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贞梅,王东华
(1.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安徽芜湖 241000;2.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芜湖 241000)
幼儿园区域活动实施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安徽省某城市公办幼儿园为例
方贞梅1,王东华2
(1.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安徽芜湖 241000;2.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芜湖 241000)
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和访谈法对安徽省某城市公办幼儿园区域活动实施状况进行调查。研究表明,区域活动的开展情况与区域活动设计的初衷相差较大;教师对区域活动的认知存在一定偏差;教师对区域活动的指导差强人意;幼儿对不同区域的兴趣具有差异性;区域活动的效果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且存在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根据研究结论,提出需改变错误认知、提升研究能力、加大考核力度以及加强合作交流等建议。
幼儿园;区域活动;实施现状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国外盛行的区域活动模式被有关学者引进到国内后,国内对于区域活动的本土化研究逐渐增多,幼儿园也逐渐开展区域活动。2001年7月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以及“关注个别差异”,这与区域活动所倡导的价值目标是一致的。自此,关于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研究成为热点,而区域活动也成为幼儿园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之一。2012年10月教育部颁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以及“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而区域活动所具有的优越性,使得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和高度关注,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开展也如火如荼。
所谓区域,就是教师或者幼儿园根据实际需要所创设的用于幼儿分区活动的场所。幼儿园区域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自主学习的活动,是一种满足幼儿自主体验、建构、发展需要的探索活动。[1]正是由于区域活动符合教育部关于幼儿学习的有关要求,使得区域活动在幼儿园的地位直线上升,进而得到普及。那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区域活动实施的状况如何?区域活动的开展存在哪些问题?虽然不少研究者对此进行了探讨,但是绝大多数研究仍停留在思辨层面,研究结果缺乏数据支撑,说服力不强。本研究以安徽省某城市公办幼儿园为例,力图调查区域活动开展的现状,找出幼儿园在开展区域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为幼儿园更好地开展区域活动提供一定的参考。
本研究采用自编《幼儿园区域活动实施情况问卷》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55份,回收有效问卷52份,回收率94.55%。收集的数据输入SPSS11.5进行统计分析。采用访谈法,对部分教师进行访谈,以了解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一)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的一般情况
调查显示:86.5%的班级能够每天开展区域活动,3.8%的班级不能开展,9.6%的教师不确定。这说明区域活动日益普及的今天,幼儿园基本上能保证幼儿每天都有区域活动时间,开展区域活动。另外,84.6%的班级在开展区域活动前有明确的计划,3.8%的班级无明确计划,11.5%的教师不确定。这说明虽然大多数班级有明确的计划,但围绕主题背景下的区域活动而设定计划仍具有一定的随意性。从空间上来说,82.7%的班级区域活动能够满足幼儿的需求,9.6%的班级难以满足,7.7%的教师未关注这个问题;从时间上来说,82.7%的班级区域活动能够满足幼儿的需求,7.7%的班级难以满足,9.6%的教师未关注这个问题。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来说,区域活动的开展还不能够满足幼儿的需求。
调查表明,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的现状并不理想。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不少班级每天不能开展区域活动,在开展区域活动前没有制定明确的计划以及从时间及空间上难以满足幼儿区域活动的需求。这与其他研究者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2]另外,空间等客观因素是可以通过努力来克服的,如有的研究者通过创设区域环境,合理投放区域的相关材料来解决区域活动空间小的问题,[3]这说明只要幼儿园及教师足够重视区域活动,并能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就可以取得一定的成效。另外,以上问题的出现,是幼儿园及教师对于区域活动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没有完全理解区域活动的价值造成的。
(二)教师对区域活动的认知
调查显示:教师认为区域活动可有可无的比例为19.3%,不确定的为13.5%,认为区域活动必不可少的为67.2%。这说明教师对于区域活动的重要性的认识还不足。有64.6%的教师认同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形式之一,有35.4%的教师并不认同,说明有不少教师对于区域活动的定位仍不明确。结果见表1。
