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前磨牙反复牙周脓肿的治疗方法探讨

2015-06-01 12:25苗燕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9期
关键词:牙周袋患牙牙髓

苗燕

下颌前磨牙反复牙周脓肿的治疗方法探讨

苗燕

目的 探讨下颌前磨牙反复牙周脓肿及其引起的牙髓根尖周病变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34例患者的78颗患牙根据临床症状及辅助检查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和根管治疗, 随访1年, 观察疗效。结果 根管治疗3、6个月及1年后复查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31%、87.18%及79.49%, 大部分患牙得以保留。患牙症状明显减轻, 咬合功能基本恢复, 松动度及牙周袋深度有明显改善(P<0.05 )。结论 反复牙周脓肿引起的牙髓刺激症状经牙周基础治疗及脱敏或窝洞充填后, 症状明显减轻的可不做牙髓处理,若症状没减轻或加重者应行根管治疗术。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牙周基础治疗;根管治疗

牙周炎发展到中晚期形成深牙周袋时常表现为牙周的反复脓肿, 多急性出现, 导致牙齿松动而无法咬合。临床上对牙周脓肿的牙齿, 首先多采用牙周基础治疗, 如:去除结石、切开排脓、局部上药等, 脓肿消失后通过脱敏或窝洞充填,一部分患者症状可以好转, 但反复的牙周脓肿, 常会出现牙齿的激发痛或自发痛, 因此只有通过完善的根管治疗配合牙周治疗才能彻底阻断牙髓牙周的相互渗透感染, 从而长时间延缓这类牙齿在口腔的存留时间[1]。因此本文就这一临床现象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7月~2010年10月在本院口腔内科就诊中反复发作的牙周脓肿患者, 纳入标准:①牙周脓肿发作>1次的下颌前磨牙;② 牙冠完整无龋坏或隐裂,患牙有中重度牙周病, 牙周袋深度(PD)≥6 mm, 无根折影像, X线片显示牙槽骨吸收大于根长1/2;③无其他全身系统疾病。共收集34例患者的78颗下颌前磨牙, 其中男14例, 女20例, 年龄30~75 岁。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牙先进行牙周基础治疗, 包括:调牙合、龈上洁治、龈下刮治等, 对术后敏感的患者及时进行根面脱敏或窝洞充填, 若上述治疗1个月后症状无缓解, 仍有隐痛或冷热刺激痛的患者应进行彻底的根管治疗。术后3、6个月及1年对患者进行复查, 记录治疗前后及每次复查时的牙齿松动度以及牙周袋深度变化。全部的牙周及根管治疗都由作者完成。

1.3 疗效评定标准[2]显效: 患者自觉症状明显减轻, 牙周无红肿, 牙齿基本无松动, 咬合功能良好, X线显示根周区阴影明显减小或消失。好转: 主观症状减轻, 牙松动度改变不明显, 咬合功能尚可, X线示根周透射区改变不明显。无效:反复出现的牙周脓肿或瘘管长期不愈合, 牙松动度增加, 咬合无力, 咬硬物疼痛, X线示根尖及根分叉区阴影加大。总有效率=(显效+好转)/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AS 6.12 软件分析治疗前后各临床指标, Kruskal-Wallis test 分析牙齿松动度的改变;Student-Newman-Keuls test 检验PD治疗前后差异。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根管治疗前后患牙临床指标的变化 患牙经牙周基础治疗及根管治疗后大部分牙齿松动度下降, 牙周袋变浅(P<0.05)。见表1。

表1 34例患者78颗患牙治疗前后临床指标的变化( x-±s)

2.2 不同复查时间患牙治疗效果比较 对本组78颗反复牙周脓肿患牙分别于治疗后3、6个月及1年进行随访, 完成复查并进行疗效分析, 随访的同时给患者必要的口腔保健指导。治疗后3、6个月及1年的疗效分别为:显效 55颗(70.51%)、46颗 (58.97%)、38 颗(48.72%);好转 17颗(21.79%)、22颗(28.21%)、24颗(30.77%);无效6颗(7.69%)、10颗(12.82%)、16颗 (20.51%);总有效率分别为92.31%、87.18%及79.49%, 大部分患牙得以保留。

3 讨论

牙周脓肿多发生于牙体完整, 具有深的牙周袋或颌创伤的牙齿, 其中毒力强的龈下菌斑是形成牙周脓肿的根本原因,由于炎症渗出不能顺利引流, 反复的牙周脓肿可破坏上皮结合部, 导致牙槽骨高度吸收, 进而引起牙齿松动, 咬合疼痛,同时不能引流的渗出物逆行性从根尖孔感染牙髓, 引起牙髓的炎性病变或坏死。感染的牙髓通过根面龈牙结合部的根面结构影响牙周附着, 从而加深牙周袋的深度, 进而形成牙周-牙髓联合病变。

对于反复牙周脓肿的牙齿, 均应进行牙周基础治疗, 通过龈上洁治, 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术等去除龈下刺激因素,消除牙周炎症, 保护牙髓活力。若出现了牙周-牙髓联合病变则应采取牙周-牙髓同时治疗的方法, 有效及时地处理牙周、牙髓各方面的病灶。如果牙周袋内的菌斑和牙石不彻底清除, 炎症必然发展, 必须配合洁治、刮治及牙周手术等基础治疗, 牙周病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及时进行牙髓治疗 ,才能使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患牙得以保存。在本研究中,通过牙周及牙髓的联合治疗, 牙齿在3、6个月及1年复查时无论是牙周袋深度, 牙齿松动度或牙槽骨高度都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在1年复查时患牙总有效率达79.49%,大部分牙齿恢复正常并得以保留。

详细地询问病史和全面的临床检查是保证正确诊断的关键[3]。对于反复牙周脓肿是否需要牙髓治疗及治疗时机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否则当患牙出现不可逆性牙髓炎或牙髓坏死, 甚至出现瘘管等根尖周炎时, 牙周的破坏将极其复杂, 难以恢复。因此对于该类牙齿, 应首选进行牙周基础治疗, 及时脱敏或充填窝洞以保存活髓。若治疗后观察1个月, 症状未明显改善的应及时行根管治疗, 以防止牙髓对牙周的逆向性破坏。

[1] 谭葆春, 肖健平, 吴文蕾.根管治疗术在反复发作的牙周脓肿治疗中的应用研究.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11, 21(5):291-293.

[2] 陈双, 甘冠华, 沈霞.牙周牙髓联合治疗在第一磨牙牙周脓肿病例中的疗效.口腔医学, 2012, 32(3):164-166.

[3] 吴安平, 李昊妍.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治疗探讨.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09, 19(6):360-362.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9.074

2015-03-12]

450000 郑州市口腔医院

猜你喜欢
牙周袋患牙牙髓
用椅旁树脂嵌体/高嵌体在对第二磨牙远中龈下缺损进行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Er:YAG激光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及对牙周指标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磨牙牙隐裂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保留价值分析
牙周炎80例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抗菌肽应用于不同牙周袋深度患牙的效果评估*
下颌磨牙半切术后不同修复方式对成功率、牙周袋深度及根分叉牙槽嵴比的影响
CBCT在牙体牙髓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牙髓牙周联合治疗逆行性牙髓炎的效果
牙周牙髓综合征92例的综合治疗
根管治疗牙隐裂伴牙髓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