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士锐器伤过程安全隐患及对策

2015-06-01 12:25区秀丽区秀琼文少霞孙洁群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9期
关键词:锐器年资本院

区秀丽 区秀琼 文少霞 孙洁群

临床护士锐器伤过程安全隐患及对策

区秀丽 区秀琼 文少霞 孙洁群

目的 分析护士锐器伤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导致锐器伤发生的安全隐患。方法 系统性回顾本院2012~2013年锐器伤不良事件的上报情况, 分析锐器伤的影响因素及原因。结果 拔针、封管及其后整理阶段是发生锐器伤的主要阶段;护生在第二季度锐器伤的发生率最高, 护理实习生发生锐器伤与进入临床实习时间相关。结论 规范临床行为、加强临床督导有利于降低锐器伤的发生率。

锐器伤;安全隐患;护理

锐器伤是临床常见的职业伤害, 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后,需要进行局部伤口处理、血液监测、评估损害风险后可能需要实施预防性用药方案等, 除了承担药物及治疗的不良反应外, 还需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容易产生焦虑甚至绝望的负性情绪, 同时还要面临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可能。护士是发生锐器伤的高危人群, 但有研究表明护士的安全防护意识存在不足, 甚至在操作及处理锐器的过程中违反操作规程[1],从而导致锐器伤的发生。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锐器伤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提出相应的建议及措施, 以达到减少锐器伤的目的。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本院2012年1~12月护理锐器伤不良事件上报资料为依据进行分析, 该期间共发生锐器伤116例,其中2012年发生锐器伤55例, 2013年发生例数为61例。锐器伤的对象为护士53例(45.69%), 其中, 副主任护师2例,主管护士2例, 护师10例, 护士39例;对象为护理实习生的有58例(50.00%), 清洁工人5例(4.31%)。锐器伤对象年龄17~55岁, 平均年龄(25.14±9.25)岁;工作年资在1个月~37年,平均年资(7.61±9.81)年;115例为女性, 1例为男性护理实习生。

1.2 方法 以本院所使用的“针刺伤不良事件上报表”中所填写的内容为基础, 该上报表主要由发生锐器伤的当事人(护士)或带教老师填写受害者的一般资料、污染针头的来源及患者血源性传染病资料、发生锐器伤的过程、发生锐器伤的科室分析结果及改善措施等。邀请本院护理职业安全小组的2名成员及3名护士长对上述时间段发生的锐器伤上报表进行回顾性分析及原因归纳, 当“针刺伤不良事件上报表”内描写内容不清晰时, 找当事人进行事件回顾, 然后再进行相应分析及归纳。把操作过程分为穿刺、穿刺后整理锐器、拔针、封管及其后整理锐器、整理锐器盒及其他5个阶段,分析每一阶段最常见的安全隐患, 最后根据针刺伤的主要原因制订相关护理措施。

2 结果

2.1 锐器伤阶段 穿刺阶段发生锐器伤13例, 占11.21%;穿刺后整理锐器阶段7例, 占6.03%;以拔针、封管及其后整理锐器阶段为主, 有84例, 占72.41%;整理锐器盒阶段9例, 占7.76%;其他阶段3例, 占2.59%。其中其他阶段的具体描述为:“具体发生环节不明”及“操作完毕后才发现手上有针刺伤伤口”2例, 剩余1例为“为输液患者测量血压时,正在输液的头皮针穿过患者皮肤再刺伤护士拇指”。

2.2 发生时间与人员的比较 剔除5例清洁工人后, 比较护士与护生在时间段发生锐器伤的情况, 结果表明, 护生在第二季度锐器伤的发生率最高。见表1。

表1 不同时间的护士与护生锐器伤发生率比较[n(%)]

2.3 拔针、封管及其后锐器处理过程安全隐患 由于锐器伤的发生阶段主要以“拔针、封管及其后锐器处理”阶段为主,根据80/20法则, 以该阶段为突破口的制定相关措施。分析拔针、封管及其后整理阶段的84例个案中, 讨论其发生原因, 主要原因如下:拔针方式不正确18例(21.43%), 回插针头不正确12例(14.29%), 未充分评估患者及家属状态12例(14.29%), 回套针头11例(13.10%);未正确分离胶布10例(11.90%), 其他原因还包括锐器盒过满, 未及时处理锐器, 处理锐器时精神不集中等。

