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世彬
小学三年级八岁多一点的学生,他们有多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少老师可能不太放心,在教学稍难的问题时总不太敢放手,“辅助”过多。我在执教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集合》一课时,学生的表现让我感受到他们真的不简单。
数学广角是较难的内容,“集合”不但要让学生理解并运用韦恩图来解决实际问题,更要让学生“举一反三”,懂得创造性地借用多种方式理解题意、解决问题。
和例题相关的习题学生能照样子用韦恩图分析解决,但教材中的思考题我认为学生会有麻烦(题目:学校举行乒乓球比赛,A组、B组两个小组各有16人,每组两人一对进行比赛,负者淘汰、胜者进入下一轮,最后两组第一名进行决赛。两个小组赛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理解“两个小组赛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时,可能会忽略“小组赛”,加上最后的“总决赛”;会沿用韦恩图来理解数量间的关系,无从下手。
读题、理解题意、交流。果然很多同学对“小组赛”几个字理解得不够,这是因为孩子们对赛制了解不多造成的,但还是有同学提出了正确的看法并说服了大家:小组赛不包括最后一场决赛。
怎么解决?疑惑、小声议论,有人说画韦恩图来分析,无从下手……大胆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想办法。通过充分的小组讨论、交流,方法有了:画示意图。“把两个组的16人分別用序号表示出来,两两比赛,找出一共比赛了多少场”。“只画一个组的16人就行了,另一组完全一样。第一轮16人进行8场比赛,淘汰8人,8人进入下一轮,第二轮8人进行4场比赛……算式是:8+4+2+1=15场,15×2=30场”。
到这里,我已经有点满意了:孩子们没受到本节内容韦恩图的“干扰”,而根据具体情况找到了画图解决的方法,通过交流知道了怎样更简捷,找出了正确的答案。我正准备表扬总结,这时有几个孩子把手举得高高的,其中一位“不请自到”站起来说道:“还有更简单的方法,32-2=30就行了,因为每场比赛都要淘汰1个人,几场比赛淘汰几个人,最后要剩下2个人进行决赛,所以一共要淘汰30个人,就是要进行30场比赛……”
一个小小的学习片断,让我再一次意识到:相信学生,他们能行的。不要事事都为他们“操心”,放手让他们去学习、交流、创造。教师教学时绝不能只“就事论事”,“有一说一”,而要“有一说三”,建立联系,形成体系,真正为孩子们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搭好台阶。
编辑 薛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