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佳莉
摘 要: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执行实施学生的主体性学习,也要体现在学生的课后学习、作业训练等方面。只有这样才能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中。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改革;方法探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提倡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并且在学习中要有参与的能力,勤于动脑,勤于思考。鉴于此要求,我们的教学中要认真执行实施学生的主体性学习,也要体现在学生的课后学习、作业训练等方面。只有这样才能贯穿于學生的学习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中。我们这里所要说的是,在新课标下,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业改革。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这一问题的尝试。
一、快乐作业法
传统的作业布置就是老师让学生去写,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学生做起来感到非常的枯燥乏味,学生往往逃脱老师布置的作业,做的效果也自然就比较低下。新课标下,我们进行了对作业的改革,本着让学生以愉悦的心情去积极主动做作业的原则,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我们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性格特点,设置了多种符合学生个体的作业。让他们能够积极行动起来,主动地去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说一说等许多实践性很强的作业。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做作业的热情;通过改革,学生不但不把作业看成负担,反而多数的时候催促老师,让老师给他们布置作业了。他们在作业中感受着极大的乐趣,以饱满的情绪积极地做起了作业。
二、给学生自由
传统的作业布置都是由老师承担,学生只是被动地听从老师的吆喝,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新课标实施后,要求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放开学生的学习,作业自然也就要交给学生了。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让他们自己去合理地选择相关内容。把作业分成套餐,有A餐,有B餐,有C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去选择不同的档次。把语文作业中的听、说、读、写全都开放,并且与演、唱、面、制作相结合。把游戏融入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
三、推广开放型
新课标下的作业不局限于课堂,让学生走出去,走进生活,在社会实践中去操作、去实践。我们将语文学科与音、体、美、外语、信息技术各个学科都融合进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习蔬菜词语就到市场去买蔬菜,学完《四季》就让学生画四季的景物,学了《琥珀》就让学生去网上浏览更多的信息。通过让学生实践操作,走进生活,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综合能力。
总之,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我们对小学语文作业教学进行了改革,取得了比较大的效果。但是我们还会更加认真地学习和领会新课标,研究教学方法,研究我们的教学对象——学生,要本着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主旨,提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让学生在作业的天地大展才能,使他们的语文学习水平得到真正的提高。
编辑 董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