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荣
【内容摘要】作文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作文评改又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困生作文时大多感到困难,所作的文章也存在诸多问题。教师在作文评改时应该采用激励性语言,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唤起学生积极向上的意识,滋润他们日渐干涸的心灵。
【关键词】作文 评语 激励 作用
由于招生政策、学校地理位置等原因,笔者所在的学校生源质量不高。我所面对的是一群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是一些调皮捣蛋、四处闯祸的学生。他们大多数人要么家长在外打工,要么家长离异由爷爷奶奶带大。亲人的关怀、身边人的赏识对于他们来说很少。从小到大很少有人给他们以积极的正面的鼓励,他们往往是被批评的对象,所以面对批评、指责时总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唤起他们沉睡的心灵就成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因为只有知耻才能后勇。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学艺术主要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不是“传授的本领”。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把这种“教学的艺术”渗透在课堂上以及课外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在作文教学中如果能够恰当的采用激励性的作文评语,就会架起通向学生心灵的桥梁,进而提高作文质量,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一般情况下,教师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往往喜欢挑出学生作文失误的地方,不停地提醒学生,总是认为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学生更快地进步。殊不知,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辛辛苦苦写的作文被评得体无完肤,不但不利于学生更快、更好地进步,反而会使其产生一种厌倦情绪,甚至是抵触情绪。所以教师在批改学生的作文过程中,要适当地采用激励性的语言,能够激发学生作文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其潜在的写作动机,变被动作文为主动写作。因此,我在批改时常常留意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加以激励,激起其写作的兴趣。比如,有的教师在批阅学生作文时常常发现,有少数学生书写潦草、内容空洞、语无伦次等问题,可以说是一无是处。我总是将每个学生看作“大树的嫩芽”,因而也总是像沙里淘金那样,“洗尽沿华始见金”,充满希望,耐着性子,带着电子显微镜和放大镜,去发现搜寻捕捉那“一无”中的“是处”。一经发现,便即刻予以热情地肯定和褒扬,以此唤起学生自信心和求知欲。如在一次作文批改中,一位同学的一篇令人“头痛”的作文,书写潦草,语言晦涩,东拉西扯,文中却写了他同损坏公物的现象作斗争的片言只语,于是我有如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那样的欣喜若狂,当即在旁批中写道“这是主人翁精神的生动体现,是人间的正气,是真善美的表现”。当学生在作文中有了绝望的情绪时,我就用“永远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绝望的人”来激励他面对人生的风雨;在面对误解时,“用轻松、理性的态度看事情”,其实一切没什么大不了的。“把你的脸转向太阳,阴影就会被甩在身后”了。渐渐地,我发现很多同学一改过去作文如临“大敌”的畏惧情绪,他们用心去编织自己美丽的梦,有了真情实感,内容渐渐充实起来,字迹也渐渐工整规范起来,用词也懂得斟酌、推敲,造句也日渐通顺起来;看待问题也变得积极向上了,做好事也更为乐意勤快,纪律性也渐渐增强,学习的自觉性也日渐提高,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所拟的批语应始终贯穿着这一精神,着力挖掘其潜能,激励他们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从尊重学生的愿望出发,把学生摆在平等的乃至主人翁的位置,禁忌使用命令、训斥、挖苦、讥讽的口吻,而采用商榷、征询、启发、谈心的语气。如:“这样改,你觉得如何?”或“可否从另一角度考虑?”或是“语序这么调整,是否更容易准确地表情达意?”等等,语气委婉,态度温和,从不一棒打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始终让学生觉得自己是作文的主人,自己是被老师尊重的,自己的想法被重视了,自己也有那么多可取之处,不能自暴自弃,如果自己都放弃了自己,可能就真的没有希望了。不放弃自己就是一种自我拯救。
学生在作文里有时错字连篇,别字成堆,这常常是令教师头痛的棘手的事,我遇到这类现象时,总是不忍心在学生的卷面上打满红叉,认为那样做是实在是件煞风景的事,这对学生的自尊心、积极性无疑是一种无情的伤害,因而总是从鼓励出发,“笔下留情”,也就是只在错别字下面划一横线,以示有误,并在旁边画一待纠正的框子,启发学生自觉改正,最后在批语里写上“这么多的常用字给写错了,应该是粗心所致吧,完全相信你在下次作文时会更加细心起来,字也写得更漂亮”。这样的做法,本着既启发学生、关心学生、同时又尊重学生的精神,“心慈手软”些,总比那些“秋风扫落叶”“恨铁不成钢”式的生硬方式更奏效,更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更能激发写作的积极性,同时也更能沟通师生的心灵,建立新型的、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学相长,提高教学质量。
由于阅历和认识水平的限制,学生在作文里难免出现一些不严谨乃至错误的说法。对于这样的作文要从爱护学生的角度出发,精心引导,善意“开通”。对此,直接否定不如引申归谬效果好。例如一位同学在作文中写道:“她欺骗了我,从今天开始我再也不相信别人了。”我在旁边批道:“真的?一个人骗了你,难道全天下的人都对不起你吗?为什么要一棒子打死一群人呢?爸爸妈妈也不可以相信了吗?太偏激了吧?这个世界上还是好人多啊!”后来这个学生说:“我一直都很信任她,可她却把我的小秘密告诉别人了,我很伤心。现在我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了。”我体会到,认真写好作文评语会令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学生感到老师是关心他们的,是认真批改的,可以帮助他们这些青春期的学生解决一些疑惑,他们就会油然而生一种对老师的尊敬之情。老师的认真批改表现了老师对学生劳动的尊重,老师的这种爱心又会赢得学生的尊重。这样师生之间便产生一种互相信任互相理解的良性感应,从而能进一步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为此我拟批评语时,可嘉许可不嘉许时,一定要嘉许,可加“好”可加“很好”时,加“很好”更好。比如:我去年所带的班级,基础差,谈不上有什么作文“尖子”,但我却痴心于“矮子里拔将军”。所以,倘发现他们作文里一个词语用得好,我就在文旁批“用词贴切”。有一句写得生动形象,我用圈点之后写上“堪称佳句!”如果是整段文字写人叙事自然,状物抒情得体,我就索性用“很有文采,十分难得”等话语加以赞许。长时间地这样做,“矮子”里边也真有“将军”“拔”出来了。
总之,批改作文时要运用激励性的评语,不仅是在帮助学生提高作文表达水平,更是帮助学生树立生活的自信,唤醒他们沉睡的心灵,使他们看到自己的潜力,进而对生活中的自己提高要求。当一个人的内心不再麻木,还有什么奇迹创造不出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