表1 教师对区域活动的认识统计情况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不少教师对区域活动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区域活动的开展存在形式化,这与其他研究者的结论相一致。[4]经过访谈得知,这种现象的产生,有以下几个因素:一是由于幼儿教师未经过系列专业培训,不能充分理解区域活动的本质,而仅仅将区域活动当成众多幼儿活动之一。二是幼儿园对于区域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够或者其管理存在一定的缺位,虽然幼儿园会定期开展区域活动检查,但是未能形成长效监督机制,部分教师在检查之后又回到原先的状态。三是幼儿园仍未形成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氛围,虽然幼儿园定期开展区域活动观摩,但是观摩后未能及时组织教师开展讨论、交流活动,导致活动效果不理想,教师相关能力未能得到较大提升,仍处于“孤军奋战”的状态。
(三)教师对区域活动的指导
调查显示:认为开展区域活动时教师的指导可有可无的比例为36.5%,不确定的为11.5%,认为必须有指导的比例为52%。这说明有近一半的教师并不注重区域活动的指导工作,可能采取了放任自流的态度。区域活动中教师高控制的指导占9.6%,放任自流的指导占17.3%,有差别的指导占69.2%,其它占3.9%。这说明有近30%的教师仍摆脱不了传统教学的思维框框。区域活动开始前,教师花在布置环境、准备材料上时间较多,占44.2%,花在观察了解幼儿上的时间较多,占19.2%,花在进行计划、目标设定上时间较多,占11.5%,其它的占25.1%。这说明教师对于开展区域活动缺乏明确的计划及目标,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对于区域活动开展过程中,花在对幼儿进行定期或定人的跟踪观察与记录的时间较多,占30.8%,花在随机指导上的时间较多,占36.5%,花在个别指导上时间较多占11.5%,其它占21.2%。这说明教师对于区域活动开展过程中自身的角色定位仍不明确。对于教师介入区域活动的时机,调查表明全程巡回观察的占26.7%,在幼儿提出需要时介入的占33.3%,在活动场面混乱时才介入的占20.0%,这些都说明教师对于区域活动的指导不够重视,并缺乏相应的指导策略。教师介入区域活动的时机结果见表2。
表2 教师介入区域活动的时机
调查表明,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存在一定的误区。首先,超过三分之一的教师认为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可有可无,这直接影响到区域活动的效果。在实际的指导过程中,仍有近三分之一教师的指导方式存在问题,他们仍停留在传统教学的层面,使得区域活动难以发挥原有的教育效果。从区域活动开始前的准备到活动过程中教师介入的策略以及介入的时机来看,不少教师对自身在区域活动中角色的定位不明确,介入的时机不恰当,介入的策略不正确等。正如有的研究者所提出的,区域活动毕竟不同于课堂教学,它更注重于幼儿的个体发展,区域活动中,教师要适当介入。[5]这说明幼儿教师仍需要继续加强对区域活动方面知识的全面学习。
(四)幼儿对区域活动的偏爱
调查显示:幼儿最感兴趣的区域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角色扮演区、生活区、建构区、美工区以及阅读区,所占比例分别为25.2%、16.5%、15.5%、14. 6%以及13.6%。结果见表3。这说明不同的区域需求量是不一样的,在开展区域活动中可能会遇到幼儿拥挤在某一个区域的现象。
表3 幼儿最感兴趣的区域统计
调查表明,幼儿对区域活动中不同区域的兴趣是不一样的,这一方面说明不同区域设置的必要性;另一方面也提醒幼儿园或者教师,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合理设置本园或者本班的区域,而不是简单地套用其它幼儿园或者班级的区域模式。另外,由于年级的不同,幼儿对于区域的兴趣也可能存在差异。最后,在开展区域活动之前,教师要根据幼儿对区域兴趣的不同,从空间、时间以及材料的投放等方面对本班的区域重新规划。
(五)影响区域活动效果的主要因素
调查显示:影响区域活动效果的最主要因素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物质材料匮乏、材料更换不及时,教师教育观念滞后,师幼之间交流互动不够,比例分别为44.1%、22.6%以及12.9%。结果见表4。这说明区域活动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表4 影响区域活动效果的最主要因素统计
调查表明,区域活动的效果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且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从调查中可以看出,教师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虽然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起到主导作用,但是由于生理及心理因素的限制,他们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所创设的区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学习。因此,这需要教师搭建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另外,调查所得出的影响因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如教师教育观念滞后可能直接导致其它因素的产生,这也说明教师只有在认知上做出改变,才有可能保证区域活动的教育效果。
(一)改变错误认知,确立区域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