3 讨论

护士是锐器伤的主要发生人群, 锐器伤发生率较其他医务人员高, 注射、抽血、输液是最常见的护理操作, 可能与护士工作繁忙、工作压力大等原因相关, 因此护士极容易发生针刺伤, 其主要发生环节为注射、静脉输液、经肝素帽封管、连接静脉输液管路、抽取动脉血或静脉血等[2]。本研究对穿刺、拔针及后期的锐器处理等过程进行细分, 发现护士锐器伤的主要发生环节为拔针、封管及其后整理锐器阶段。因此, 在职业安全小组的督导下, 针对本科的特殊病种, 主要关注拔针、封管过程, 规范拔针、封管及其后锐器处理的流程, 主要体现在:评估患者及物品环境(患者及家属合作程度, 是否需要协助;患者是否为慢性乙型肝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等特殊患者;是否佩戴合适的手套等), 正确分离胶布(胶布不能粘贴在输液管上), 正确的持针方式, 不能徒手传递锐器, 输液完毕后平视情况下谨慎的把针头插回输液袋, 正确抓握输液袋, 丢弃锐器时注意手不能伸入锐器盒等,科室护士掌握后, 由带教老师在实习生入科第1天进行集中培训及考核, 考核达标后才能进行相关操作, 规范了护士及实习生的操作, 以降低针刺伤发生率的目的。

虽然有研究认为工作年资不是发生锐器伤的影响因素[2],但大部分研究认为, 工作年资低的医务人员是发生锐器伤的高危人群[3]。本院发生锐器伤的护理人员主要为低年资护士及护理实习生, 亦反映了锐器伤对象主要为低年资护士, 可能与低年资护士及实习生操作机会更多、操作欠规范及不熟悉有关。而且实习生在第二季度锐器伤发生率较其余时间的高, 可能与该时间段实习生刚进入临床实习, 操作及流程不熟悉、带教欠规范有关。有研究表明, 重视职业安全教育,规范临床行为能有效地降低锐器伤害的发生率[4], 尽管本院在新护士的岗前培训及实习生进入临床实习前均进行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的集中培训, 但可能存在培训力度不足、未追踪培训效果等原因, 锐器伤发生率没有明显下降, 因此, 本院在今年开始为新员工及实习生进行多次培训, 并由职业安全小组加强临床检查及督导, 纠正不当的临床行为。以期降低锐器伤发生。

研究表明, 大部分锐器伤可以通过减少锐器的使用、推广安全器具等措施进行预防, 但安全器具只能降低锐器伤害的危险, 并不能完全保证操作者的安全, 因此规范的操作行为显得尤为重要[4]。调查中发现, 临床实践中存在着不同的违规行为, 比如习惯回套针帽等[4,5], 而该种行为已经明确显示与锐器伤的发生率相关[6]。本研究也显示, 护士或实习生存在未充分评估患者及家属情况而发生碰撞持针肢体、未评估操作环境、未充分分离胶布、无应用安全器具而在双手间传递锐器、无在平视状态下回插输液针头、回套使用过的针头、无及时处理已满的锐器盒等不规范行为, 从而导致了锐器伤的发生, 因此有必要加强临床督导, 纠正不良的工作习惯。有研究认为, 掰安瓿是锐器伤发生最频繁的操作环节[1], 但本研究的资料基本是为输液、注射、拔针、封管、处理锐器等过程的锐器伤, 没有涉及开安瓿、配药等环节,可能与护士认为被没有污染的锐器损伤无需上报有关, 因此,也提示了需要完善上报机制, 以保障锐器伤上报率的正确性。

综上所述, 只有规范了临床操作, 配合安全器具的使用,提高警惕, 才能降低锐器伤的发生率。

[1] 王伟丽, 王书会, 邓钰, 等.临床护理人员锐器伤发生环节与受伤部位探讨.护理学杂志, 2012, 27(4):12-14.

[2] 顾月, 陈辰, 程科萍, 等.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医疗锐器伤的分析.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13, 31(1):41-44.

[3] 何金爱, 王婕玲, 张顺珠.医务人员锐器伤报告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 21(12):2508-2509.

[4] 范珊红, 王线妮, 雷巧玲, 等.锐器伤行为控制的实践与进展.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3, 12(2):157-160.

[5] 索瑶, 范珊红, 高晓东.陕西省11所医院医务人员锐器伤调查与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 21(12):2505-2507.

[6] Gershon RR, Pearson JM, Sherman MF, et al.The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for percutaneous injuries in registered nurses in the home health care sectors .Am J Infect Control, 2009, 37(7):525-533.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9.209

2015-01-08]

529030 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感染科

猜你喜欢
锐器年资本院
本院急救设备应急库房的建设与临床调配评估的探讨
PDCA循环在降低本院住院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中的应用
数据挖掘在学校招生工作中的应用
医用锐器盒放置架的研制与应用效果分析
2019年资管行业十大猜想
锐器盒使用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进思路
主诊革命
蒙医护理实习生实习期间锐器伤调查分析与对策
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中年资回报的实证检验
高年资护士职业优势及发展方向分析