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福才
摘 要:创新是素质教育的灵魂,而体育学科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具有广阔的学习、活动环境和场地,以及充分地进行观察、思维、操作和表现的机会,对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其他学科无法相比的优势。隨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应试教育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素质教育大势所趋。各学科的改革已经稳步推行,体育从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有所改变,现阶段的体育教学要转变落后的观念,教学方法要推陈出新,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国家栋梁。结合现阶段课改的体育教学的不足之处,提出如何转变教学新思路和新方法。
关键词:素质教育;体育;教学思路;创新
素质教育的不断实施,我国培养了各类型的素质人才,但目前的体育教育,显然并没有受到各个学校的重视,使得学生的体育课堂没有新意,达不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体育效果没有预期的好。因为学校对体育教学不重视;教师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教学上,备课不充分;学生对体育课更是漠不关心,感觉就是玩,形成现在体育教学的恶性循环。新课程改革对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体育课程对学生的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不能用随意性的态度对待体育课程,身体健康是学习的重要前提。为寻得体育教学的重大突破,体育教师在提高学生对体育的积极性上应加倍努力,大胆尝试、创新教学方法。
一、目前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个体存在差异,发展不均衡
现阶段学校的男女生比例失调,女生明显多于男生,学生的身体技能和体质有很大差异。同时,学生的发展也不均衡,同一个班内的学生经常出现有的学生能够消化得了本节内容,属于吃不饱型的。但还有一些学生反感体育课,对体育课不感兴趣,属于消化不良型的。
2.教材忽略了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
现阶段体育教材有多个版本,但是都没有从根本上从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上下工夫,只是注重教学理论、动作技能等方面。学生的天性是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体育教材应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锻炼上来,最终把从事体育活动当作自己的爱好。
二、体育教学思路和方法创新的有效策略
1.创新教学指导思想
国家教育部门的政策方针是新时期教学的指导思想,收获知识、获得技能是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应试教育应成为历史,各个教师应充分考虑本学科的特点,自己课下准备好每一节课,实现学生各方面长足的进步作为教学的目标。不同的体育运动其学习的形式和战术技能均不相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发散性思维、逆向和创新思维,同时让学生学会自主创新,但有不能丢掉拼搏的精神和团队合作的意识。
2.重视开发智力
创新的体育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最大不同就是将身体锻炼与思维锻炼有机结合起来,创新型的体育教学从开发学生的智力入手。体育教学的创新,教师不能只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而应及时让学生明白教师这样做的原因。例如,教师在讲解跑步、跳高、跳远三项的基本动作要领时,先让学生了解人体的组织形式以及结构的知识,学生明白了人体运动的一般规律,掌握住了动作要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学生智力的开发是教师教课的最终目的,创新的教学方式,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意思,这样各科的学习可以融会贯通。
3.教学方法的创新
现代科技飞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逐渐不能适应快节奏的环境,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每天都在为我们的教学提供帮助,多媒体教学是现在应用最多的一种设备。枯燥讲解是原来教师在三尺讲台上进行的,新式的教学设备能够直观的表示出教师所要表达东西,有声音、有图画、有故事,学生犹如进入了电影院,注意力非常集中,学生在一种宽松愉悦的环境中进行学习,能使课堂效果达到最好。
4.打造新的教学平台
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其自身的优点,新课程改革不能完全抛弃老的传统,素质教育是我们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起到引导作用。整个教学过程要结合学生自身的情况开展,激发学生本能。教师可以进行创新,不搞“一言堂”式的教育,改为师生互动的课堂,达到创新教育的目标。在这一平台上,教师和学生没有特权,可以畅所欲言,改变运动技能及体育项目战斗配合,学生通过和教师进行交流,自己也发表了独到的见解,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其中,体育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最后,改革就有的教学思想,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式,体育教学就一定能顺利开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育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最终把体育课程建设成一个培养身心健康的温馨港湾,这也是新课程改革对高中体育教学的重心。
参考文献:
[1]李勇.浅谈如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兴趣[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20).
[2]邓征军.新课改视角下高中体育教学创新馊味初探[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03).
[3]雷秀华.谈新课标下体育教学和创新和评价体系的建立[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02).
编辑 李 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