研究表明,区域活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与教师对区域活动的错误认知有关。有研究者认为区域活动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误区:区域活动计划性差,未能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以及区域设置不当等。[2]因此,要向所有开展区域活动的教师传达这样一个理念,即区域活动不仅仅是一项简单的幼儿教育活动,它更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区域的创设、材料的投放及更新频率、活动前的准备、活动过程中教师介入的时机及角色定位到活动后的评价等,都需要教师去认真学习,不断探索,真正发挥区域活动的在幼儿教育中的优势。
(二)提升研究能力,确立区域活动是一项科学活动
截至目前,区域活动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一方面,在幼儿园中,区域活动的开展如火如荼;另一方面,关于区域活动研究的热度一直不减,这就形成了从实践中进行提炼进而上升到理论高度、对理论进行建构后再用于指导实践的现象。然而,本研究表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情况并非如此,更多的教师是凭着自己对区域活动的理解来开展活动,虽然他们可能参考了其他研究者的有关成果,但是具体到所带的班级,这些成果的参考价值可能并不大。因此,提升区域活动的有效性及针对性的最佳路径就是加强研究,提升自身的研究能力,在自身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参考其它的研究成果,进而指导实践活动。
(三)加大考核力度,确立区域活动是一项教育管理
区域活动效果的好坏与质量的提升,不仅需要幼儿教师的辛勤付出,还需要幼儿园加大考核力度,建立相关制度,从制度上建立约束与激励机制,保证区域活动向教学艺术层面不断靠近。在区域活动开展过程中,部分幼儿园短时间内采取检查以及评比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区域活动的质量,然而,幼儿园如果不能从长远角度出发,建立操作性较强的奖惩制度,那么,区域活动的实际效用将难以发挥。另外,制度建立的原则是促进教师对区域活动要进行不断反思,不断研究,不断创新,进而将区域活动当作一项教学管理来对待。
(四)加强合作交流,确立区域活动是一项发展平台
这里所说的合作交流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幼儿园内部教师间的相互研讨,相互学习,通过每周、每月或每学期组织一次或多次的区域指导、观摩研讨活动,让教师的智慧火花在碰撞中不断产生,相互学习,相互研讨,让每个教师都得到成长。另外,区域指导、观摩活动要设立不同的主题,采取任务驱动法,让教师带着任务来参与,这样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二是幼儿园之间的交流,可以根据“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既可以邀请区域活动方面的专家来幼儿园讲学,现场进行指导,也可以将有关骨干教师送出去进行专题培训,学习关于区域活动最新的理念与做法。幼儿园可以将区域活动打造成一个教师综合能力提升的发展平台,以区域活动这个点带动幼儿教育活动这个面的全面提升。
[1] 朱晓琼.开放与渗透延续与融合——幼儿园课程主题在区域活动中的价值呈现[J].江苏教育研究,2014(2):64-65.
[2] 马丽芳.浅析幼儿园区域活动实践中的几个误区[J].教育教学论坛,2013(28):232-233.
[3] 王珊瑚.小空间大利用——新桥一幼区域活动的组织与实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3(18):85-86.
[4] 叶波.有效开展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14(2):38-39.
[5] 何爱华.浅谈教师在幼儿区域活动中的位置[J].辽宁教育,2013(2):29-30.
[责任编辑 张雁影]
The Present Situation,Problems and Measurements of Area Activities in Kindergartens——Taking aKindergarten in One Anhui City as an Example
FANG Zhen-mei1;WANG Dong-hua2
(1.Kindergarten of Anhui Normal University,Wuhu 241000,China;
2.Anhui Technical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Wuhu 241000,China)
The present study did a research on self-developed questionnaire and survey on a kindergarten in Anhui.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discrepancies between the situation of area activities and teachers,who have some cognitive biases about area activities and lose guidance.While on the other hand,infant has different interests to area activities.And therefore the outcomes of area activities were affected by those factors.The results also indicate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change teachers’biases,to improve their research abilities,to strengthen the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and to exchange successful experience.
kindergarten;area activities;situation
G610
A
2095-770X(2015)01-0017-04
2014-10-09;
2014-11-21
方贞梅,女,安徽黄山人,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幼儿教育;王东华,男,安徽巢湖人,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社会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