要积极协助其对学习方法加以改善,为每一个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安排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当做小师傅,利用结对学习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2.3 对学生的需求加以重视
有的学生的要求和大部分学生比要多得多,班主任要想对这些要求比较高的学生与大部分学生需求之间进行平衡是有一定困难的,这些学生一般都属于学习被动以及集中注意力比较差的学生。班主任为了对班级进行有效管理,就必须要针对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重视学生的实际需求,促进其健康发展。
2.4 对网络进行正确利用
网络再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不良信息。合理利用网络,能够使学生学习到很多课外知识,所以,班主任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使其认识到网络造成的危害,引导其对网络进行正确科学的利用[3]。另外,班主任能够阻止学生参与到兴趣小组中,使其对网络不再产生依赖。与此同时,班主任还需要经常与家长进行联系,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同步开展,确保学生在校内和校外都能够健康成长。
3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教育是重要的基础教育,在小学阶段,需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这直接影响其一生成长。班主任是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最多接触时间的人,对学生的教育起到重要作用。所以,需要帮助班主任采取有效措施对当前工作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进行解决,将现代教育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 吴开源.小学班主任工作存在问题以及应对策略[J].才智,2012,(29):83.
[2] 王晓萍.小学班主任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分析[J].才智,2013,(34):93.
[3] 潘涛.小学班主任工作存在问题和应对策略[J].新课程学习,2014,(05):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