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深化课程及高考改革的几点商榷

2015-06-01 06:41陈继革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文理科目中学

陈继革

一、走班教学

据报道,从2014年初开始,浙江全省已有杭州二中、杭师大附中、鄞州中学、温州中学、嘉兴一中、上虞春晖中学、天台中学等11所普通高中打破原来的“行政教学班”模式,实行语、数、外、理、化等“必修课选课走班制”。以第一批探索“走班制”改革的杭州绿城育华学校为例,该校目前在高一、高二年级的教学中,语、数、外、理、化、史、地等学科被分为A、B两个层次,A类学习程度好一些,B类基础弱一些,学生可以先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选择学科层次,再在该层次中和自己喜欢的教师进行“双向选择”。改革已从选修课走班到了必修课走班。很显然,走班比不走班肯定要好。走班代表着改革在进行中、深化中、效率提高中、学生特长培养中。

走班制似乎很美好,走自己喜欢的班,走适合自己能力层次的班,选自己喜欢的学科,选自己喜欢的老师。但实际情况是这样吗?这只不过是“皇帝的新衣”的中国版。

当前的走班制,对行政班的彻底否定的意图很明显,大部分学校认为是走班节数越多越好。但走得越多,操作越烦琐,学生管理越难,使那些平时不那么服管的学生很兴奋,不用听班主任的唠叨了。平时教书不那么认真的老师也比较高兴,教学评估更难了,高考成绩又不公布,教好教差也不知道了,压力没了。学考通过就行了,教学质量会高吗?当然,走班既然在走,其优点也是明显的,学科分层走班笔者也是赞同的。

走自己喜欢的班,走适合自己能力层次的班,实际是很难实行的。目前的选修走班多安排在下午,比较集中,到点时只见教学楼穿梭的学生。一人一课表,教室不固定,可能要跑到另一教学楼,有时连上厕所也来不及。选自己喜欢的老师,有那么多令人喜欢的老师供你挑吗?不喜欢的老师怎么办?高考7选3方案衍生出35种变化,学生怎么选,苦了老师与家长。那些没地位难度又偏大的学科没人选,课任老师真地只能去搞后勤。

在这里,笔者想大喊一声,教育不要大跃进!确实需要走的,她会自己走起来的,不要硬性搞出来每年级选修走8节(优质特色高中评比的明文要求),浙江省每年级走班真正达8节的学校有吗?大多数学校单硬件设施条件就不具备。

二、自主选择

随着浙江、上海分别公布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自主选择”成了一个高频关键词,不断激荡着大众的注意力。从两地的新高考方案来看,不论是考生和高校,双向的选择空间普遍增大了。学生在选考什么科目、考几次、用哪次成绩等方面,有了前所未有的选择权。高校在招生模式、选拔标准、专业选考科目范围等方面,有了更大的自主权。以浙江为例,今后选考科目可以“七选三”,排列组合起来就有了35种不同的选择。因此有种形象的说法,高考综合改革推开后,“套餐”变成了“自助餐”。

对学生来说,从“选课”到“选考”,再到“选专业”“选学校”,依据什么来选择?贴近兴趣、匹配能力,是不少教育专家和教育工作者给出的建议。从兴趣导向出发,把兴趣与学习目标和学习动力、职业规划和事业追求绑定在一起,选其所好、选其所长。

这里隐藏了一个前提,那就是每一个学生都是有自己的学科兴趣的,但实际上学生对某学科的兴趣往往建立在对该学科教师的兴趣上,真正有学科兴趣、学科特长的学生比例有多高?就笔者所知,还没人研究过,但笔者从教的农村普通高中,这类学生的比例在5%以下,学科成绩差了不可能对该学科有兴趣,除非碰到很优秀的老师,才有改变的可能。另外,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时不是一下子就有了的,而是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慢慢产生激发的,因此,兴趣至上说是极其有害的。

选考科目可以“七选三”,这就要求高一开齐高中三年的全部课程,否则学生无法科学合理选出这个“三”作为主攻方向。从当下来看,学考难度要下降,学习时间要缩短,学习内容要减少,但必修课程高一全部开,8节选修课的开设就成了问题。更为严重的是,应试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从高二开始,甚至从高一开始,学生就将语文、数学、英语和自己选的三门课作为主攻方向,高三的学习更枯燥。

报纸上经常报道重点中学校长或专家的感叹:应试教育模式和以往的考试制度下,很多学生以总分最大化为目标,考前死记硬背,或许高考得了高分,但却不知道自己的理想是什么、适合什么样的专业,甚至到了大学,许多学生还不知道如何选择课程。每年招生咨询,“主力军”大都是家长,自己来咨询的学生反而很少见。有的家长还爱大包大揽拿主意,家长们问得最多的问题是:分数够不够?学校“王牌专业”是什么?就业前景怎么样?

为什么那么多学生患“选择困难症”、“选择依赖症”、“选择盲目症”,原因在于学生缺少在这方面的指导。目前,一些中学已相继开了“高中生生涯规划发展”、“职业体验”等选修课,让学生在高一就开始规划大学学什么专业,今后向什么职业方向发展。还有学校为高一新生进行“职业兴趣测试”,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职业倾向,进而打通学校学习和职业学习之间的“隔膜”。这应该说是这一轮深化改革的亮点,但“高中生生涯规划发展”应作为必修课来开设,全国应该有统一教材进行强化提高。

三、考试安排

浙江省高考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指出:统一高考招生是本次高考招生改革的重点。考试不再分文理,实行统一高考与高中学考、必考与选考相结合。考试科目分必考科目和选考科目,必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和外语,选考科目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实为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两门学科)等7门高中学考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语文、数学考试于每年6月进行。外语每年安排2次考试,一次在6月与语文、数学同期进行,考试对象限于当年高考考生;一次在10月与选考科目同期进行。选考科目每年安排2次考试,分别在4月及10月进行。外语和选考科目考生每科可报考2次,选用其中1次成绩。

中学老师倍感困惑的是,为何每次改革都要强调不分文理?实际文理分类还是存在,而且,这么多年搞下来,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数学生还是存在文理倾向的,大学这么多年招生下来,文理分科弊端很大吗?人才选不出来吗?人才培养不好吗?实际许多老师认为文理分科是最合理的,至少比目前的35种分类强。在35类中选,学生只能选容易学的、老师水平高的学科。

猜你喜欢
文理科目中学
如果十二星座是语文老师
文理生的battle
高考“新科目”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平淡考查朴素启发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
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重、难点讲解(unit 12)
那朵风干的百合花
杀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