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秀凤
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社会的发展,素质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那么在品德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主要从以下这几方面入手。
一、引发好奇——创新的动力
好奇心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活动,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更能激发学生全身心投入到知识的探究中。如,教学《怎样和他联系》一课时,教师拿出一个信封,上面写“寄江苏苏州王同学收,北京中心小学李寄”。然后请学生说说这封信能寄到吗?能退回给写信人吗?经过一番讨论后,教师说明:寄信、打电话、发电子邮件等也有许多学问,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怎样和他联系》。这种巧设悬念的方法,一开始就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而创造性思维就是在这种主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二、求异思维——创新的核心
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在品德教学中,教师可凭借教材本身具有的创造性,精心地为学生铺设求异路径,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如,教学《地球在发烧》一课时,学生知道了地球发烧的主要原因及后果。于是教师提出:假如你是宇宙大夫,你会给地球妈妈开一张怎样的处方单呢?学生的思维立刻呈发散趋势,想出了许多方法:如不用一次性筷子,节约用纸;低碳生活,节约能源;回收垃圾……这时,他们多么像一个个环境治理小专家啊!
三、展开想象——创新的翅膀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丰富的想象是创新的翅膀。如教学《家乡的变化》时,我创设情境:再过20年,我们的家乡——苏州会是怎样一个人间天堂呢?学生们立即展开了想象,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当学生的作品通过投影仪展示在大屏幕上时,大家都被眼前的美景所陶醉了。利用媒体展开想象,很好地体现了创新精神,激发起他们对家乡的热爱,对未来的憧憬,也激发了学生为梦想而努力学习的志向。
四、参与实践——创新的天地
品德课的突出特点是具有社会性,必要的社会观察、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广阔天地。如教学《家乡的变化》一课时,先带领学生参观自己的家乡——迅速崛起的苏州工业园区,然后让学生通过访问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填好两张调查表:家乡情况调查表、家庭生活变化情况调查表。学生通过调查从事实中体会到党的政策给千家万户带来的变化,小到吃穿,大到住行,这无一不在说明家乡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乡人民正在用勤劳的双手建设着自己的家园。作为家乡的子孙,更应努力学习,让家乡的明天更美好。
综上所述,在小学品德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求教师不仅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下一番功夫,还要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上作一番创新。我相信,只要我们持之以恒,不断探索,创新的种子一定会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编辑 张珍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